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鎮原屬拱墅區石橋鄉,東臨杭筧港與江乾區筧橋鎮相望,南隔朝暉路連下城區,西北以上塘河與上塘鎮,半山鎮為界,面積21.2平方公里。因境內有明嘉年間建的石橋,橫跨桃花漾上,鄉以橋名。宋元明清仁和縣太平鄉;民國時屬杭縣和杭州市第十區;建國時屬杭縣石橋鄉和杭州艮山區;1956年撤區並鄉時屬杭州市東新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筧橋公社轄下的石橋、東新兩個管理區,屬杭州市半山聯社區管轄。1960年2月劃歸江乾區管轄,東新管理區的潮王生產隊劃歸拱墅區;1961年7月調整為石橋公社;同年8月丁橋管理區併入,定名丁石公社,1969年9月改名紅衛公社,屬郊區管轄;1977年歸西湖區管轄;1981年10月復稱石橋公社;1983年10月劃歸半山區,1984年公社改鄉,稱石橋鄉;1990年2月歸屬拱墅區。1997年1月劃入下城區管轄,1999年7月石橋鄉撤鄉建鎮。
石橋鎮改制後設立3個街道,使下城區的街區文化增添了新的內涵。1958年8月,杭州大學歷史系在杭州艮半鐵路半山東站南面發現“水田畈遺址”。整個遺址分東西兩區,東區在范家谷西北(歡喜永寧橋北);西區在半山東站西(水田畈),經過兩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黑陶、印紋陶、石紡輪和斧鑿、刀及玉器、竹編物,植物種等,經專家鑑定為新石器末期的遺物,距今已有近4700年的歷史。“水田畈”遺址是“良褚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下城區域內早在史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先人在生活、耕耘、紡織、捕魚、獰獵了。石橋鎮北部,原有阼湖,相傳為錢塘江出海之處,《水經注》載:浙江北為詔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巡獰所憩,故有詔息之名。元末,阼湖已演變成沼澤地,分東西盪,蔡家盪為西草盪、縱橫二里許,周圍八九里,漁舟龍船、窈窕四達。鎮東南的朱芳橋、堯典橋,均為南宋建築,《鹹淳臨安志》載:“豬(朱)芳橋在城東官園裡金家村”。所謂城東官園即東御園(富景園),種蔥、茹、韭菜等,有豬坊、鴨舍、後人訛化為朱芳(橋)、岳帥(橋)、堯典(橋),《夢粱錄》稱為姚店橋,河道中漁舟駢集,入夜燈火交映,頗成勝矚。橋岸輳成小市,乃艮山門外有名的集市。
半山是兵家必爭之地,石橋鎮地域乃杭城北郊要塞通途,從春秋戰國的吳、越之戰至宋元明三代,都曾在此築堡修壘拒敵。鎮北有錢王塞城址,〈寰宇記〉載:“皋亭山有石城,周圍十里”,即指此。老德勝橋在夾城巷東,為南宋名將韓世忠掩擊叛將苗、劉一舉得勝之地。此外,打鐵關是杭城東北進出口關卡;芳林鄉潮王廟乃紀念唐代石瑰竭家財築塘堤之事跡;潮王廟西原有昭化寺,周顯德年間吳越王建,清乾隆曾幸此祭拜,留有親筆御碑,寺前有“百步金階”,寺後有藏文喇嘛碑;西塘路宋時為五里塘,是艮山門至打鐵關至東新關的臨塘大道;蠶廟乃是杭城東北蠶桑基地之一等等,總之石橋歷史悠久,文化積厚,是一塊有待於發掘、雕鑿的璞玉。
根據2004年7月14日,市政府杭政函〔2004〕97號檔案《關於下城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下城區行政區劃調整如下:一、撤銷石橋鎮建制,設立石橋、東新、文暉3個街道辦事處。二撤銷潮鳴、艮山街道辦事處建制,設立潮鳴街道辦事處。三、保留天水、武林、長慶、朝暉等街道區劃不變。調整後,下城區轄8個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