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磁縣西南部講武城一帶的漳河沿岸,遍布著130多個大大小小的
土丘,這是一片古墓群。傳說長久以來,這些土丘被認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這似乎不是空穴來風。從歷史的真實來說,位於臨漳的六朝故都鄴城,與磁縣相鄰,距磁縣縣城僅15公里,曹操破袁紹後以鄴為都城,在這裡修建銅雀台,在位於磁縣的講武城培育軍將,曹操死後也確實葬在距離鄴城很近的磁縣這一帶。從社會的虛妄來說,自宋以後,曹操在人們心目中逐漸變成了奸臣,特別是元代以後,醜化曹操的社會風氣日烈。元末作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曹操塑造了一個奸詐的藝術形象,甚至在第七十八回這樣描繪,曹操臨終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自宋以後有許多詠疑冢的詩,如:“疑冢多留七十餘,謀身自謂永無虞”(京鏜);“一棺何用冢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范石湖);“生前欺人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俞應符)。這些都是古人不作實地調查,任憑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造成的。
發掘與研究
新中國建立後,經過批准,對其中幾座破壞嚴重的古墓進行了搶救發掘。發掘中出土了大量器物,如墓誌、壁畫、瓷器、陶俑、金幣等,從出土器物來看,隨葬器物以各類陶俑為主,僅對6座古墓的發掘,就出土陶俑6000多件。這些器物塑工精美,造型生動。尤其可貴的是在發掘的墓中,大多繪有彩色壁畫。 東陳村東魏墓共有四座,當地俗稱“四美冢”。1974年發掘了其中的一座,據墓誌,墓主人為東魏堯氏趙君墓。繼發掘堯趙氏墓之後,1975年又發掘了一處堯趙氏三子堯峻墓。從發掘情況看,堯趙氏的墓被盜過,許多文物被毀,這次仍出土陶俑136件,日常生活的各類陶俑幾乎都有,真實地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時文武侍從、奴婢、伎樂等前呼後擁的壯觀場面。 1975年對東槐樹村高潤墓進行了發掘整理。高潤墓誌記載為“北齊故侍中假黃鉞左丞相文昭王”,葬於武平七年(公元576年)。這座墓出土陶俑381件,墓室四壁有保存較好的彩色壁畫,其中墓室北壁壁畫較為完好,是一幅“舉哀圖”。高潤壁畫墓的發現,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它形象、鮮明地展現了我國北齊時代的繪畫面貌和獨特風格,填補了中國繪畫史的一頁空白。 1979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茹茹公主墓,這是東魏丞相高歡之子高湛之妻、諳羅辰可汗之女的墓。卒葬於武定八年(公元550年)。茹茹公主墓墓道兩側,各有長達21米的彩色壁畫,這是東魏畫跡的首次重大發現。從墓中出土了各種陶俑1056件及一些陶馬、陶駱駝,其數量之多,為全國各地發掘的北朝墓中所少見。在出土的八件金器中,有兩枚拜占庭(東羅馬帝國)金幣,對研究東魏時代中國和拜占庭帝國東西方交往關係,提供了新的珍貴材料。 1987年至1989年,在前灣漳村搶救發掘了一座陵墓,因沒有墓誌,難以斷定墓主人的具體身份,但就其墓葬規模看,可以斷定是一位北齊皇帝陵,極有可能是北齊文宣皇帝高洋(或北齊武成帝高湛,或北齊後主高緯)的陵墓。這座墓出土陶俑1800多件,其中有文吏、軍卒、鼓樂手、樂舞人、僕人俑等,有立姿、坐姿和騎馬俑等,形象逼真。墓道壁畫保存有320平方米,主要畫面為左右對稱的出行佇列,有人物106個,顯示了帝王葬儀的威嚴與隆重,是我國現存最大型的北朝時期墓葬壁畫。 北朝陵墓,星星點點,雖然有美麗的壁畫,雄勁的石碑,大多陵墓外表看僅僅是黃土一小堆荒土大墓
西晉滅亡之後,北方為十六國統治時期。這些少數民族有的正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有的剛剛進入奴隸制,帶有殘酷的掠奪性。他們入主中原,使中原社會經濟的發展遭到破壞,更沒有能力建設大規模的陵寢,多採用傳統的“替埋”辦法,不起墳。因此這一時期的陵墓至今未被發現。 公元三八六年,鮮卑拓跋部統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為了鞏固其政權,北魏統治者吸收漢族文化,實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為思想統治的武器,從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進程,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陵寢的建制也隨之發生一些變化。