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祁恩進,1958年生於南京市,1997年獲加拿大國際美術創作楓葉獎、優秀作品獎;1998年作品《吳越環秀圖》獲第四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金獎;1972年開始從師學畫,1978年海航當兵。1985年任南京市某機關美術創作員。2003年調江蘇省國畫院。1997年獲加拿大國際美術創作楓葉獎、優秀作品獎;1998年作品《吳越環秀圖》獲第四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金獎;作品曾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並曾獲全國美展、省美展金、銀、銅牌獎,出版有《祁恩進畫集》、《祁恩進青綠山水畫集》等9冊。
2005年國家郵政局出版發行其青綠山水《雞公山》特種郵票一套四枚。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 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江蘇省國畫院專業畫家,國家高級美術師。
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哲學家就提出了獨特的自然觀。孔子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孟子認為人之“塞於天地之間”。莊子曰:“天地大美而不言。”都深刻地道出人的精神氣質、美感與自然的同構性,或者說一種“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關係。由於中國文化的這種自然觀深刻影響,山水畫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已成為獨立畫科,畫家們也把山水畫視為“暢神”、“媚道”、寄情、寫實的媒介,並使之在美術史上長盛不衰、代代有新的演化。
現代世界,使人們越來越多地疏離了古典美學境界與文化氛圍。因為世界的推移使我們處在一個全新的空間之中,那種平淡天真、和諧共一的本色世界變得越來越遙遠。處於喧鬧的現代都市裡的人們,在高速度、高節奏、高頻率的生存狀態中,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氛圍中,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越來越狹窄,那種從生命的原初狀態中喚醒的對自然之美的渴望,不斷被擠壓著、分割著。這一切都加大了人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的反差,人們期望解脫,以脫開生存中所面臨的生理與心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壓力,自然湧起一種自生命深處產生的“懷舊”感與“回歸”的精神要求。人們期待回歸,回到自然,回到文化起點,回到人類質樸、單純、無憂無慮的童年,一種重返“古典”的思潮與現象,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
“重返古典”,顯然包含了太多與太複雜的現代精神內容與現代人的心靈渴望。祁恩進正是在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中進行意筆山水創作的。值得深思的是,祁恩進是以青綠山水的現代畫法而一舉成名的。他以現代的構成,艷麗的色彩、氣勢恢宏的意境,在傳統青綠山水與現代審美要求之間找到了契合點,碰撞出炫目的光焰。他的作品色彩鮮亮,金碧輝煌,意象豐富,氣勢磅礴,在古意中洋溢著一種強烈的時代氣息,而他的意筆山水卻獨鍾傳統筆墨,追慕傳統境界,探求古典美感。飛騰的筆勢、靈動的墨色與蓬勃的氣象糾纏于山川煙雲之間,仿佛有一股靈氣船運走水、搖山盪谷,帶出滿紙的筆走龍蛇,萬千氣象。一工一寫,一色一墨,如此強烈的反差,或許可以解讀印記在祁恩進山水畫上的雙重藝術個性和品格,體現了他生活和思想的狀態。
