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難中的周恩來

磨難中的周恩來

《磨難中的周恩來》,作者王永欽,由廣東人民出版社於2003年8月出版第1版,本書是寫關於周恩來的一些事跡。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寫關於周恩來的一些事跡,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任周恩來研究組副組長。參與編輯《周恩來選集》、《周恩來外交文選》、《鄧小平文選》、《周恩來教育文選》、《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著作選讀》等多部著作。在報刊上先後發表研究文章《周恩來與中美關係正常化》、《三篇好文章三個里程碑》、《教育的春天》等數百篇。編著有《太平洋上空的彩虹》、《統一之路》等。

(圖)磨難中的周恩來(圖)磨難中的周恩來

作者簡介

王永欽,男 1963年大學畢業。多年從事周恩來研究工作,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任周恩來研究組副組長。參與編輯《周恩來選集》、《周恩來外交文選》、《鄧小平文選》、《周恩來教育文選》、《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著作選讀》等多部著作。在報刊上先後發表研究文章《周恩來與中美關係正常化》、《三篇好文章三個里程碑》、《教育的春天》等數百篇。編著有《太平洋上空的彩虹》、《統一之路》等

媒體推薦

前言,20世紀已經過去。回首百年,一個偉大的名字——周恩來,深深銘刻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裡,銘刻在世界上所有崇敬他的人心中。

周恩來是20世紀公認的偉人。在周恩來一生傳奇般的經歷中,他創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贏得了世人的普遍讚譽和崇敬。然而,在鮮花和掌聲的背後,伴隨著他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磨難:無數艱辛、痛苦和挫折,許許多多棘手的難題,以及常人難以想像的大劫大難。國內外的敵對勢力,無時無刻不在陰謀除掉他,謀害他。黨內的野心家、陰謀家視他為篡黨奪權的最大障礙,千方百計誣陷他,企圖打倒他。贏得了世人的普遍讚譽和崇敬。然而,在鮮花和掌聲的背後,伴隨著他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磨難:無數艱辛、痛苦和挫折,許許多多棘手的難題,以及常人難以想像的大劫大難。國內外的敵對勢力,無時無刻不在陰謀除掉他,謀害他。黨內的野心家、陰謀家視他為篡黨奪權的最大障礙,千方百計誣陷他,企圖打倒他。在周恩來的一生中,不知經受了多少榮與辱、生與死、成功與失敗的考驗,但他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把為革命出生入死、為國家和人民建功立業,看作是共產黨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立黨為公,相忍為黨”,這是周恩來畢生所恪守的信念。在多次關係到中國共產黨生死存亡的歷史轉折關頭,周恩來總是以大局為重,挺身而出,為了挽救黨的事業的繼續和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領導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黨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鬥爭是經常發生的。周恩來的某些正確意見不被採納,甚至受到錯誤的批判,也是常有的事。但他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顧全大局,相忍為黨,竭盡全力推動黨的事業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個個淺灘暗礁,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他把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廉潔奉公,不謀私利,雖身居高位,卻把自己當作普通一兵,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周恩來的最後歲月,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風惡浪中度過的。“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他一生中最困難、最艱險、步步充滿荊棘的歲月。周恩來在極其艱難的領導崗位上,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這場內亂給黨和國家帶來的損失,他抱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不入苦海誰入苦海”的決心,忍辱負重,巧妙鬥爭,為黨為國,奮鬥不息,起到了他人絕難替代的歷史作用。他置身在極端複雜的環境裡,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破壞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鬥爭,為保護大批黨內外幹部作了堅持不懈的努力,費盡了心血。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還怕困難么?

