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石瑛。少時,讀書過目成誦。1897年補博士弟子員。1903年,參加湖北鄉試中舉。後遊學省城,與田桐、居正等結為盟兄弟。
1904年,石公費赴歐留學。初至比利時,後入法國海軍學校學習海船製造與駕駛專業。與摯友向國華取學校秘藏圖籍,攜至比利時拍照。事泄後離法回國。經田桐介紹,與孫中山建立聯繫,不久轉赴英國,以工資讀,學習海軍軍械製造。1905年,與吳稚暉等接受孫中山指示,在英國組成同盟會歐洲支部。
1912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石奉召加國任秘書,總辦禁菸事宜,親自起草禁菸法規。孫中山辭職後,石奉派回鄂主持同盟會湖北支部,並轉為國民黨員,當先湖北省議會議員與國會眾議會院議員。袁世凱竊國。石上“萬言書”罵袁,名在捕牒中。遂再次赴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礦冶,獲碩士學位。1922年回國,應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學教授,常與李四光、王世傑等精心研討治術政論之學。1923年任武昌高等師範校長。1924年1月現上廣州,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遷中央執行委員。1925年11月,參加北平西山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認為“容納共產黨人跨黨參加國民黨,將必使國民黨形成有名無實之軀殼”,“公開聲明聯俄,不免開罪西方國家,在外交方面亦非明智之策。”1926年夏,辭去委員職,赴粵任廣東石井兵工廠工程師。1927年秋,轉任上海龍華兵工廠廠長,為除積弊,增收節支,所產機關槍、迫擊炮同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產品不相上下。
1928年,任湖北省建設廳廳長,與民政廳廳長嚴重、財政廳廳長張難先意氣相投,合稱“湖北三怪”。任內主持修築襄(陽)花(園)、漢(口)宜(昌)公路,整頓武漢輪渡。陽新縣韋源口至海口段江堤,十年九潰。石批准列為乾堤,由國家撥款修固。1929年冬,任武漢大學工學院院長。1930年12月,任浙江省建設廳廳長。辭退報酬甚巨而無所事事外籍水利、警察顧問數人,矯正盲目崇外陋習,籌建錢塘江大橋與杭州電廠。1932年3月,擢任南京市長。就任之日,避開歡迎儀仗隊,手拎舊提箱,著布衣布鞋入市府,得“布衣市長”雅號。任內精簡機構,裁汰冗員;嚴格財經手續;多築平民住宅,舉辦平民貸款;扶持舊有緞業,大力提倡國貨;增設校舍,普及國小教育;禁菸、禁賭、禁娼,整飭社會風氣。1933年4月,兼任管理中荷庚款水利經費董事長。1935年4月,日本《朝日新聞》訪華代表團抵南京,汪精衛令市府官員齊到機場迎接,石以有辱國格,憤然辭去市長職。7月,任考試院銓敘部長。平時乘火車坐三等車廂,乘輪船坐統艙,雖為中央委員、市長、部長仍不改“三等車主義”。家人亦節衣縮食。
1937年4月,石再任湖北省建設廳廳長,努力搶修公路,並籌劃指揮省府西遷。親訪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主任董必武,在應城區縣湯池舉辦湖北農村合作人員訓練班,由共產黨人陶鑄、許子威、沈德純等分管教務與事務。1938年6月辭職,移居建始縣城,組建棉麻生產合作社與糧食加工合作社。