祁恩進告訴我,早年他曾專攻寫意,對傳統的筆墨下過紮實的功夫。上至宋元,下逮明清,尤其對董其昌和清代四僧的作品作過系統的研究。後有感於漢唐之前中國繪畫的色彩斑斕、雄博大,在體驗認識東方悠久的典雅傳統藝術韻味之後,又對現代審美情趣加以觀照,感到墨色的黑白世界無法概合今人之情愫,遂傾心於青綠山水,又細品范寬、王希孟、趙伯駒、趙孟貼、沈周、仇英、梅青、二袁乃至現代山水大家劉海粟、張大千之作。他認為:學習傳統貴在領悟其精神,不僅要師古人之跡,更要師古人之心。
古代山水畫由范寬始認為“師心”高於“師物”。范寬云:“吾懷其師者,末其師諸物者,末若師諸心。”清代的四高僧亦是寫心高手,石濤云:“山川非我我非山,山我神遇即真……”此即石濤的“神遇”說。從此種意義上看石濤與范寬的審美追求在理法上是相近的。祁恩進在浸染了傳統山水畫精神之後,又下大力氣精研筆墨之法、狀物寫神之法。他選擇以“青綠”為皈依,表現宇宙萬物的多彩瑰麗。“綠水青山,白雲紅樹”是其審美取向,也正是表現其個性、氣質和心理認知的獨特選擇。其實,青綠和水墨從總體上說是一碼事,都離不開筆墨。筆墨是中國畫的神靈。力求在自己的山水畫創作中融入傳統筆墨的基礎上加強“道法”,用現代構成的手法完成由傳統到現代的轉換,應該是祁恩進堅持青綠山水探索所取得的成就。
近日,他的山水畫又轉向寫意,重返古典,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的是當代人的精神渴望與心靈慰藉,根本的是他性靈受到了皖南山水的激發和古代新安畫派超群技藝的影響。又使他重新認識到中國畫筆墨的博大精深。戴本孝、查士標、程邃、漸江筆下的山水、林泉、高士、草堂、涼亭等意象符號,在中國文化中已成為極其穩定的文化指代,它們的意義早已超越客觀物像的形而下意義,成為一種文化心理與精神指向的象徵。由於風格、氣質、修養的不同,這些符號的內蘊千差萬別,但是,在通常情況下,它們的意義共識是一目了然的——或是超然的心緒傳達,或是寧靜的心靈棲息,或是精神的遠遊……從祁恩進的意筆山水中,這些意象符號都取自傳統,特別是山石的勾勒,林木的點染以及整體意境的營造都不難看出,畫家對自然、對古典境界、對精神表達的一往情深。在看似傳統的點、線、色、墨中,融入了個人的審美感受與體驗,儘管畫面中處處流露出復古意境,卻不乏清新雋永;儘管一派寂寥,卻不乏輕鬆靈動;儘管平淡天真,卻不乏厚重渾然。這一切構成了祁恩進意筆山水畫的特點。他的意筆山水畫似乎不再去直接表現自然,而是在面對自然的同時,從中提取靈感與藝術營養,他開始追求一種更精堪、更經典與更具學術意味的筆墨形式。更重要的是,他有意識地把自己的藝術置於精神的層面,這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客觀物象,而具心象的主觀特點。使他在揮毫創作時,始終以性靈駕駛筆墨,強調運筆與施墨新鮮活潑的性情化與靈感性,使其作品在靈動、飄逸、灑脫的筆墨中體現出一種智慧與才情。
祁恩進作為一位重視傳統的藝術家,正當盛年,而不盲目追求新異,其藝術探求之覆是踏實而堅穩的。在茫茫藝海中,每個人自應根據自身之情況而作出最佳之選擇,祁恩進從青綠山水到意筆山水的選擇和轉移,體現出他在繼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是的一種冷靜思考和一種不斷進取的精神。我們不必企求著一種藝術實踐像黃山“飛來石”一樣突地出現全新的表現風格,那樣並不難為,它將以失去豐深的傳統與古典學意蘊為代價。
祁恩進的意筆山石,多為水墨,因而,他十分重視筆墨美,強調寫意性。他善於以點線為主重視利用最簡練的山水林木的有限“符號”,營構一幅意象單純的畫面;他的渲染,實際上與所有傳統的文人畫一樣,是以點為主而很少運用沖染渲淡的手法去表現一種簡練飛動、蓊鬱淋漓的山水之美。祁恩進的意筆山水有一種強烈的文雅氣質,甚至比他的青綠山水更顯得“古典”。這種“古典”是一個審美範疇,不可與“舊”同日而語。他能夠盡最大可能地挖掘到古代優秀山水作品的某“現代感”與“構成意識”而予以放大和強化,造成具有現代視覺感的畫面。粗獷的山水語言在古雅的風格中流溢出一種清新的氣象,我以為是祁恩進意筆山水最顯著的特徵。
在今天,純粹的復古式沒有意義的,只有走進傳統的深處,去發現傳統文化、古典美感中的永恆價值,並把它帶人現代“語境”,給以重組和重構,讓其在現代“語境”中重現魅力,才是有意義的。祁恩進的努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顯示出其獨特性的。當然,我以為祁恩進為錘鍊自我的山水魂魄與風骨還要走向一段艱辛的路。
相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