一位哲人說:“磨難,乃成功之母,如果你能躲過大劫。”周恩來成功了,但他不是“躲過”大劫。他既戰勝了磨難,又戰勝了大劫。人們不難發現,他的許多最出色的工作,正是在逆境中做出的。一個個磨難的考驗,卻正是他一生中一個個光芒四射的閃光點。半個多世紀的錘鍊,使他變成一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他處理各種矛盾的能力和投身政治鬥爭的經驗,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大智大勇,處變不驚,越是艱險的境地,越是看起來走投無路,便越表現出他超常的毅力和智慧,從而創造出驚人的奇蹟。……

編輯推薦

本書是寫關於周恩來的一些事跡,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任周恩來研究組副組長。參與編輯《周恩來選集》、《周恩來外交文選》、《鄧小平文選》、《周恩來教育文選》、《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著作選讀》等多部著作。在報刊上先後發表研究文章《周恩來與中美關係正常化》、《三篇好文章三個里程碑》、《教育的春天》等數百篇。編著有《太平洋上空的彩虹》、《統一之路》等。

目錄

1 血雨腥風來天半,知向誰邊?

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勢力公開叛變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周恩來領導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遭到敵人的殘酷鎮壓,失敗了。

周恩來等強烈批評中央的右傾錯誤,提出“迅速出師討伐蔣介石”的建議,由於陳獨秀等人的反對而沒有被採納。

周恩來又提出一個挽救革命的計畫——以動湖南農民武裝暴動,由於國際代表的極力反對而被取消了。

2 警告——南昌起義領導人受“處分”

國共公裂了,沒有別的出路,中共中央決定舉行南昌起義。周恩來任前委書記,直接負責起義的發動和領導工作。

……

文摘

書摘,1930年8月上旬。周恩來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和瞿秋白先後動身回國,準備糾正中共中央6月11日決議的錯誤。

●周恩來回國後。通過做耐心細緻的說服工作.召開六屆三中全會。停止了立三“左”傾冒險計畫的執行。並在實際工作中得到糾正。他引導全黨重視農村革命根據地和紅軍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把毛澤東朱德選入中央領導機構。為中共中央工作重心的轉變作出了重大貢獻。

周恩來8月19日回到上海後,為糾正李立三的“左”傾錯誤,做了許多耐心細緻的說服工作。他同李立三、向忠發進行了兩次談話,全面分析形勢,論述中國革命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強調建立和發展農村根據地的重要性,使他們對錯誤有了一定的認識。

8月22日召開政治局會議,周恩來首先傳達共產國際指示精神,批評了李立三的錯誤。在報告中,他著重強調了建立並發展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他說:

根據地決不是割據、保守,而是站住腳跟。一步一步的有力的發展。

在中國什麼地方最適合作蘇雛埃的根據地?贛西南閩粵邊等處。不僅有廣大的蘇雛埃區域,而且有黨的基礎,有廣大的民眾,鞏固這許多地方以向著工業中心城市發展。在策略上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是因為在這許多區域不僅是敵人力量最弱的地方,而且有黨所領導的廣大基礎,黨將這力量鞏固起來。

中央過去特別指出割據的錯誤,因此對於根據地這一點確實注意得比較少。我回國後,與特生(向忠發)、柏山(李立三)兩同志談話後,都認為這是工作中的缺點。①

強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這是周恩來的一個重大貢獻。這實際上也是對中共中央過去幾年來一直把城市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輕視農村革命根據地和紅軍問題的一個批評。周恩來在引導全黨重視農村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這個根本性問題上走在了前面,使得中共中央在這個問題上有了新的認識,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8月24日,政治局開會,就周恩來的報告進行討論。李立三初步作了檢討。他說:“聽了伍豪同志的報告以後,將過去所懷疑的主要問題完全了解。”他回顧過去“中央特別注意全國工作的配合城市無產階級武裝的準備,當然亦沒有放鬆蘇維埃的工作;國際的指示特別加緊蘇維埃的鞏固、紅軍集中,然後爭取中心城市。這一著重點確是不同。這一不同從哪裡發生?這還是在發展不平衡這點上發生”。“我們如僅注意弱點,而不利用優點,確是不妥當的,至少我個人過去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向忠發在總結時也說: “在今天討論後,應

……

相關詞條

生活中的周恩來 高端協力中的周恩來紅鏡頭中的周恩來日本人眼中的周恩來商端協力中的周恩來中國的總管家周恩來 難忘的八年-周恩來秘書回憶錄我的伯父周恩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