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方法
用山中野生的一種綠色的帶香味的葉子製成,把葉子洗淨,用手搓或搗成糊狀,加適量水,攪勻之後用荷葉蓋住。放置陰涼處10-20分鐘即成。
把葉子洗淨,用手搓或搗成糊狀,拿少量地灰,加上水,用布過濾,把過濾後的地灰水倒入已弄好的葉子漿中,放置陰涼處10-20分鐘即成。
性狀功用
色澤淡雅、清香味濃,口感舒適的茶韻, 其色如翡翠,呈半透明固體。有退火,清涼解毒之功效,適宜夏季食用,長期飲用保健效果顯著,而且可防治因肝炎、肺熱引起的各種疾病。
製作原料
“神仙豆腐”是用“神仙樹”之葉做的。甘啟良編著的《竹溪植物志》記載:“神仙樹”的學名叫雙翅六道木,是忍冬科六道木屬的灌木。雙翅六道木在竹溪各鄉鎮均有,多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路邊、溝邊雜林中或灌木林中。葉可制“神仙豆腐”,供食用。六道木是因枝幹有六條溝槽而得名。
據《中國樹木分類學》記載:我國六道木共有26種,其葉下部全緣,上部疏生鋸齒,雙花生於短枝頂端,有總花梗。有一種短枝六道木,據說葉子能做豆腐,還可製作茶葉。它是將採集的優質短枝六道木葉清洗、去雜、淋乾、計量、拌勻、蒸葉、晾乾、炒制、包裝為成品,其操作工藝簡單、易行,保持短枝六道木葉原有的功能作用。
湖北鄖西
“神仙豆腐”是十堰鄖西的一種特色小吃,性甘味苦,是用秦嶺、大巴山上生長的一種野生灌木樹葉加澱粉做成的,夏日吃“神仙豆腐”,可以清熱、解毒、活血,聽說另有肯定的抗癌作用。
這種野生灌木學名叫 “二翅六道木”。在鄖西,有著一則關於 “神仙豆腐”的傳說故事:古代有一年鬧天災,顆粒無收,一個叫王生的人經神仙點化,領導鄉親們上山收羅 “二翅六道木”的樹葉,然後將樹葉搗碎做成 “豆腐”吃,就如許,各人靠著這種 “豆腐”度過了春荒。由於這種 “豆腐”是神仙點化製作的,因此鄉親們稱之為 “神仙豆腐”,把做 “神仙豆腐”的樹葉叫作 “神仙葉”。今後, “神仙豆腐”成了山區農夫度過災荒之年的救命食品。如此生存條件好了,曾經賴以度荒的 “神仙豆腐”便成了鄂西北地域的特色食品。
“神仙豆腐”做法簡樸,將採回的奇怪葉子洗淨、晾乾,放到盆中用開水燙軟,接著雙手重複揉搓、搗碎,直至葉子成為糊狀,然後用布袋過濾到盆中,待冷卻後即成 “豆腐”。再將它用刀片切成小塊,澆上油辣子、醋和蒜泥,即成為一道美食。它吃起來味道清冷爽口,是炎天消暑降溫的極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