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山旅遊區

神光山旅遊區,又稱神光山森林公園。2001年,作為興寧市最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市委市政府將其建設列入“十五”計畫重點發展項目,列入興寧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由市林業局具體負責建設、管理。

概況

神光山原名南山。相傳宋朝名學士羅孟郊,是興寧刁坊鎮羅壩村人,小的時候,家境清貧,夜晚在山下刻苦讀書。一天,一仙人施放法術,亮出五色光環助其攻讀詩書。果然在北宋宣和年間赴京趕考,高中探花,官授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人們為了紀念孟郊的刻苦攻讀的精神,便把南山更名為神光山。神光山舊有神光寺(壽慶寺)、墨池寺、南彌陀寺、曹源寺、探花書院、學士祠、歸寂塔(牧原塔)、大觀亭、龍母岩、燒紙窩、石古大王、白沙大王、三山大王、佛殿等寺院及神壇廟宇;還有長長的石階山道、古井、天湖、墨池、碑文石刻群、千年古榕、參天林木等。神光山已建成的主要景點有:石古大王神壇、望興亭、神光寺、祖師殿、墨池寺、山頂觀光長廊、遊樂場、休閒山莊、李振將軍紀念亭、烈士紀念碑、賴頌祺烈士紀念碑等。
神光山森林公園的前身為神光山旅遊區。2001年,作為興寧市最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市委市政府將其建設列入“十五”計畫重點發展項目,列入興寧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由市林業局具體負責建設、管理。
近年來,市林業部門在保護好公園現有森林旅遊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統一規劃,精心設計,突出森林文化、客家文化,加強環境建設,綠化美化神光山,為市民及遊客創造休閒攬勝、回歸自然的好去處。同時,聘請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對神光山旅遊區按AAA級標準進行總體規劃,並先後投資900多萬元新建了觀光長廊、登山道、遊樂場、南風湖等一批景點,完善了停車場、道路、公廁、水電等配套設施。面貌煥然一新的神光山,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隨著創建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和“生態梅州”戰略的不斷落實,我市抓住機遇,決定將神光山風景區擴建為神光山森林公園,加快建設完善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平,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2003年,市林業局又聘請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對神光山森林公園進行詳細規劃,2004年5月,經省林業局批准,神光山正式晉升為省級森林公園。
綺麗的山水、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和客家文化資源融為一體,共同組成了神光山森林公園奇特、神秘、親切的多姿多彩的旅遊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神光山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交通條件的進一步完善,旅遊資源進一步開發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它必將成為一個旅遊的熱點,對改造興寧城市生態環境,打造客家旅遊品牌,壯大市域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景點

神光山,位與廣東省興寧市郊。山上林木參天,曲徑通幽,古蹟甚豐,為歷代文人墨客暢遊之地。每年重陽節赴神光山登高,祭祀,賽神會等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神光山旅遊區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名勝古蹟多:是旅遊避署勝地。一九八九年神光山旅遊區被評為梅州市市級風景區。遼南四大才子之一,時為明代正德十二年,祝枝山曾任興寧縣知縣。在游神光山時曾寫下神光山詩名:出郭西南五里強,翰林留得讀書堂,漫漫古岫雲煙薄,寂寂閒坡草樹旁,幾點遠村依野水,一間空殿鎖斜陽,山靈為我多人間,更許何年會有光。景區有:神光寺。祖師殿、墨他寺、石古大王、望興亭、電視發射塔、慈母亭、白沙大王、三山大王。李振將軍紀念亭,是理想的自然風光和宗教文化的遊覽場所,每年遊客在30萬人次左右。
神光寺:神光寺建於北宋即公元一零五八年,一九五八年被毀,一九八七年按泰式寺廟建築風格重新修建。新神光寺占地面積八千平方米,建築面積2050平方米,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內設有伍百羅漢,四周牆上還有釋加牟尼成佛的由來磁畫,十分華麗壯觀。
祖師殿:在神光寺的上方建有祖師殿。殿分主殿和圍廊,占地三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一百五十平方米,殿內有大小佛像一百多個。
石古大王:從神光山西邊山口,邁步一百一十七級石級而上,可見到一棵千年古榕和一個古茶亭,在旁邊原有一個巨石,即為“石古大王”。相傳石古大王為興寧古代的一位民族英雄,因保家衛國有功,被尊為神。後人為紀念這位相傳的英雄,在旁設有神壇和行宮。在壇上方有一橫匾,書有漆金大字“岩固天全”,這四個字可拆寫為“山口一人,石古大王”。
墨池與探花書院:在神光山東邊的山坳里的墨池寺邊有口石泉,泉水自石間湧出,長流不息,泉水清澈純淨而無雜質,水味甘甜。據明朝所編正德興寧志記載,宋學士羅孟郊少年讀書於此,常在泉邊臨池習書,洗硯池中,水盡墨色,因而得名墨池。羅孟郊刻苦攻讀高中探花,封為學士。後人為紀念他並激勵後輩,在墨池邊旁建一探花祠,後改為探花書院。
墨池寺:在墨池和探花書院邊有一古老的寺廟——墨池寺。墨池寺中有廣東最大的千手千眼觀音佛像和去年落成的大雄寶殿內的五百羅漢雕像。二處佛像的雕塑栩栩如生,雄偉壯觀,每日遊客洛澤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