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階段社會主義投資領域的規律和特點的要求,合理的社會經濟環境應有利於投資規模的巨觀調控和微觀搞活,有利於投資結構的合理調整,使投資者和生產經營者樹立優質服務觀念、經濟效益觀念、投入產出觀念,消除投資的“內在饑渴”和“外在饑渴”,有利於以較小的投資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合理的社會經濟環境要具備以下條件:
(1)穩定的政局及政治體制諸環節關係的理順。政局的穩定不但是吸引利用外資的需要,也是本國經濟建設的必要條件;而各種權力的劃分與行使,政策、方針、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機構組織的設定與變更等,都是制約投資的基本條件;
(2)經濟體制的改革及社會再生產諸環節的理 順;
(3)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形成和完善以及價格關係的理順;
(4)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意識觀念的形成。
合理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較長的時期才能逐步完善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投資活動與社會經濟環境存在著矛盾,並在兩者之間相互矛盾運動中,推動著投資環境的不斷合理化。社會經濟環境決定投資活動,投資活動以現實的社會經濟環境為基礎,但投資活動並不是被動地消極地適應社會經濟環境,它通過自身的發展運動,不斷賦予社會經濟環境以新的內容,使其不斷改造和完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和生產力水平發展不平衡,我國的社會經濟環境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應正確處理投資活動與社會經濟環境的關係,使各個地帶(地區)的投資活動符合本地區社會經濟環境特點,以取得較大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