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1993年批准設立沉積學(即目前的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已經建設了一支來自不同院校的、學位層次高、學緣交叉、技術職務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現有博士生指導教師5人,教授年齡均在50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隊伍的66.7%,其他教師均具碩士學位。
面向國家能源戰略,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在三代學科帶頭人帶領下,本學科點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四個主要研究方向,即以鮑志東、金振奎教授為首的沉積(岩石)學及岩相古地理學、以吳勝和教授為首的儲層地質學和沉積盆地流體礦產、以朱筱敏、王貴文教授為首的層序地層學及測井地質學、以劉洛夫教授為首的套用礦物岩石學及測試技術等研究方向。
中國石油大學的沉積學研究是具有鮮明特色的、長期穩定的、密切為中國石油工業服務的研究領域,在鄂爾多斯大氣田、濟陽坳陷地層岩性油氣藏的勘探開發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8項。近5年來,發表論文426篇,有69篇論文被SCI等三大檢索收錄,出版學術專著共 12 部。
近三年內,本學科點集體聯合承擔了國家“973”課題、國家“十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充裕的科研經費保障。本學科點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教學科研等工作條件。有2040m2專業實驗室面積,有75台萬元以上儀器設備,中外文藏書合計約5.35 萬冊,其中中外文期刊195種,已能滿足規模培養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本學科點現有在學博士研究生49人,已授予38名研究生博士學位,畢業的博士研究生質量高,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該學科點博士生論文選題全部來自國家項目和油田生產實際,選題難度大、起點高,經國務院學位辦的論文抽查及本學科點的每年自查,博士學位論文全部達到國家學位條例及其暫行實施辦法的要求。
本學科點始終重視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重視學位授權點的學科建設,不斷改進和加強研究生的培養與管理工作。在論文管理過程中,結合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重點抓好論文選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論文評審及答辯等重要環節。
該學科點成功主辦了6次全國沉積學和岩相古地理學術會議和第197次香山科學會議,主辦高質量、高水平的國家級學術刊物《古地理學報》。
北京大學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地質系
礦物、岩石、礦床學研究所 簡介
礦物岩石礦床學研究所是在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博士點和碩士點基礎上組建而成。包括12個基礎理論和套用基礎學科方向:岩漿岩岩石學、沉積岩岩石學、變質岩岩石學、結構礦物學、成因礦物學、寶石礦物學、礦物岩石材料學、岩礦信息學、礦床學、礦產經濟學、油氣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現有碩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生9名。多年來,在董申保院士和葉大年院士的領導下,經過不懈努力,不僅在教學上成績斐然,在科研上碩果纍纍,在套用開發研究中也獨具特色。研究所有關老師編寫的10餘套教材和研究專著多數獲得省部級獎勵。高壓變質作用、華北麻粒岩、北方花崗岩、碳酸鹽岩中的油氣藏成因、儲層非均質性、催化生油、風化作用與邊坡穩定關係、咔賓碳-石墨材料、礦物功能材料研究、環境礦物學與環境礦物材料學、鈣鈦礦系列研究、套用結晶學、粘土礦物、造山帶成礦作用理論、礦產資源經濟學理論等科研項目和方向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寶玉石的檢測與研究、沙漠築路等套用開發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向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本所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博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13名。在職教員共21名。
所領導及成員(按姓名拼音順序)
所 長: 魏春景 62754157 [email protected]
副所長: 王河錦 62750764 [email protected] 賴勇
成員: 陳斌 陳衍景 傳秀雲 董申保 關平 賴勇 劉楚雄 魯安懷 馬瑞志 秦善 田偉 王長秋 吳朝東 葉大年 張立飛 張秀蓮
相關詞條
-
礦物學
礦物學,是研究礦物的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形態,性質,時間、空間上的分布規律,形成、演化的歷史和用途的學科。地質學的一個分支。許多生產部門,如採礦、選冶、...
發展簡史 分支學科 研究方法 研究領域 相關學科 -
成因礦物學
成因礦物學是研究礦物成因及其套用的學科。礦物學的一個分支。礦物是自然環境的產物,其中儲存著其成因和找礦的信息,研究這些信息,是成因礦物學的中心課題。
發展簡史 研究內容 研究意義 與其他學科關係 相關學科 -
岩石學
岩石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研究岩石的分布、產狀、成分、結構、構造、分類、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學。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岩石學發展 岩石學分支 學科間關係 -
實驗岩石學
實驗岩石學是在實驗室控制的物理化學條件下研究礦物岩石體系相平衡和動力機理的學科。歐美習慣把礦物和岩石的高溫高壓實驗研究統稱實驗岩石學,即廣義的實驗岩石學...
簡介 發展簡史 研究範圍 相關學科 參考資料 -
趙永鑫[礦床學博士]
趙永鑫,男,1952年6月出生,礦床學博士,現任教授。從事專業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研究方向金屬礦床成因、成礦規律。
主講課程 指導實習 課程建設 教學研究 學術成就 -
礦床地質學
礦床地質學套用地質學及有關學科的理論、技術和方法,起源於礦業生產,分為萌芽時期、奠基時期和發展時期。研究礦床的質、量、產狀、形成機制與時空演變規律的學科...
發展簡史 研究內容 分支學科 研究方法 其他學科關係 -
《礦床學》
《礦床學》是在50-60年代,由於國家大規模建設需要,急需培養礦產資源勘查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的背景下所開設的一門課程。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找礦地質技術...
礦床學 -
沉積學
匯流是指產流水量在某一範圍內的集中過程。匯流現象決定於水力學規律。地面徑流決定於河道與坡面的水力學規律,已有較成熟的計算方法,如洪水演算;地下徑流與壤中...
簡介 發展簡史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與其他科學的關係 -
礦床地質
礦床地質,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主辦,為專業學術性刊物。刊載礦床地質基礎理論、礦床地質特...
期刊簡介 版權資訊 報導內容 主要欄目 期刊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