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釋
亦稱“社會孤立”。指個體處於與他人或社會孤立和脫離的狀態,是個體社會關係的缺失。社會隔離一詞最早出現於派克和浦濟時合著的《社會學導論》書中。其含義為: 為了社會目的,將社會的生理的或 其他活動性質相同的人,分別集中於一個社會的某個部分。社會隔離有兩種情況: 自願的和非自願的。在某種情況下,自願隔離為 有關人的贊同,比如,宗教團體可以保持他們 特殊方式,同樣信仰教育孩子,減少與異教徒通婚的可能性。用社會學解釋,即自願隔離的功能保持文化自主並減少與其他社會成員公開衝突的機會。非自願隔離是社會隔離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表現在住房、學校、 娛樂、就業等方面由統治集團對隸屬集團強制實行的隔離,特別是在根據種族而規定差別的地方。這種隔離後來演變成種族歧視的形式,它為最極端的形式,如南非的種族隔離法,就幾乎包括生活的一切方面,在法律上實行隔離,並給個人和政治自由帶來嚴重後果。
主要表現
對兒童而言,長期而持續的社會隔離將剝奪其社會化機會,並導致嚴重的心理發育遲滯和社會適應不良。其典型表現為印度發現的狼孩,由於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生活條件,就不能獲得人所具有的最起碼的社會特徵,如言語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美國心理學家H.哈洛以高等靈長目動物為對象,系統地研究並揭示了社會隔離所產生的破壞性效應。對於成年人而言,社會隔離會導致抑鬱、煩躁、不安等消極情緒反應,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幻聽、幻視等心理障礙。老年個體由於退休、喪偶、朋友亡故及子女獨立成家等事件而逐步喪失社會關係,是造成老年抑鬱症的主要心理社會因素。長期住院過漫長療養生活的精神分裂症以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由於社會隔離會加劇其心理衰退的程度。對社會隔離及其結果的心理學研究,無論是對個體發展還是對個體身心健康而言,都具有重大的社會實踐意義。
智商越低的兒童越不容易受到同伴們的承認和歡迎,主要原因是他們很難學會許多必要的社會技能——能進行清晰、有趣、詼諧的交談,能理解同伴做的各種遊戲等。越是受到同伴拒絕的兒童,越是要採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進行補償,如有的千方百計地討好、迎合別的同伴,以贏得友誼,但是過分的討好往往適得其反;有的試圖以“武力”爭得別人的注意,當然變得愈加孤立;有的感到自己微不足道,處處畏縮不前,缺少改變孤立處境的嘗試。這種境況必然導致智力落後兒童獨特的變態人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