神燈照療法

神燈照療法

神燈照療法,又稱“神火照療法”是在患病部位,用藥物蘸油燃燒後,通過煙氣上熏,藉助於藥力、熱與光照的作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歷史記載

本療法在明清時期的醫籍中已有載述。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載:以棉紙條裹藥末、浸麻油後燃點,自外而內,周圍照之,瘡毒隨藥氣解散,自不內侵臟腑。清代祁坤《外科大成》載:“神燈照法:治發背初起,七日前後,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不起發者即發,不腐者即腐,誠良法也。用硃砂、雄黃、血竭、沒藥、麝香為末。每用三分,棉紙裹藥為捻,長七寸,麻油浸透,灼火,離瘡半寸許,自外而內,周圍徐徐照之。火頭向上,藥氣入內,瘡毒隨火解散,自不內侵臟腑。初用三根,漸加至四五根,候瘡勢漸消漸減。”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謂:“神火照法:以蘸麻油點燃,自外而內周圍照之,可以散毒氣治痘,並一切腫毒。”本療法一直沿用至今。

治療機制

備置油燈一盞,內盛麻油、菜油或棉籽油,再以棉紙包裹已配製好的藥末作為燈芯,點燃後照射患處。照射時間、方法,據病情而定。

其治療機制:借藥力、熱與光照作用,使機體腠理疏通,氣血流暢,達到活血消腫、祛瘀化毒、消散止痛作用。

臨床套用

本療法適用於癰疽發背初起、麻疹不透及疥瘡瘙癢。

一、癰疽發背:初起者及癰瘍表現為麻癢硬腫,無膿不高焮者,可以硃砂9克,雄黃9克,沒藥9克,麝香1.5克,各研為細末,和勻。每次取0.9克,以紅棉紙裹藥為條,長約20厘米,麻油浸透,點燃後將神燈距患處約2厘米處照射,由外圍至中心,緩慢移動。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

二、麻疹不透:用紅紙一張,捲成捻子,內裹麻黃、桂枝等發散藥,蘸麻油點燃。在患者頭面徐徐往返移動照射數遍,以使患者額上微微汗出為度,以助麻疹透發。

三、疥瘡:用硫磺、艾葉各研碎末,棉紙包裹成捻條,浸油點燈,熏照患處,可除疥瘡,殺滅疥蟲及蟲卵。

注意事項

神燈照藥捻須以油浸透,點燃時保持一定光亮度,照射時要接近病灶,使藥力等能直達病所,但也不可過於靠近病所,以免皮膚灼傷。醫生應隨時聽取病人對治療部位感受的反應,調整燈照距離,以防止灼傷。此外,治療室內煙霧較大,須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按語

神燈照療法能使藥力直接作用於病灶及其周圍,促進氣血流暢,皮膚腠理疏通,對於腫瘍背疽之初起,癰疽過用寒涼克伐藥物而形成僵腫,以及麻疹水痘不易透發、疥瘡等病症,確具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