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石馬鄉,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縣境內。1949年11月由高資區三宗鄉分建,以後幾經撤併,於1981年10月從高資公社劃出建碼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鄉。位於丹徒縣境西部,東接上黨、西麓、蔣喬鄉,西、南為句容縣,北鄰高資鄉,總面積52.3平方公里,耕地18245畝。轄11個村民委員會,95個村民小組,4542戶,16981人。具體情況
石馬鄉地處寧鎮丘陵山區,東高西低,有高驪山、十里長山、天王山、巢凰山、五洲山等20座,群山環繞,地薄土瘦。解放前用水主要靠400多個“碟子塘”、“黃鱔壩”。半月不雨,則塘壩乾涸;暴雨半日,又山洪沖刷,莊稼望天收。建國後,築大壩7個,水閘19道;修建了鐵爐、東古、青山等水庫7座;沿長山、五洲山挖環山河2條,建大小電灌站16座。擁有大中型拖拉機6台,小型拖拉機401台,排灌動力機械123台。有效灌溉面積1.36萬畝,平整土地6500畝。1985年糧食總產量837.89萬公斤,年均畝產597.5公斤,水稻單產435公斤,與1981年建社時相比,分別增長41%、28%和47%。副業也有很大發展,鄉辦五洲山林場,村辦水台茶場。另有省屬石馬蠶種場、縣屬長山林場。1985年蠶繭2797.5公斤,茶葉9150公斤,水果6.96萬公斤,蜂蜜700公斤,總產值384.21萬元。農民副業收入占總收入的41.08%。境內石灰石、石英石、花崗石、鐵礦、黃砂藏量豐富,有市屬韋崗鐵礦、船山石灰石礦,縣屬莿莉山石灰石礦。鄉辦工業以建材業為主。1981年時僅有農具、石粉、採石、服裝製鞋等5個廠。1985年發展到19個廠,總產值346.87萬元。村辦廠37家,總產值250.16萬元。個體工業13家,總產值140萬元。由於採石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業的興起,全鄉個體運輸的拖拉機391輛,汽車5輛,1985年由個體拖拉機運出鄉境的砂石達150萬噸,上繳稅金4萬元,個體運輸隊伍已成為鄉運輸業的主力。
1985年社會總產值1923.5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30.32萬元,農業總產值827.27萬元,收益分配人均488.6元。
1985年有國中2所,教師45人,學生754人;國小17所,教師100人,學生1956人;鄉醫院1所,醫護人員21人,病床20張。1983年創辦附設於石馬中學的工藝美術班,招生44名,學制2年,首屆畢業生有29人被有關單位聘用,4人考入高一級專業學校;有11幅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參加日本津市美術展覽。
境內有紀念江南處女戰韋崗戰鬥紀念碑。已故現代著名詩人聞捷出生於鄉內巫崗村。
鄉政府駐地石馬廟,100多年前為一自然村,僅有30餘戶。村西有南宮廟,廟旁有對青石馬,後人習慣稱該村為石馬廟。1922年鎮句公路建成設站後,經濟稍見活躍,有幾爿小雜貨鋪、小吃店,一條30米長石鋪的狹窄街道。建國後,鄉行政體制屢變,小鎮發展緩慢。1981年始,集鎮建設加快,鄉級機關、銀行、郵電局、百貨門市部、糧管所等樓房相繼建成,居民建住宅樓35幢。1985年駐鎮單位有縣屬企事業12個,供銷門市部6家,鄉辦企業13家,集體服務行業4家,合作商店3家,個體商販近30家,有常住戶1075人。每天過鎮的長途汽車、公共汽車達66班次。
石馬鄉位於博山區的東南部。鄉政府駐地西石馬距博山城20公里。東和東南與北博山鄉交界;西部和西南部均與萊蕪縣接壤;北與樂疃鄉、八陡鎮毗連。總面積58.35平方公里。 耕地17,356畝,林地6,777畝。糧食總產量153.4萬斤。共6,660戶, 23,000人。轄十一個村民委員會,含十一個自然村。即:西石馬、響泉、上焦、下焦、田莊、蘆家台、淄井、中石馬、東石馬、蛟龍、小蛟龍。 (西石馬分橋東、橋西兩個村民委員會;大、小蛟龍為一個村民委員會。) 其中,響泉、上焦、下焦、蘆家台、田莊、西石馬(橋西村)原系萊蕪縣所轄,1950年劃歸博山縣。鄉政府機關因駐石馬而得名。石馬鄉農作物以小麥、 玉米為主,其次穀子、大豆、高梁等。建國前,畝產約120斤,現上升到957斤。鄉內蘆家台、田莊盛產大白菜。近年來,東石馬、中石馬、橋東、淄井等村種植的西紅柿暢銷全省,深受消費者歡迎。濟南出版的《市場報》:載:石馬西紅柿有“含糖量高,酸味小,果肉厚,產量高,耐貯藏”等優點,被稱為石馬特產。 區蔬萊公司在東石和淄井等村建西紅柿基地達700餘畝,對本市區和外地的蔬萊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鄉內木材林700餘畝。 經濟林以花椒、蘋果為主。花椒有一千餘畝,約15萬株,年產達53萬斤。蘋果樹650畝,約1.6萬株,年產達35萬斤。 由於水電方便,鄉辦企業發展較快。原有煤礦、鐵木製修廠、被服廠、拖拉機站、耐火材料廠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又辦起了建築工程隊、香菇廠、座墊廠、鎮流器廠、建築材料廠、飼料加工廠、裝卸運輸隊、孵化廠等九個新廠。年產值達340萬元。村辦企業22個,年產值307.7萬元。專業戶、重點戶2,250戶,擁有汽車12輛, 大小拖拉機174台。 年收入850多萬元。全鄉工副業年總產值1,400多萬元。 由於工農業生產的逐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1978年人均收入127元,至1983年上升到237元。比前增加了近兩倍。 境內交通運輸方便。博(山)萊(蕪)公路、博(山)臨(沂)公路跨越本鄉兩側。各村間土築公路相互連線。並新修了蛟(龍)石(馬)公路。博(山)石(馬)公路汽車風雨無阻。境內煤炭、耐火材料、蔬菜等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各地,支援了工農業生產。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建國前,僅有兩處私塾,學生不足百人。現有聯中兩處,國小11處,在校學生3,860人,教師178人。建國前,全鄉境僅有兩處中藥鋪。現有中西醫兼備、設備較齊全的鄉衛生院一處,醫護人員50人,病床20餘張。各村都建有衛生室,醫護人員38人。解決了解放前缺醫少藥的困難。 鄉內設有廣播站、文化站、影劇院、書店、電影隊等,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 區屬單位在鄉政府駐地設有供銷合作社、人民銀行營業所、糧油管理所、食品糧站等。古歷每月的四、九日為石馬大集。鄉政府駐地石馬已成為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