北魏遷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帶,遷都洛陽後,陵域選擇在洛陽瀘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園建制有以下特點: 一、逐漸恢復了秦漢以來的陵寢規制,一般建有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築祭殿,為上陵拜謁之所。 二、陵園內增置佛寺、齋室,表明佛教的影響滲入到陵寢制中。 三、北魏遷都洛陽後,陵域布局規整,帶有鮮卑族族葬的遺風。瀘河以西是北魏諸帝陵域,瀘河以東,為近支皇族墓葬區和嬪妃葬地,再往東排列是“九姓帝族”,“勛舊八姓”和內遷“餘部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這一布局與漢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區別。 南朝是與北朝相對峙的一個政權,南朝的社會經濟相對超過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將黃河流域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帶到南方,有力地推動了南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反映在陵寢建築上表現為規模較大、布局規整、有較豪華的地宮。 南朝陵墓地宮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門牆、墓道和排水溝五部分,並恢復了東漢謁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築也相當宏偉,在陵前神道兩側建置成對的石獸、石柱和穹碑等。從已發掘的南朝陵墓來看,總的來說南朝陵墓具備下述特點: 一、陵墓依山建築,一般在山上開鑿較規整的長坑為墓室,然後填土夯平再起墳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條擗土牆,室前建甬道,內設兩重石門,墓室底下還修建排水溝,以防潮濕。 二、陵寢建制注重風水,建設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園的方向無一定規律,而是視當地山水形式而定,這正是風水堪輿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兩側排列對稱的石雕,寢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蓮花紋飾,這說明佛教藝術對南朝陵寢制度有較大的影響。 南北朝世系南朝宋世系 420年-479年劉裕 建康
南朝齊世系 479年-502年蕭道成 建康
南朝梁世系 502年-557年蕭衍 建康
南朝陳世系 557年-589年陳霸先 建康
北朝北魏世系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 (439年 拓跋燾統一北方為北朝的起始紀元)
北朝東魏世系 534年-550年 元善見 鄴
北朝西魏世系 535年-557年 元寶炬 長安
北朝北齊世系 550年-577年高洋 鄴
北朝北周世系 557年-581年宇文覺 長安河北一帶的墓葬壁畫一直以來獨具一格,北朝也同樣如此,雖然走了這么多的北朝陵墓,但遺憾的是並沒有親眼目睹北朝墓葬的墓室以及壁畫,只好網路搜尋一些,廖以慰藉。 磁縣大冢營村東魏茹茹公主墓內滿布壁畫,連墓道地面都畫上了連續的花草圖案。這是東魏壁畫墓的首次發現。斜坡墓道長22.79米,東西兩壁繪儀衛,合為14人的行列,其前端有青龍、白虎,行列上方有羽人、鳳鳥、蓮花。甬道門楣繪朱雀、怪獸,周圍點綴蓮花、雲氣。甬道門楣的大朱雀,以正面的視角來表現,威風凜凜,具有逼人的氣勢,翅膀的描繪極富裝飾性。甬道兩壁繪侍衛。墓室四壁上部繪天象圖、四神,下部繪墓主人的生活場景。全墓壁畫面積約150平方米。 磁縣東槐樹村北齊宗室高潤墓,墓室壁畫殘損嚴重,尚能辨認的墓室壁畫,表現墓主人的畫面處理成了一幅感人的"舉哀圖"。磁縣東槐樹村北齊宗室高潤墓墓室壁畫"舉哀圖" 高潤坐像圖 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被認為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皇陵,當然規格最高,斜坡墓道長達37米,其東西兩壁以320平方米的面積描繪墓主升仙,儀仗逾百人,分列東西兩壁,儼然帝王的排場。同時代墓葬相比,灣漳墓的壁畫,氣勢最為恢宏,藝術水平也最高。灣漳壁畫在不同空間裡同時展現了護送、引導墓主人升仙的壯闊場景,內容豐富多彩,既寫實又充滿了幻想。走在地上的是與真人幾乎等高的儀仗人物,緩步前進,神態肅穆,面部的刻畫細膩入微,生動傳神。整個墓葬壁畫揮灑自如,毫無矯飾,眾多形象,人物、神靈、禽獸,彼此呼應,渾然一體,代表了北朝宮廷繪畫藝術的成就。 磁縣灣漳北朝墓墓道壁畫儀仗圖,獨具皇家氣派與真人等高的儀仗人物,形象刻畫生動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