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樓營造技藝
事實上,中國各地的碉樓絕大部分是與院落連在一起,與院牆組合為一個防禦體系,是整個院落或圍屋的附屬性建築。這樣就出現另一類空間形態,即碉樓民居,也即《蜀中廣記風俗記》所載的“碉巢”。從地理上看,碉樓民居在國內的分布集中在川西北的羌藏少數民族地區、四川盆地漢族地區、贛南和閩粵客家地區以及廣東五邑地區。我們主要從各地碉樓民居形成的文化背景、建築形制、聚落特徵諸方面做一簡述,目的在從歷史文化的流變上分析它們間的異同之處。
藏族碉樓營造技藝
簡介
加卜著藏式古建築群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燈塔鄉東北面3公里瑪柯河北岸第二台地上。有21戶藏式古建築組成,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這種藏式建築在瑪柯河流域較為常見,分布都較為零散,但在加卜著村卻比較集中。這些民居距今有大約300多年的歷史,由於長期的戰爭以及部落之間的爭鬥,使得班瑪境內特別是瑪柯河流域建起了大量的以居住和防禦為主的藏族民居。
特色
這些藏族民居建築頗具特色,它們一般都建在高的台地上或山頂上,建築材質則以石塊為主,木料為輔,石砌高牆,易守難攻,以保平安。具體形態為:平頂,外形厚重、穩固。一般分為兩層或三層,上層堆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建築整體高約10米,屋面多為平頂,牆體石、木交錯,隙間夾雜黃土砌制而成。一層畜棚為四梁八柱。各樓層由獨木梯銜接,獨木梯由整根原木做成,一面砍平便於平穩,一面鑿出梯槽,這種梯子一方面可以隨意挪動,另一方面防止不速來客。二層主要由居室、堂屋、廚房、走廊組成,房與房之間用橫木牆體隔開,外牆留有窗戶和煙道,煙道口一般為三角形,高20厘米,寬10厘米,留於後牆。窗戶建於側牆,其形內大外小、長方形,視窗外沿高30厘米,寬20厘米,內沿高40厘米、寬30厘米,其用途有兩方面:一是採光,二是防禦。房屋外沿由柳條編制籬笆牆隔出走廊,廊寬1米,並在拐角處設有廁所。三層為經堂及庫房,外牆設有瞭望口。牆體、門窗、天棚、獨木梯均為本色,不刷油漆。
現狀
碉樓能夠體現當地藏族羌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如今出於防禦性的碉樓已少有實用價值,2008年汶川地震損壞了一部分碉樓建築,藏族碉樓營造技藝急需保護。
羌族碉樓營造技藝
簡介
“羌族碉樓營造技藝”產生並流傳於阿壩藏族自治州汶川縣、茂縣、理縣、黑水、松潘、綿陽北川、平武等地。古羌人的民居大多以"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其住房就地取材,以塊石砌成,謂之"碉樓",兼有居住和防禦之功能。
特色
羌寨的碉樓牆體都很厚,不但外牆厚,房間之間的隔牆也很厚。砌牆所選用的石頭,必須是又薄又寬的塊石,第一層如果豎著鋪,第二層就必須橫著鋪,這樣可以讓石頭與石頭之間形成抓力。砌牆時必須兩面都整齊,中間還要用大石頭填心。此外,黏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修建羌寨的房屋都是採用粘合力特彆強的黏土砌築。石剛土柔,這些黏土不但能起到很好的連線和鋪墊作用,也能使整個砌體變得結實並增強其剛度和強度。同時,房間的層高比較低,一般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建築只有三層,功能極為合理,碉樓建造時都是採用現地建材,以土石為原料,不用繪圖、吊線,全憑傳統世代相傳的技藝和經驗,碉樓層次不一,結構嚴密,不僅堅固、耐久、實用,而且冬暖夏涼,從平面上看多呈六角,八角甚至多達十二角。在內部結構上採取石砌與木樑“空間劃割”手法,砌牆每達丈余,便架直徑20厘米的木橫樑,上鋪木板,以增加碉樓內部的抗拉力,每層均如此。
現狀
大地震給羌碉文化傳承和保護帶來了巨大威脅,大地震使羌寨被埋,碉樓被毀,走出深山的羌人面臨傳統漢化、西化等問題。羌碉文化傳承的主體、碉樓文化傳承的載體都受到很大的破壞,使得傳承工作面臨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