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特色突出
此峰特色突出:巨石堆砌而成,頂部一石狀如鷹嘴因而得名。攀登此峰驚險刺激,雖不屬高,但攀爬過程的不同尋常可見一斑。昌平區西南25里陽坊鎮西一公里處有山,不高,只十餘丈,而西北長有二十多里。山勢險要,石皆壁立,不少石頂上呈白色。最初,此山不知何名。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三十四記載:“金章宗駐蹕處,崖鐫駐蹕二大字。”《長安客話》亦記載“金章宗嘗游此,鐫駐蹕二字,後人因呼為駐蹕山。”金章宗皇帝完顏璟在位期間(1190年--1208年),頻頻到此遊玩,並在山下背風處設立“帳殿”,一住數日,盡興而返。因為古時候稱皇帝出宮在外居住為“駐蹕”,所以,此山得名駐蹕山。
駐蹕山
駐蹕山為花崗岩,硬度不很高,易於雕鑿,山石上留有眾多珍貴的石刻。隨著時間的流逝,風化的原因,使字跡模糊。最清晰的是巨石上“靈秀獨鍾”四個大字,刻於民國丙寅年(1926),尺幅最大高達7米,甚是壯觀。“神嶺千峰”刻於明代萬曆年間。其中“神嶺千峰”四字最大。字跡都難於辨認,需認真研讀體會,也能隱約看出萬曆年間的題款。這些字跡敦厚、有力、秀美,既有藝術價值,又有歷史價值。此處石刻於2003年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鑼鼓峽
山石間有一石隙,稱鑼鼓峽。據說,山石一側有幾個突起的石包,用石相擊,聲響如鑼;另一側有幾個小坑,用石敲打,聲音如鼓。據說,鑼鼓峽的旁邊有“石鼓傳聲”的石刻。我在山石上反覆敲擊,沒能聽到鑼鼓音響。花崗岩
花崗岩有很高的實用價值。附近村子裡的石材便取于山上。當地人用石材便采于山上。山石上確實留有開採過和未遂的遺蹟。到別的山上採石也無妨。而駐蹕山上有石刻,格外珍貴。清光緒年間,有人到駐蹕上採石被發現,附近的村民自發保護山石,並在山石上刻下了這段經歷。當時雕刻可能淺,時間並不長久,字跡已不易辨認。從資料上查出了相關的文字,記錄如下: “此志書所載駐蹕山也。其石如壘, 其色如墨,迥異於群山。為千古之神嶺,萬載之屏翰。故從古至今,無不景仰, 殊不聞有破壞此山者矣。前因石匠崔均私行開打, 唯利是圖。經兩村人知覺,公同理阻, 悔過受罰,焚香祈禱, 勒碑曉眾, 永遠禁止, 並令崔均看守。嗣從如再有故遠者,兩村公同送官究處,特為之志。以垂永久不朽,云爾。”落款為“西貫市村、羊坊鎮公立。光緒拾八年九月吉立。”石刻猶如法令,警示著後人不能到這裡開採。內容非常珍貴,可以看出當地村民對於歷史文化的重視程度。沿著山石尋找,沒有找到“駐蹕”二字,卻見山石上刻有“駐蹕山”三個字。字跡很清晰,旁邊也無題款,不能斷定刻字的年代。這些石刻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已定名為摩崖石刻,此處石刻於2003年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被北京市昌平區列為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此山非常奇特,平地之上,突兀地生出許多巨石,組成各種形狀。山頂上有一巨石圓頭尖嘴,立在山頂,人們根據形狀,稱為石鷹頭。再向山上登,便是山峰,人們稱為神嶺峰。登臨神嶺峰,遠處的山峰連綿起伏。下視山巒,山石皆立,酷似人形,美不勝收。
千古之謎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景象,成為千古之謎,那就是神嶺千峰的山石皆上白下黑。關於神嶺千峰的山石皆上白下黑的原因,相傳與金章宗完顏璟有關。蔣一葵先生在《長安客話》中寫到:有一天,章宗在這裡打球,一時打得興起,卻無人喝彩,不禁嘆道:我的球打得這么漂亮,誰能欣賞呢?話音剛落,就聽見身後眾人齊聲高喊:好球!真棒!章宗回頭一看,四周的平地上忽然湧出無數石峰,皆似人形。章宗大喜,命從人賞以乳酪,石人無口,就從石頭上灌下,自此,石頂皆白,至今猶有遺存。這雖是一則民間傳說,不足為信,但當地人對此卻深信不疑,山下的村莊因之改叫灌石村。村子在駐蹕山腳下,歷史悠久,北魏時就已存在。鑒於山石的奇特, 以前山名曾叫觀石山, 村名便稱為觀石村。金代改名灌石村。明代,村子形成比較大的市場,貨幣又稱為貫,村子改成貫市村。清朝以後, 灌石村與貫市村混用。至今,村子規模擴大,分成東、西貫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