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示諸生
爾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
但致良知成德業①,漫從古紙費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畫②,心性何形得有塵?
莫道先生學禪語,此言端的為君陳。
注釋譯文
①致良知: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
②乾坤是易:乾坤即天地,又可解為《周易》中的兩種卦象。這裡的意思是說,乾坤的道理本是易簡廣大的,並不複雜,用心靈即可感知,不是《周易》中那樣的卦象可以畫出來的。
作品鑑賞
王陽明所創立的心學,基本內容是所謂“致良知”,而這一概念,又幾乎與禪宗的思想完全相同,毫無二致。王陽明認為,人心本性自足,但“聖人之心,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雜之鏡,須痛加刮磨一番”(《答黃宗賢應原忠》)。所以,“君子之學,惟求得其心”(《傳習錄》下)。其方法則是向內用功,不必外求;禪宗則認為,佛性本自清淨,為煩惱所覆,故不能自見,所以要明心見性,識得本我。慧能就曾說:“世人性淨,猶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於外著境,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法,吹卻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見。”(《壇經》)這就是詩中“爾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的意思。王陽明認為,應該突破經典的束縛,相信自己心中所悟,甚至說“記誦之廣,適以長其教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也;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辯也;詞章之富,適以飾其偽也”(《答顧東橋書》)。禪宗則認為,應該不依經教,直指心源,沉迷經藏是失了自我,因而甚至把十二部經視為拭疣紙。這也就是詩中“但致良知成德業,漫從古紙費精神”的意思。可見,王陽明確是受到禪宗的很大影響。這一點,他本人也承認:“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此佛氏為未識本來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答陸原靜書》)他把這思想以詩的形式寫給學生,應該是取其易上口,易記誦的長處,可見其治學的用心良苦。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諡文成,人稱王陽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縣)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陽明生活的明朝中葉,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他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他一生事功赫赫,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