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鎮[山東省濟寧市石橋鎮]

石橋鎮[山東省濟寧市石橋鎮]

山東省濟寧市太白湖新區石橋鎮,地處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畔,東仰孔孟故里,西靠聞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江北水鄉”的美譽,因唐代石橋而得名。走進石橋,風光秀麗,人傑地靈,社會和諧。 2014年濟寧市完成新行政區劃調整,將任城區石橋鎮劃歸太白湖新區管理。 石橋鎮位於濟寧市城區東南部,南臨南四湖,北連線莊街道,西靠太白湖,東與微山接壤。面積62.4平方公里,湖區面積26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石橋鎮因駐地前石橋得名,該村東部有一跨泗河的大石橋,石橋三孔,歷史悠久,據說建於唐代,為濟寧通往滕州之要道。明末賈姓從濟南府五里村遷此落戶,取村名石橋。後因村北一里許有後石橋村,故以方位改稱前石橋。1949年後屬濟北縣第四區,1958年屬接莊公社,1960年屬南陽湖公社,1965年設石橋公社,1984年改稱石橋鄉,1994年建鎮。

行政區劃

轄35個行政村:前石橋村、後李廟村、前李廟村(趙莊、王堂)、吳家灣村、韓店村、陸橋村、孟井村、倪廟村、孫家道口村、崔院村、後石橋村、東劉營村、郝樓村、孫莊村、聶莊村、東靳莊村、南朱莊村、高莊村(鄔莊、宋莊)、秦莊村(前卓廟、後卓廟)、東蘇莊村、栗河崖村、李二莊村、南仙莊村、興隆村、姜莊村、羅場村、東劉莊村、北王西村、北王東村、北王中村、齊營村、辛店村、新閘村、張東村、張西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石橋鎮位於濟寧市城區東南部,南臨南四湖,北連線莊街道,西靠太白湖,東與微山接壤。面積62.4平方公里,湖區面積26平方公里。

總人口 45502
23299
22203
家庭戶戶數 12749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672
家庭戶男 22635
家庭戶女 22037
0-14歲(總) 10555
0-14歲男 5703
0-14歲女 4852
15-64歲(總) 31201
15-64歲男 15890
15-64歲女 15311
65歲及以上(總) 3746
65歲及以上男 1706
65歲及以上女 204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4047

經濟發展

吳家灣皮革基地 吳家灣皮革基地

石橋鎮以農副產品加工、造紙、建材、非煤產業,水陸運輸、皮毛加工等行業為主的民營企業蓬勃發展。蓮藕種植、淡水養殖、吳家灣皮毛、生態農業,是石橋鎮農業生產的四大特色。千畝工業小區初具規模,內有正常的供電專線,水源充沛水質優良,煤炭資源豐富。山東金橋油脂公司和山東兗煤航運有限公司兩大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被譽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濟三煤礦坐落在該鎮。年吞吐量500萬噸的泗河港煤碼頭已正式開航營運,開闢了我國南北物資交流的水上通道。萬畝速生林、早春西紅柿、“石橋”牌西瓜和湖區養殖是該鎮農業的四大特色。中聯水泥與豈嶺烽水泥已完成股權轉讓,投資1.5億元的二期100萬噸超細粉煤灰項目基礎設施已完工。該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產業優勢明顯,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優質的煤、廉價的電、豐富的水資源和傳統的皮毛產業是該鎮的四大優勢。 2010年吳家灣村將進行新農村建設規劃,當地皮毛產業優勢將帶動附近養殖發展。

工業、第三產業蓬勃發展。2002年新上民營企業和技改項目11個,實際到位資金3433萬元。國家重點工程二號礦井、三號礦井在境內開發建設,帶動濟三煤銷公司、北三礦運公司成立,拉動了沿礦區的第三產業。吳灣皮毛專業市場歷史悠久,吸引了18個省市的皮貨商,天龍裘革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投資80萬美元,產品全部銷往俄羅斯,皮毛商城一期工程的運營,壯大了皮毛購銷加工、飲食服務、交通運輸等個體私營經濟。列。 下一步工作打算:緊抓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圍繞水產、畜牧、林果、蔬菜等主導產業,積極推廣新品種、高品質,增加科技含量,形成規模效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2003年引資額達1000萬元。堅持園區、市場、小城鎮建設扭在一起抓。啟動吳灣皮毛商城二期工程,預計投資550萬元,使商城規模再上檔次,唱響品牌,提高吳灣皮毛知名度,把吳灣建成全國最大的皮毛專業基地。加速構建礦外公路經濟隆起帶,重點搞好前李段開發建設,同時抓住泗河港碼頭開運通航時機,在其附近加速規劃建設雜品貨物市場,不斷開闢我鎮經濟新亮點。加強軟、硬體環境建設,打造"誠信石橋",建設美麗家園,推進石橋鎮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五彩萬象城 五彩萬象城

旅遊景點

萬象城 萬象城

鎮內建有規模較大的五彩萬象城,是當地人和到該地旅遊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