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石碼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原與石獅、涵江並稱福建“三大名鎮”。石碼原名石溪,唐以前尚是內海海濱,明宣德年間改稱錦江,明弘治以後,“都人以當地海潮上下湍激,屢有崩潰,乃沿江壘石築十二壩以障之”,故名“石碼”,由此沿襲至今。1960年原龍溪縣與海澄縣全並為龍海縣,設石碼為縣城,1993年龍海撤縣改市,石碼鎮仍為市區所在地。改革開放以來,石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年來,石碼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發展的主鏇律,帶領全鎮人民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開拓進取,全鎮上下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經濟總量年年遞增,各項事業齊頭並進,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的成果。先後被評為“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省“文明鄉鎮”,省“綜治工作先進單位”,省“檔案達標先進單位”;黨建、民兵、綜治、計生、信訪、殯改、安全生產、教育和團婦等各項工作都受到漳州市表彰。
經濟狀況
圍繞“立支柱、創名牌、壯實力、增後勁”扶持特色產業、搞好搞活骨幹企業、創新創優拳頭產品,努力提高鄉鎮企業的質量和發展後勁。同時盤活、整合、出租閒置廠房、房屋店面和鼓勵支持個私企業進行技改或擴建,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不斷培育經濟成長點。揚長避短,重點發展無污染、輕噪音、少占地、多就業的加工業、維修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等支柱行業。同時,通過開闢漁場、改革網具、配套加工、增國鋼質漁船,提高耕海牧漁水平,發展海洋經濟。目前為止,全鎮擁有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1家,上千萬元的企業7家,全鎮產值達5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共有72家。今年上半年,鄉鎮企業總產值9.61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86億元,農業總產值0.9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37元;全鎮財政收入3320.9萬元,其中國稅收入967.9萬元,地稅收入2353萬元。城市面貌
石碼鎮黨委、政府立足市區實際,因利導勢,樹立經營城市新理念,以舊城發行為重點,以新區建設為突破,不斷推進城市化進程。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8億元,拆遷舊城房屋面積30多萬平方米,新建商品房面積50多萬平方米。隨著僑聯大廈、佳鑫花園、江洋新苑、高坑別墅、港口花園、紅樹林小區和運輝花園等20多個小區大規模建成使用,低矮簡陋的舊房廠區變成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城市建設品位不斷提升。石碼鎮在抓好城市建設的同時,也致力於居住環境的改善。近年來,市政工程總投資1.77億元,新建、拓寬道路13.05公里,寬廣筆直的紫光路、紫葳路穿城而過;紫葳綠地、港口綠地、成興綠地和市區主幹道兩側的立面裝修和人行道花磚鋪設,裝點著市容市貌。紫雲公園、南台公園、中山公園、街心公園、錦江影劇院、健身房、康樂球俱樂部、社區活動中心等等已成為市民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第三產業
加大對服裝鞋帽加工業、機械製造加工業、紙制包裝業、商貿服務業、建築房地產業等支柱產業的扶持力度,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度。我鎮現有2千多家個私企業,產值占全鎮企業產值近70%,從業人員6千多人,成為我鎮經濟發展中的主力軍。近年來,房地產開發獨樹一幟,成為拉動市區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吉馬橋口生鮮市場今年落戶我鎮,成為漳州地區首例“農改超”項目工程,總投資800多萬元,營業面積2000平方米,解決就業近200人,商品1500多種。“常滿五香”參加“全國第二屆中華名小吃認定會”評獎,獲得漳州市唯一的金獎。社會事業
文明市區創建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加大市區依法管理力度,清理各種違章占道,開展滅鼠除“四害”活動,達到省級衛生城市標準。深入開展禁放煙花爆竹活動,加大“兩反一掃”工作力度,深化殯葬改革,加強市區秩序、衛生等管理,市民文明意識逐步提高;加強計生優質服務,保持漳州市計生一類鄉鎮水平;開展“六進”社區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以社區平穩過渡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平安社區”的創建活動,通過打擊“盜搶”、矛盾糾紛排查、安全生產、道路交通秩序四項專項整治,社會安定穩定,民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地方文化
前人這樣描述石碼鎮:“南漳名勝地,石碼更稱雄。金廈如襟帶,澎台接艦艟,街衢夸洞達,闤闠慶盈豐。一自海氛息,安歌樂土中。”這裡的民間文藝豐富多彩,薌劇、錦歌、布袋戲影響彌深,文藝創作活動百家齊放,娛樂活動場所推陳出新。這裡的教育源遠流長,上溯宋代,學館、家塾,書院昌盛不衰,如今各種各樣的教育形式更如雨後春筍般到處開放。這裡的民間體育蓬勃發展,武術、龍舟、舞龍、舞獅、游泳、排球盛行不衰;田徑運動從學校社會發展並漸趨活躍。這裡的信仰中西並存,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共同發展。這裡的醫療條件優越,中西長足進展,1889年英國人便將西醫傳入。市區內現有醫院3家:龍海市第一醫院,有七十年歷史,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和康復於一體,通過“二級甲”驗收;龍海市中醫院被授予“全國示範中醫院”,通過“二級甲”驗收;石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一級甲”驗收。還有市衛生防疫站和73家個體診所。城鎮建設
舊城改造換新貌低矮、破舊的市區,狹窄擁擠的道路,以及不堪重負的設施……古鎮舊區遺留的問題越來越制約著其經濟的發展,已滿足不了市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如何脫下這沉重的歷史包袱,更好地發展城鎮經濟?近幾年,石碼鎮突顯區位優勢,樹立經營城市新理念,以舊城改造為重點,以新區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統計,2001年至今,石碼鎮新建城市項目有23個,占地面積804.4畝,共實施舊城改造11個拆遷建築,建成城市道路總長68.3公里,先後建成了多處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的功能小區、花園等。同時外移城市重心,把多個建設項目移遷到城市外圍,為石碼新區的發展繪出了一幅多彩的畫卷。