1939年夏,當選湖北省臨時參議會議長,通電聲討汪精衛投日叛國罪行。1940年秋,陳誠回鄂任省主席,擬逮捕中共地下黨員董冰如(省議員),石巧為周旋,使董安全離開恩施。共產黨員石克繼在宣恩被捕入獄,身患重病,石力保其獄外就醫。陳誠石多方庇護共產黨人不滿,於省議會上試探,謂“恩施中共地下活動頻繁,石老先生看如何處理為宜?”石慨然道:“胡宗鐸、陶鈞在湖北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人,使湖北元氣大傷。希望辭修主席以保存湖北元氣為宜。”董必武電請石設法保護入獄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石一再斡旋。陳誠當面唯唯,背後卻密令將何殺害。
1941年春,石抱病主持會議,歷時10餘日,精力久耗,宿疾日深。兼之平時飲食粗劣,胃病更趨嚴重。1943年1月就醫重慶,12月4日病逝。抗戰勝利後,靈柩從重慶歌樂山麓遷葬武昌九峰山。其講話、文稿彙編《石蘅青先生言論集》。
個人軼事
石瑛,是湖北“三怪”之一。一生特立獨行,廉潔奉公,做出了許多不合世俗人情的事情。他為民請命、力抗權貴的許多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
拒絕接受蔣介石所薦黃埔畢業生
石瑛在第二次任湖北建設廳廳長的某一天,有一個衣著整齊、頭髮梳得光光的高個兒青年,走進了廳長辦公室。他向石廳長自我介紹說:“我是黃埔軍校畢業生……”並雙手呈上蔣介石手書的推薦信。石瑛看完信後,一邊與此人交談,一邊觀察其行為舉止,覺得此人表面雖然恭敬,其實骨子裡甚為傲慢。言行舉止輕浮自大,善於誇誇其談,實無真才實學,決定不用。遂致電蔣介石說:“鈞座命我為湖北人民辦事,又命我為鈞座推薦的人安排官職,這樣我就不好辦了。我要治好湖北,必須選用廉能幹練的官員。鈞座推薦的人,我認為不合條件,不能安置。”
反對林森擴建中山陵園
1933年12月中旬,石瑛就任南京市長才10個月,參加國府主席林森主持的中央會議。林主席以紀念孫中山逝世10周年為由,提議擴建中山陵園,添建亭榭,並要新建國府禮堂,要南京市政府闢地修建。與會者大都隨聲附合或者沉默不語。石瑛挺身而出,為民請命道:“紀念總理,固然是黨國大事,可是要擴大陵園界址,要新建國府禮堂,勢必要驅逐原來住在那兒的百姓,叫他們到哪兒去落腳謀生?總理是提倡民生主義的,是總理的忠實信徒,就要按總理的意志辦事,絕對不能擾民。何況現在是何等時期?許多窮人需要政府安置,日本的炮火就在眼前。擴建中山陵園、修建國府禮堂,勢必影響國防、市政建設的開支,總理倘若九泉有知,也絕不會同意此舉。”
在此案被通過後,石瑛憤而提出辭職。正在西南的蔣介石聞之此事,立即致電慰留,並使林森的提案擱置。
國民黨元老馮自由,為此事輓詩贊曰:世風日下竟貪污,高潔如君德不孤;鐵面無私繼包拯,園陵界址不含糊。
怒打孔祥熙
1934年初,在一次中委會議會間休息時,石瑛氣沖沖地走到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面前,面含慍色質問孔:“你為什麼藉口經費困難,而取消了鐵道部協助南京市的12萬元?”“南京從一個中等城市躍為國都,增加了多少中央機關?這些機關除大官們外,還有多少小職員要生息、要給養、孩子要受教育,你了解不了解!?有多少貧民沒有房子住、小孩沒有書讀,有多少事等著我們去做,你知道不知道!?”
