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碧雲山野公園,俗稱二郎廟,在樂山之北、夾江之南均三十里的接壤處。 景區內有南寧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興建的碧雲亭。楊翬的《碧雲亭記》近九百年來使歷代登臨者深受啟迪,流傳至今。
1988年春,夾江縣人民政府以亭為名,闢地興建公園,並與二郎廟連為一體,使得這一著名古蹟一掃歲月蒙塵,重新煥發出古代文明的光彩。二郎廟內供俸有李二郎(李冰父子)、楊二郎(楊戩)、趙二郎(趙昱)的塑像。“三位二郎功高威赫長享人間煙火,一篇亭銘文採風流妙筆傳神百代”。
碧雲山野公園,北依九盤山,南瀕青衣江,占地約十三公頃,山前江流環繞,碧水輕舟,綠野田疇,煙村棋布,園中山 路蜿蜒,奇峰異石,地涌甘泉,松濤竹韻,殿宇深藏,閣亭高聳,景色多姿多彩,是夾江的另一“青衣佳處”。著名景點有:二郎廟、九盤羊腸、碧雲亭、丈人峰、明目泉、漢崖墓群、碧雲山莊、松林聽濤等。 在距樂山市區和夾江縣城均十餘公里的成樂公路幹線旁,坐落著宋代始建的碧雲亭和供奉李冰父子的二郎廟,其地已闢為碧雲山公園。公園面積十三公頃,地名九盤山,東依王高山,南臨青衣江,西瀕盤渡河,北連棉花坡,園內風光秀麗、奇石崢嶸、松濤竹韻,野趣迷人。其地扼守嘉陽驛道、青衣要津,古人稱之:“禁止漹南垂帶礪,綱維漢北鎖江關。”這裡過去曾是樂山往夾江、上成都、去雅安的必經之地;也曾是上通雅安,下達樂山的黃金水道重要碼頭之一。從宋代到解放初期,歷經數百年,這裡一直香火鼎盛,每歲春秋兩度廟會,熱鬧非常。後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其它原因,這一佳景勝地日漸衰落,“養在深閨無人識”了。
碧雲山公園以宋代始建的碧雲亭得名,被人稱為“九盤勝境”。“九盤羊腸”為夾江風景名勝的十景之六。此地歷代吸引南來北往商賈遊客前來觀賞,文人雅士爭相登臨,作賦詠詩,公園內地貌多姿,怪石橫臥,山路蜿蜒,松林蒼翠,瀟灑秀麗。近觀青江滔滔,碧水輕舟;遠眺群山如黛,煙雲浮流;茫茫松海,蔥蘢蔚然,一望無際,四季景色優美,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非常豐富。
碧雲亭是公園的標誌建築,碧雲亭始建於南宋建炎二年,宋人楊翬著文《碧雲亭記》流傳於世,亭名得自江淹詩:“日暮碧雲合”,意在懷遠惜別,感時憤世。為嘉州人寫嘉州景物並抒發感情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亭年久傾頹,至清代僅存碑記、遺址。光緒四年夾邑鄉紳杜秉誠倡捐補建,亭為塔形,高五丈,七層四方,未設門、梯,以青瓷片鑲嵌碧雲亭三字。亭的位置突出,色調淡雅,數十里外均可見其英姿。1958年大煉鋼鐵,拆亭取磚以建土高爐,一方名勝,鼎鐺玉石,瞬間毀滅。改革開放以來民眾光復碧雲亭之念日切,公園建立後,領導關注,熱心籌劃,多方集資,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於1994年冬動工,95年夏完成了碧雲亭的修復,到公園遊憩,登碧雲亭,六面看河山,“千村綠波搖舞,十里茶叢鵑染,飄然畫中間。”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一覽眾山小的碧雲亭
公園內盤渡河畔有宛如“千年老翁俯瞰江流”高達數丈的天然奇石丈人峰。楊翬在《碧雲亭記》云:“石挺出於山旁,高丈有二尺,圓若礱錯,上銳而下廣,癬痕斑讕,如抱籜焉,俗呼為石筍。”石筍呈紡錘形,總高度約12米,近觀:口、耳、鼻、咀俱全;遠望:恰似一老翁佇立山旁。旁邊山崖刻有豎寫楷書“丈人峰”三字,字約盈尺,筆勢遒勁有力,引人注目。旁邊原有小字,風霜剝落,漫漶不可辨認。鄉人傳說“丈人峰”三字為南宋愛國大詩人陸游所題。人們就將本是山峰名的丈人峰,訛傳“石筍”為丈人峰了。“身已離山腳連山,似跨雕鞍未上鞍,何事長留江邊站,望斷孤帆過雅安。”這是今人對這一景色的描繪。奇石丈人峰聳峙高崖之側,飽經千年風霜,靜看人世滄桑,雄健奇屈,堪稱川南一絕。
碧雲山公園集秀、幽之典雅;聚奇、野之風貌,具有獨特色彩和風韻。清代學者王漁洋《蜀道驛程記》載:“九盤山臨青衣江,石壁如橫磨大劍,江濤奔突其下,令人骨栗。遙望大峨,秀出天半,雲嵐萬狀,積雪晶然……”宋人楊翬《碧雲亭記》載:“煙雲散聚,岩岫出沒,終日變作,千怪萬狀。……竹徑松窗??詩云:“白雲如玉城,翠嶺出其上。異境忽墜前,心目久蕩漾。”前賢有言曰:“若非身臨其境,斷不知其語意之工也。”
天生地長一丈人(丈人峰)
公園內現存的古代建築,為清代修建的川主祠,現稱為二郞廟。近年將木城鎮國小內的古代建築文昌宮遷建到二郞廟改為玉皇殿。二郞廟中主要祀奉“功在蜀郡,澤沛川民”的李冰父子,還塑有為民治水的隋代嘉州太守趙昱、宋代名醫皇甫坦等歷史人物,另還有玉皇、王母、火神、財神、谷王諸民間神祗塑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姿勢、儀態、衣著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公園內還有許多漢崖墓,有的僅深數米,最深的達29.5米,其中一墓室前有刻字:“元和囗囗十二月廿三日囗囗造冢”,足證它是東漢遺物。臨河崖壁上有數龕摩崖造像,還有“龍吟虎嘯”斗大字,推測為清代嘉慶年間鐫刻造像、題詠。據《夾江縣誌》(民國版)記載,二郞廟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及六月“川主會”、九月“香燈會”(兩季廟會)萬眾聚首,熱鬧非凡。
公園內植被繁茂,樹種以松為主。幽岫含雲,岩壑之間流翠瀉珠,匯集成泉,鄉人稱為“明目神水”。樹叢間有熱杉、大頭楂、翠柏,林下野生杜鵑、梔子、薔薇及蕨類植物。“九盤多青松,遍布山嶺峰。翠綠遮蔭處,遊人詩興濃。品茗枝柯下,玩耍入林中。歸去思妙景,再來聽松風。”經過十餘年的開發建設,碧雲山公園已建設成為了人們遊玩、度假的理想勝地,每年遊客達十萬人次之多。近年來,公園堅持以“提供休閒場地,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為宗旨,加強了環境的改善,增加了投資,除完成會議、客房、餐廳、停車等配套外,還增設了兒童遊樂設施、閣樓式休閒室,開闢了桃樹林,新修了神水殿,改造了廁所,硬化了部分場地。使公園面貌煥然一新。
“望斷羌水秋色,碧野清秀,天然圖畫,古今情未了。”“來朝掛帆去,回首意茫茫。”凡到碧雲山公園的遊客,無不留下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