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橋街道

汪家橋街道是湖南省津市一個老城區,轄汪家橋、新村、油榨坊、城東、澹津5個社區。人口3萬多人。轄區東至澧縣小渡口交界處,西至萬壽路,南靠澧水北大堤,北至澹水南大堤,省道S302線橫貫而過。轄5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0.75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轄區駐有行政事業單位21家,各類企業近50家。

基本信息

汪家橋街道是一個老城區,轄5個社區,人口3萬多人,共有黨員1080名,其中社區黨員800多名。近年來,我們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按照著力構築“共建、共創、共管、共享”的社區工作新機制,在新村萬壽苑小區探索了以“定崗定責、共駐共建”為主要內容的小區黨建工作,現初步走出了一條用小區黨建大力促進社區黨建的新路子。

一、統一思想認識,樹立共建理念

1、明確工作思路。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大量“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不少流動黨員、“口袋黨員”現單位無法管,社區又管不到。如萬壽苑小區的73名黨員中就有在職黨員46名、流動黨員4人、口袋黨員8人。如何加強小區黨員與黨組織的聯繫,讓黨員有個“家”,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社區黨建工作的延伸開展,出現的深層次問題也越來越多,社區黨組織普遍感到需要一個有效的載體,來不斷深化社區黨建工作。因此,我們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立足街道實際,提出了以“定崗定責、共駐共建”為核心,實行“黨建立區、環境美區、服務優區、文化活區”的小區黨建工作思路,去年成功地在條件成熟的萬壽苑小區進行了黨建工作試點。

2、強化組織領導。為搞好試點工作,我們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黨群副書記、組織委員為副組長,黨務專乾、社區總支書記、小區黨員代表為成員的試點領導小組。去年8月,在萬壽苑小區成立了黨支部,產生了由熱心小區工作的原市信訪辦主任谷文英等7名同志組成的黨支部班子;對小區黨員,我們按樓棟建立了8個黨小組,推舉產生了各樓棟的黨小組長,使小區工作延伸到戶、延伸到人,從而構建起了反應靈敏、行動迅速、戰鬥有力的黨建工作網路。

3、廣泛宣傳發動。在試點中,部分居住在小區的黨員、特別是部分在職黨員對此很不理解,有的認為這是無事找事做,有的認為這是想“整”在職黨員,有的認為這是想出風頭,等等。針對存在的錯誤認識,我們先後下發了《關於對萬壽苑小區內黨員進行摸底、登記的函》、《致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的一封信》,還主動上門做個別黨員的思想工作,多次召開黨員會統一思想,現萬壽苑小區黨員共駐共建的意識基本形成。

二、加強規範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1、摸清黨員底子。對小區的黨員,我們採取“屬地管理、動態管理、雙重管理”的辦法。為摸清底子,我們下發了《致小區黨員的公開信》,送到小區每個住戶家中;在新村社區和萬壽苑小區,分別設立了在職黨員、流動黨員聯絡站和聯繫點,讓小區的黨員自覺到聯絡站和聯繫點進行登記。同時,小區黨支部一班人分頭深入居民家中進行登記。對流入黨員,動員他們把組織關係轉到小區;對流出的黨員,通過寫信和電話保持聯繫,掌握其思想動態和活動情況;對“口袋黨員”,我們一個個追根朔源幫助他們進行查找核實,將其組織關係轉到小區;對在職黨員,要求他們持《在職黨員報到卡》到聯絡點報到,參加小區黨支部的活動,接受小區黨支部的管理。目前,在職黨員、流動黨員、“口袋黨員”全部納入小區管理。在此基礎上,我們建立了小區黨員信息庫,對黨員的分布和結構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為小區黨建工作的開展夯實了基礎。

2、建好黨建陣地。陣地建設是小區黨建的基礎工程,是重點,也是難點。在試點中,黨建陣地建設一度成為一大難題。對此,街道還為小區投資添置了電視、音響等電教設施,小區黨支部主動籌措資金近4萬元,購置了一間13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添置了空調、桌椅,建立了兒童閱覽室、老年活動中心。免費向小區居民開放,既豐富了小區居民文化生活,也為深化小區黨建提供了有效保證。

3、健全工作機制。根據小區工作的特點,我們先後建立健全了《小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小區黨支部工作細則》、《在職黨員雙重考核、雙重評議制度》、《黨員志願者服務制度》、《黨員慰問制度》等制度,小區黨支部實行掛牌辦公,黨員亮牌上崗,引導小區黨員按職責和制度辦事。我們利用公布欄,隨時向居民公布黨員參與小區活動的情況,實現了居民對黨員的有效監督;小區黨支部每季度向在職黨員單位遞送《在職黨員表現反饋表》,通報在小區的表現情況。小區黨支部成立來,定期不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學習教育活動,今年元月還自發組織黨員為東南亞海嘯地震受難者捐款1000多元,《常德日報》等報刊雜誌先後予以報導。

三、強化定崗定責,發揮黨員作用

1、搞好定崗定責。小區黨員能否積極投身小區建設,是衡量小區黨建工作成敗的一個顯著標誌。結合萬壽苑小區實際,小區黨支部為黨員建立了維護穩定、綠地管護、文體活動、科普宣傳等多種服務崗位。根據黨員個人特長、興趣愛好,引導他們每人申報1-2個崗位,組織召開“小區黨員上崗會”,以黨小組為單位與黨員簽定責任狀,明確各自職責、目標和實施計畫。通過板報形式,將黨員定崗定責情況予以公布,促使黨員崗位示範、崗位爭先。

2、強化分類管理。根據每名黨員定崗定責情況,我們將崗位相近的黨員分成一個組,組成8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由隊長組織開展活動,共同參與小區建設。對活動開展情況,各隊及時登記,小區黨支部定期公布評比,有力地促進了小區黨建活動的開展。

3、倡導共駐共建。為民造福是抓好小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小區黨支部牢記宗旨,心繫百姓,在小區計畫生育、涉軍群體包保、“四個城市一起創”等中心工作中,以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為單位,定期組織他們開展義務勞動、奉獻愛心等小區公益活動,為民眾解決實際困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取信於民。今年春節前夕,支部牽頭主辦了小區居民迎新春大型文藝活動,社區居民踴躍參加,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湖南鴻鷹祥公司黨員李夢亮每次出車回家,就和妻子、小孩用自己添置的工具,對小區花草進行維護管理;70歲的老黨員楊恆林,為使花草夏天不曬死,經常清早用水桶提水澆灌,使花草一片蔥鬱;湖橋退休黨員周大伯利用自己的專長,經常為小區居民搞家電維修和線路安裝;市廣電局在職黨員程光銀,常為小區出牆報、寫材料,門衛沒人值班時,他經常通夜值班,不計報酬,使小區居民看到了黨員的風采,也帶動了居民參與小區建設的熱情。過去小區治安防範,依靠居委會和民警,做了不少工作,但案件始終難以控制。現通過黨建牽頭,做到社區、小區、民警、治安巡邏隊“四位一體”,加強小區封閉式管理,使小區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達90%。組織引導小區居民開展書畫展覽、棋牌競賽、廣場舞會等文體活動,改善了小區居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居民對小區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明顯提升,小區黨支部的凝聚力明顯增強,有力地促進了社區黨建工作的開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