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 硃砂葉蟥
【別名】 棉紅蜘蛛、棉葉蟎、紅葉蟎
【學名】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 目 】 蜱蟎目
【 科 】 葉蟎科
【寄主】 楓香、國槐、玉米、高粱、粟、向日葵、桑樹、草莓、豆類、棉花、棗、柑桔及茉莉、丁香、月季等花卉
【為害特點】 若蟎、成蟎群聚於葉背吸取汁液,使葉片呈灰白色或枯黃色細斑,嚴重時葉片於枯脫落,並在葉上吐絲結網,嚴重的影響植物生長發育。
【地理分布】
全國各地。
特徵描述
口針鞘前端鈍圓,中央無凹陷,氣門溝末端呈U形彎曲,後半體背表皮紋構成菱形圖,膚紋突呈三角形至半圓形。背毛 12對,剛毛狀;缺臀毛。腹面有腹毛16對,氣門溝不分支,頂端向後內方彎曲成膝狀。須肢附節的端感器顯著,長6..7 微米,寬3.3gm;足I附節前後雙毛的後毛微小,爪間突分裂成幾乎相同的3對刺毛,無背刺毛。雄蟎背面觀略呈菱形,比雌蟎小。體長0.37mm,寬0.19mm;體色淡黃色。須肢跗節的端感器細長,背感器稍短於端感器,刺狀毛比錘突長。背毛13對,陽具的端錘很微小,兩側的突起尖利,長度約相等。卵 長0.13mm,球形,淺黃色,孵化前略紅。幼蟎有3對足。若蟎4對足與成蟎相似。
發生規律
年生10-20代(由北向南逐增),越冬蟲態及場所隨地區而不同,在華北以雌成蟎在雜草、枯枝落葉及土縫中越冬;在華中以各種蟲態在雜草及樹皮縫中越冬;在四川以雌成蟎在雜草上越冬。翌春氣溫達10℃以上,即開始大量繁殖。3-4月先在雜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觀賞植物發芽後陸續向上遷移, 每雌產卵50-110粒,多產於葉背。卵期2-13天。幼蟎和若蟎發育歷期5-11天,成蟎壽命19-29天。可孤雌生殖,其後代多為雄性。幼蟎和前期若蟎不甚活動。後期若蟎則活潑貪食,有向上爬的習性。先為害下部葉片,而後向上蔓延。繁殖數量過多時,常在葉端群集成團,滾落地面,被風颳走,向四周爬行擴散。硃砂葉蟎發育起點溫度為7.7- 8.8℃;,最適溫度為25-30℃,最適相對濕度為35%-55%,因此高溫低濕的6-7月份為害重,尤其乾旱年份易於大發生。但溫度達30℃;以上和相對濕度超過70%時,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剷除田邊雜草,清除殘株敗葉。 2. 此蟎天敵有30多種,應注意保護,發揮天敵自然控制作用。 3. 藥劑防治。當前對硃砂葉蟎和二斑葉蟎有特效的是仿生農藥 1.8%農克蟎乳油2000倍液效果極好,持效期長,並且無藥害。此外,可採用20%滅掃利乳油 2000倍液、20%蟎克乳油2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2500倍液、20%雙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8%愛福丁(BA-1)乳油抗生素殺蟲殺蟎劑5000倍液、15%噠蟎靈(掃蟎淨、牽牛星)乳油2500倍液、20%複方瀏陽黴素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