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對於每一種藝術,作者都有相對更為關注和喜歡的藝術家,這和作者自己的愛好有關,就像京劇的票友,一定是喜歡某一種唱腔,並不以某某大牌為正宗的代表。因此,作者的喜歡不以美術史的評價為標準,更和藝術市場的拍賣無關。閱讀他們給予作者精神的樂趣,並且不斷啟發作者的靈智,讓作者覺得人聰明並且智慧並且藝術著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聰明往往取決於與生俱來的遺傳基因,藝術則需要更多的天分,智慧卻往往取決於後天勤奮的學習,“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藝術感發於童心,搞藝術的人大都充滿了純真的情感,而這些作者都有一點點,但是還沒有足夠到一個自作者滿足的地步,所以才喜歡閱讀人家。這種閱讀保持了一種隨意不羈的特點,是藝術生活中的日常所見。或者是專程參觀了一個畫家個展;或者是在候機室閱讀了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或者是閒暇時在書架上翻到一本畫冊;或者是在電視上偶然看了一部紀錄片;甚至是在人海中、在孤寂中偶得一個有關繪畫的意象聯想,皆是自然的氤氳,然後轉化成一篇心情文字。轉化是必要的,因為閱讀的感想稍縱易逝,忘卻則可能是永遠的。“絕不為寫作而寫作”是作者寫作的原則。這碼文寫字被作者看做是一種生活的習慣,點點心得是畫家和藝術衍生的產物,和他們有關,卻是自己的東西,作者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關係。
作者簡介
周至禹,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中央美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流行色協會色彩教育委員會委員。 作品多次參加中外美術展覽並獲獎。版畫作品被英國大英博物館、日本神奈川美術館、美國波特蘭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藝術學院、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館、中央美院陳列館等收藏,入選文化部主編《中國美術六十年》及《中國當代美術全集》等大型畫冊。出版教材、散文集、作品集三十餘部,在現代設計基礎教育方面有開創性研究。 常年遊歷於歐洲各國,在腳步丈量過的這片藝術聖地上,用藝術家敏銳的眼睛觀看著。專業的思維探究著,靈動的文字記錄著,將歐洲藝術文化的細節與靈魂用視覺語言詮釋給中國讀者。
目錄
01 自然的意象詩人克利
02 達利的藝術衡量標準
03 大器早成的畢卡索
04 博伊於斯的清掃落葉和栽樹
05 幻想的加泰隆人米羅
06 思想守護著一片段預告園
07 短壽的近現代畫家
08 台前和幕後
09 倫勃朗的《夜巡》是一齣戲
10 生命的燃燒如此短暫而又長久
11 閒話《蒙娜麗莎》
12 想起蒙克的《病孩》
13 阿爾普看到了生命的曲線
14 博納爾的絢麗與俊俏
15 不必著急下結論,等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