在舊城改造中,石碼鎮堅持以完善城市道路網路建設帶動兩側舊城改造,以舊城改造帶動該區域基礎設施配套,大大調動了房地產開發商參與舊城改造的積極性,也使民眾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如解放北路兩側的紅樹林小區改造項目已成為集商業、娛樂、居住、休閒於一體的好場所,從而實現以創新機制來提高舊城改造開發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石碼鎮還組建工作隊伍來強化項目跟蹤服務。由鎮主要領導任總指揮,選派一名副書記負責總協調,其他鎮三套班子成員掛鈎1-2個項目,再由所掛鈎項目的領導自由選擇2-3名幹部作為項目工作組,負責對項目建設的全程跟蹤服務。項目工作組對所掛鈎的項目做到三個跟蹤:跟蹤進度,要求項目業主做到定專人匯報進度,定時間完成任務;跟蹤問題,對項目所遇到的征地、報批、建設等問題,要求主動介入,全程服務,一跟到底,幫助理順問題;跟蹤措施,對進展較慢的項目,項目工作組要幫助業主查找原因,幫助其找出應對措施。
同時,石碼鎮通過轉變招商策略,主動對外引進建設資金,廣辟城市建設的資金來源。使外資企業積極投資於城市建設。加大宣傳動員力度,以超前的規划去鼓舞人心,以合理的安置去穩定民心,把拆遷安置和土地徵用的政策正面宣傳給民眾等,形成有利的社會輿論,提高民眾積極支持城市建設的自覺性,確保了城市建設順利開展。
通過幾年的努力,石碼鎮的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建設品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僑聯大廈、佳鑫花園、江洋新苑、高坑別墅、港口花園、紅樹林小區和運輝花園等20多個小區大規模建成使用,低矮簡陋的舊房廠區變成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寬廣筆直的紫光路、紫葳路穿城而過;紫葳綠地、港口綠地、成興綠地和市區主幹道兩側的立面裝修以及人行道花磚鋪設,裝點著市容市貌;紫雲公園、南台公園、中山公園、街心公園、錦江影劇院、健身房、康樂球俱樂部、社區活動中心等等已成為市民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醫療服務比創新
石碼鎮中心,有一個民眾稱讚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衛生服務中心以其完善的服務功能、優質的服務隊伍、高尚的服務體系奪得了石碼鎮各社區民眾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受到石碼鎮鎮政府的高度重視。於是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重視社區衛生服務的改革發展以改善社區居民的醫療狀況成了石碼鎮鎮政府的頭等大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石碼鎮實際,組建了6支社區全科服務團隊,每支團隊包括全科醫生、護士和預防保健人員等。中心改變以往病人找上門、以治療疾病為主的醫學模式,形成以個人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範圍的全過程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挨家串門,送醫送藥送知識到居民家中,為居民帶去了陣陣溫馨和健康。
服務團隊堅持以“當好一名居民滿意的家庭醫生”為標準,堅持上門服務,僅今年上半年,中心就為社區居民提供上門服務700多人次,系統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6766人,同時免費為轄區五保戶及孤寡老人送醫送藥、健康指導。
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眾,中心以轄區內常住人口為主要調查對象,定期開展社區健康調查。通過逐門逐戶開展問卷調查及診斷,了解居民健康狀況、生活方式、經濟條件、健康需求以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目前,中心已建立了35歲以上居民健康檔案2.8萬多份,建檔率占同齡段的70%,其中篩查、診斷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各種疾病的人。根據這些第一手資料,中心制訂出社區健康促進規劃,建立隨訪督導制度,加強健康行為干預,規範病人治療。同時,中心以召開居民座談會、開展義診、印發《給石碼居民的一封信》宣傳材料等形式不時地為轄區居民送去服務,也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全方位的宣傳,讓社區衛生新的服務模式逐漸深入人心。
中心還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拓展服務項目,如規範預防接種、做好婦幼保健工作、普及健康知識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陳武花說:“開拓創新,努力辦好百姓滿意的社區衛生醫療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將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繼續把社區衛生工作做細、做深入,通過抓內涵建設,抓特色建設,抓整體功能的完善,努力讓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讓民眾滿意、讓百姓認可。”
社區歡奏和諧曲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拓新,石碼鎮在社區功能規劃、配套設施完善、環境衛生整治、治安秩序維持、文娛體育活動、服務網路建設等各方面工作中也下大苦工夫,全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建設和諧社區的保證。石碼鎮在各社區強化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強化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同時強化主題實踐活動。以各年齡層的黨員為基礎,成立各種巡邏隊、調解小組、扶助小組等解決社區發生的各種事情。
抓住舊城改造的有利時機,石碼鎮建立了社區服務站、社區事務管理中心、社區警務室等部門集中的服務大廳,統一辦公,實現一站式的社區服務,結束了“無址辦事”的尷尬局面。開通24小時服務電話、印製精美宣傳冊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如安排技能培訓,為社區居民提供再就業機會;醫療服務進家中;慰問孤寡老人,捐錢獻物;創辦各種文體娛樂場所,豐富居民業餘生活等。社區居民生活呈現出和諧交融的景象。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建設、創新,石碼鎮以其嶄新的面孔呈現在了大家的眼前,凸顯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