孔祥熙忘不了石瑛整頓南京市稅務,一次就征了他幾千元現洋的稅,心懷夙怨譏諷地說:“南京市的稅收不是很可觀嗎?”石瑛聽後,怒火中燒,隨手抓起桌上墨盒向身著英國毛料西服的孔祥熙砸去,並大聲斥責說:“你別忘了南京市的全年稅收儘管很好,但還不到你現有家產的百分之一!”石瑛在孔祥熙筆挺的西服染上大塊墨污,還未從驚呆中清醒過來時,拂袖而去,於當月27日提出辭呈。蔣介石與汪精衛再三挽留,社會各界也敦請慰留,石瑛才同意留任。
痛斥汪精衛媚日
石瑛僚屬,曾任國民黨後補中委、西北聯合大學校長的賴璉(即賴景湖)在紀念他的文章里指出:“他做市長,是汪精衛任行政院長時代,請他出山,是作為一種政治號召的。他就職後,一切公事公辦,從來不買任何權要的賬。那時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對日本忍辱負重,避免和它發生衝突,有時自然免不了退讓,甚至屈辱的地方。”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汪精衛大談:“對日外交的根本方針,遵奉總理遺教,中日應攜手共同發展。中日衝突唯以和平方法的正常步調去解決。”石瑛聽了汪的謬論後,憤怒之情油然而生,不能自已。只聽“啪”的一聲,石瑛桌子一拍,站起來大聲質問汪精衛:“東三省已淪入日本之手三年有餘,南京街頭流亡的東北父老,你為何視而不見?!熱河長城口被日軍占領,駐天津的日軍正加緊演習巷戰,難道這些你都不知道?這一切是所謂和平方法、正常步調,解決得了的嗎?”
1935年,日本侵華戰爭一觸即發,石瑛與汪精衛的媚日投降路線的鬥爭也達到高潮。3月5日,南京報紙披露,日本將派《朝日新聞》訪問團飛來南京。這下可忙壞了汪精衛,3月19日他從上海坐飛機趕回南京,親自布置迎接,同時打電話命令石瑛:“明天下午2點,請你率市府科長以上的職員,全體到機場迎接日本貴賓。”石瑛接電話後,正氣凜然地回答說:“我的科長決不迎接敵人!”“啪”的一聲擱下電話,轉身神氣嚴峻地向秘書口授指示:“明天下午,全體市府職員放假半天!”
對陳誠既支持又鬥爭
抗日戰爭時期湖北宜昌淪陷後,陳誠任第六戰區司令兼湖北省政府主席。在一次省府委員會上,陳誠提議蓋六棟小樓,並誠懇地對石瑛說:“石議長兩腿風濕很嚴重,現住的房子太潮濕、太簡陋,對健康很不利,先給您蓋一棟。”石瑛立刻反駁說:“我不要。人家小職員住的是什麼?一家好幾口擠在一間屋裡,有的人家,桌子底下還養頭豬、餵幾隻雞。不光濕,還又擠又臭。要蓋就給他們蓋,何況現在還在打仗呢。”陳誠不得不取消自己的提議。
1938年下半年石瑛任省臨時參議會議長前,與嚴重(立山)代主席力主恢復難行的舊蜀道,修通了與四川萬縣交界的“施利路”(恩施到利川)、與湖南交界的“鹹來路”(鹹豐至來鳳)、恩施至宜昌的“施宜路”。這些道路相對易修建,而且造價低。當時共修通了兩千多公里,對抗日時期溝通東西南北,保障軍民物資供應補給起了重要作用。
陳誠的親信、當時的省府秘書長柳克述違背省府決議,為了個人能舒舒服服地乘坐小汽車上下班,竟擅自調動大量民夫,毀林開山,動用國家有限的財力,將從宜昌安安廟起到省府所在地韓家壩的20餘公里人行小道擴建為汽車公路。石瑛與張難先得知後怒不可遏,於1939年元月向嚴代主席提出辭去省府委員的職務,以示抗議。
“你害百姓!”
