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用額度

碳信用額度

碳信用額度,旨在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式延緩氣候變化,聯合國把溫室氣體按照其對大氣的致暖效應進行評級。氣體的危害越大,開發中國家的生產商通過減少排放量獲得的補償就越多。

概述

碳信用額度碳信用額

碳信用額度,在一些發達國家正是最時髦的概念。比如從倫敦坐飛機來上海看世博的人,就可以在環保組織建立的網站上,選擇自己乘坐的機型、里程,大致計算出這趟行程的人均碳排放量,並折算成一小筆錢,捐給環保組。

“碳信用”(carboncredit)

早在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已開發國家承諾對其溫室氣體排放進行限制的草案——就已經包含了允許對一種怪異而又新奇的商品進行交易的規定,這種商品就是“碳信用”(carboncredit)
CDM用市場手段解決環境問題,變“減少排放的廢氣”為資產——“碳信用額(CarbonCredit)”,並使之成為政策性排放交易市場裡的熱門搶手的“大宗交易商品”。

提出背景

這是英國環境部長戴維•米利班德推行的一個方案,該方案規定每一位公民都將被給予一張碳“信用卡”。個人碳額度是獎勵節能者直接和美好的願望。碳額度將會因每次買汽油、付能源賬單或者定購機票時被從碳信用卡中相應減扣。

獲得補償

氣體的危害越大,開發中國家的生產商通過減少排放量獲得的補償就越多。在這樣的動機下開發中國家的工廠不僅增加了這種製冷氣體的生產量,還將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聯合國和歐盟試圖通過一系列新規定和一項徹底的禁令來杜絕這種有違本意的取財之道。但根深蒂固的利益動機讓整改工作相當棘手,甚至很有風險。然而這種舉措容易被一些機構所利用,謀取不良利益。
可以計算出:減少1噸的二氧化碳排量,他們可以掙得1個碳信用額度;但是只需要消除1噸的某種不知名的廢氣,他們就能掙得1.1萬多個碳信用額度。因為該副產品有很強的全球變暖效應。
這19個工廠大多數位於中國和印度,而這兩個國家一直在進行強烈的抵抗。化工廠商已經習慣於從中源源不斷地獲利,在某些年份該收入甚至達到了總利潤的一半。在印度,聯合國系統實施的頭五年,因為消除廢氣,製冷劑廠獲得的信用額度約占該國所獲總信用額度的一半。廠家積累了力量和錢財來與減少補貼的努力做鬥爭。

利潤來源

碳信用額度碳信用額度

碳信用額度可悲的是一些氣體製冷劑生產商卻利用這一制度大發橫財。他們大幅提高可加劇全球氣候變化和破壞臭氧層的製冷劑產量同時採用效率低下的生產工藝,以產生更多廢氣,而後通過處理廢氣獲得碳信用額度並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碳信用額度交易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可占到總利潤的一半。

由於廢氣碳信用額度的誘惑構成了製冷劑生產的強力動因,以致於在開頭幾年,超過一半的工廠每年只開工到生產出碳信用額度補貼項下最高廢氣量的時候,然後就停產,下一年再開工。

歐盟對此種支付忍無可忍,於是宣布從2013年開始,歐盟的碳交易系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系統)將不再接受所謂的廢氣信用額度,本質上則是宣布這些信用額度為偽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