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頂有清泉,清洌甘甜,旱澇不涸不盈,名為靈泉,寺名始一度曾為靈泉禪院。至是洪密長老日集信眾,敷演上乘,遠近道俗,莫不歸向。寺內原有大佛殿、觀音殿、龍王殿,山泉相應,寺廟儼然,見靈泉與松柏爭勝,聞仙樂與山濤交響,令攀登者駐步,使尋仙者忘返。修繕
據碧峰寺廢址保存碑碣記述碧峰寺曾多次修復。碧峰寺最早的一次修復是前明隆慶年間(1567),衛青州曾記述其重修始末。現無據可考,只在邑人尚五品撰寫的<<重修毗臚眼光護法韋馱諸殿並宮亭門樓碑記>>碑文中提及。
第二次重修約在清乾隆二十九(1764)年。此次重修距明朝修復近二百餘年。歲月滋久,檐頹壁毀,傾圯特甚。眾人發心次第營造,先殿宇、次宮亭、次門樓、次階砌,雖余工有志未逮,然大致己煥然可觀。此次重修由王正中、張振藝、韓嘉喜、李際遠籌資督工,又由本寺住持僧雲空、慧照,徒弟普福、普雲、寂善、寂福募之四方,同心協力完成重修諸事,並請邑人尚五品撰文以記。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開始進行第三次重修。此次重修歷時七年,將佛殿移建山巔,重建觀音正殿三楹,左右二楹,新砌石階,護以雕欄,而院亦不拓自廣矣。此次重修總理督工為張匡澍、盧崇倫、張振藝、王正中。當時寺廟主持是海悟、慧照,徒弟普福、積福、積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碧峰書院山長張心至撰文以記。此次重修經費除個人捐資外,六十餘家集體商號共襄勝舉。
乾隆五十年(1785)第四次重修,在前幾次的基礎上,在月亭下添設雨花台,大佛殿前重建韋馱龕,危樓移於僧院之側,角殿整於神宇之旁。由張清梅暨門生族叔濟誠、堂兄契高督其事,八易寒暑,募緣成此。縣儒學教諭梗陽張績撰文以記。時住持為慧照,徒普福、普曇、普瑞,徒孫覺先。
民國十八年第五次重修碧峰寺。據現存殘碑記載,自乾隆五十年重修後百餘年來棟宇摧折,門窗傾圮,三門社首遂起整修主意。自民國庚申年五月開工修飭,於壬戌年十月工竣,歷時二年五個月,新修財神殿一楹,新塑神像多尊,門窗院落全行補修,荒涼廢寺遂成祗園勝景。民國二十年重陽月吉日立石紀念。此次重修由延椿壽等十人總理督工,張天錫等十四人協理。
碧峰寺自晚唐興建至民國二十年,歷時一千餘年,屢次重修,形成一組殿宇樓閣、觀亭門樓,宏偉秀麗,規模壯闊,信徒雲集,遠近聞名,歷代文人墨客贊語不絕。但如此古建競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毀於戰事,一代佛教聖地被夷為平地。
一九九六年縣政府為縣民休閒健身之便,擬辟碧峰森林公園。經幾屆政府的努力,建山門亭閣,築絕頂石階,盤山公路直達山巔。二零零四年縣政府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批准碧峰寺為縣城佛教居士活動場所,佛教信眾自力更生在碧峰寺舊址上築起了幾間簡易佛堂,香菸繚繞、梵唄聲聲,觀光者絡繹不絕,月初月半猶盛。佛教界人士雖懷重修古剎之志,苦於式微力簿,雖小有建樹,然終無大成。
欣逢盛世,國運昌隆。隨著黨和政府宗教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佛教界修復碧峰寺之夙願引起沁水縣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多次指示縣委統戰部和縣宗教局認真督辦此事。他們精心構思,設計圖紙,多方考察,篩選工匠。築修水房,蓄清泉於池,敷設管道,引玉龍上山。在縣府和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修復碧峰寺工程於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九日破土動工。工礦企業鼎力相助,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感原舊址之卑隘,開山劈石拓寬舊址十二米,新建三間大雄寶殿,重檐斗拱,濃彩工畫,丹堊分明,金碧輝煌。大殿正中新塑三尊貼金銅佛像,兩側彩繪十八羅漢。新建東西配殿六楹,為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弘法道場。砌石階於舊址,層疊而上,護以雕欄,憑欄遠眺,疊嶂拱翠,梅杏環流,嘗心悅目,心怡神曠。昔之荒涼廢寺遂成祗園勝景,一代古剎正逐步展現應有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