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東距沭水十餘里,西北距諸葛城三十里”。《史部.水經注》“即丘,故祝丘也”。有的文獻中稱“祝邱”,有的稱“即丘”,正如《寰宇記》中記載的“祝與即,齊魯之音也,其實一焉。” 魯桓公五年,魯國在此建邑,設定政權機構;秦朝建立後,實行郡縣制,郡下設縣,在這裡設定了縣級管理機構;西漢初期設縣,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後,即邱改名就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地方上仍然是州、郡(國)、縣三級,琅琊國轄臨沂、開陽、即邱等十餘縣;西晉滅亡,東晉南遷後,劉裕執掌朝政時曾經北伐,占領了一部分土地。他建劉宋以後,設定了徐州琅琊郡,下設即邱、費縣;北齊與北周時期,州、郡、縣廢置,臨沂縣併入即邱縣;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即邱縣併入臨沂縣,翌年將臨沂縣治所從今湯河鎮四故縣村移到今天的臨沂城。此後1300多年即邱故城再沒有設立縣以上政權機構。又因幾經戰火,城垣倒塌,故城消失。
其他信息
1973年,在文物複查工作中,曾在該遺址採集到新石器時代的鳥啄形鼎足、骨箭頭、黑陶殘片;春秋時代的鬲足、印紋硬陶片、三棱銅箭頭;漢代的罐形鼎、銅鼎、博山爐、銅劍吞口、陶博山爐蓋、鐵鋤、“大泉五十”銅幣等物。1983年3月,又對該遺址做了進一步的調查。古城範圍在春秋時可能還不很大,但至漢代至少包括目前的四個自然村,即自北向南的張、趙、周、王四個故縣村。目前,在張故縣以北70餘米處尚有城牆遺址一段,東西長200米,南北最寬處為50米。城牆頂部50公分為漢文化層,有大量瓦片擠壓。以下都是灰土層,包含有新石器時代至春秋的各種陶片,層位錯亂混雜,系築城時堆積而城。在灰土層中還可看出層層夯土跡象。該遺址下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城牆北部及西部有一道水溝,當為護城河遺蹟,因其形似彎月,當地民眾稱之為月河。相傳現在的村莊,是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人們在廢墟上重新建立的,名為“故縣”,即舊縣城的意思。四村同名並列,各冠姓氏,以張氏為主的村即“張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