石瑛任南京市長時,當行政院長汪精衛要免去朱懷冰湖北省民政廳長職務時,石瑛站出來為朱懷冰說話。說朱幹得很好,為什麼要免職,質問得汪精衛啞口無言。
1943年初,已是湖北省代主席、民政廳廳長兼省糧政局長的朱懷冰,在省臨時參議會全體議員會議上作湖北省的糧政報告並接受議員質詢。議員們紛紛揭發各地的糧政弊端及糧政局官員的腐敗貪污問題,問得朱懷冰瞠目結舌、支吾其詞無法自圓其說,竟然推卸責任地說:“我實在乾不下去了!我真不想當這個糧政局長,是沒有辦法,我才來兼這個局長的。我只能搞到這個樣子……”這時,只聽“啪”的一聲,坐在主席台上正患嚴重風濕關節炎,站立、步行都很困難的石瑛猛然站起來,雙手撐在桌上,怒目豎眉,對代理省主席呼名道姓地大吼:“朱懷冰!誰叫你當這個糧政局長了?老百姓沒叫你乾,我也沒有叫你乾,哪個叫你乾的?你乾不好,為什麼還要乾?你害百姓!”搞得朱懷冰下不了台、無地自容。副議長胡忠民趕緊站出來轉圓,宣布暫時休會,朱懷冰只好灰溜溜地走下台來。不久,朱懷凍的糧政局長職務由上面派來的王冠吾接任。
勸居正生日要節儉
居正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居官清廉方正,在野則甘於寂寞,堪稱淡泊寧靜,在近世政界為不可多得的人物。他同石瑛是情同手足的結拜兄弟,石瑛逝世後,居正痛哭流涕在石瑛家祭時宣讀祭文,並手書大幅輓聯:“律己以敬,接物以誠,謀國以忠,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君子哉若人,敞德哉若人。”懸掛於石瑛靈堂。
居正生活節儉,不喜歡鋪張。但當他1935年60大壽時,在許多朋友的慫恿下,在私宅舉行了盛大的宴飲,慶祝他60大壽。宴會廳里屏聯鏡架、歌聲繞樑、燈火通明、笑語喧飛。石瑛知道此事後,給居正寫了封長信,托彭臨九轉交,對居正祝壽的鋪張行為進行諷勸。居正讀信後非常感動,反省自己,並請彭臨九向石瑛轉達他的歉意。
斥責唐有壬賣國
唐有壬是辛亥革命先烈唐才常之子,汪精衛的親信。石瑛任北京大學教授時,唐為石的助教,幫助石瑛作了些寫作工作。唐有壬對石瑛很敬重,石瑛對唐有壬也很器重,可以說是較好的朋友。1928年石瑛任湖北建設廳廳長時,曾推薦唐有壬為湖北省銀行籌委會主任和行長。
1932年蔣汪合作,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唐有壬為外交部次長。當時各派系激烈爭奪南京市長這一要職,汪感到很難辦,決定物色政聲好、威望高、懂技術的工程技術專家。於是唐有壬向汪精衛極力推薦石瑛出任南京市長。蔣介石對石瑛素來敬重,於是石瑛出任南京市長。
可是石瑛認為唐有壬是汪精衛的得力助手,走的是媚日的投降路線,每見到唐有壬,便聲色俱厲,罵唐賣國無恥。見一次罵一次,唐有壬非常怕石瑛,見到石就躲避,不敢見石瑛的面。石瑛對老百姓和藹可親,急人之急,被視為“布衣市長”、“土老兒”、“可親可敬的長者和朋友”。他歷任要職,可謂高官厚祿。可是他布衣粗食,坐車坐三等、乘船坐統艙。他廉潔奉公、安貧如素,不拿公家一針一線,被譽為“民國第一清官”。他病危時對家人說:“我是不同流合污。我如同流合污不至如此,但我還能如此,是他們把我無法。”
個人評價
石瑛去世後,社會各界對他的評價:
中國共產黨在重慶主辦的《新華日報》,於石瑛病逝的第二天,就發表短評,給石瑛以高度的評價:“石瑛先生值得我們追憶的是他從政的清廉自守和對官場奢浮嫉惡如仇。石瑛先生做官並不小,要發財並不難,可是,他安貧如素。在抗戰的今天,這樣的操守是特別可貴的。我們舉目四顧,今天象石瑛那樣能做官清苦廉潔的人,能有幾個。”
石瑛的盟兄、國民黨法務部長居正送輓聯為:“律身以儉,接物以誠,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國民黨監察院長于右任送輓聯為:“人傳清操真餘事,世際艱難悟大賢。”
國民黨元老、報人馮自由送輓詩:“世風日下竟貪污,高潔如君德不孤。鐵面無私繼包拯,陵園界址不含糊。”
石瑛好友、國民黨南京市政府秘書長賴璉先生髮表悼念文章稱:“蘅青(石瑛)先生是民國以來第一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