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龍眼崗貝丘遺址位於石排鎮廟邊王村沙徑自然村北部,北距東江4公里,位於東江下游,遺址是一處高出周圍田地4米,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的小山崗,1995年4月考古調查時被發現。據其出土的石器、骨器等物品考證,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過。
考古發掘
1998年1至3月,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對石排龍眼崗貝丘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據發掘中部和東北部文化堆積層顯示,最厚處達1.5米,但原始堆積較薄,僅10至20厘米厚,較厚的含瓷片的貝殼層推測為明清時期因削高填低再次搬運堆積而成。考古隊在遺址東南部共布5×5平方米的探方15個,揭露面積350平方米,發現互相疊壓的文化堆積層有3個。這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碎片,粗砂陶、泥質陶占有一定比例,其陶質以夾細砂的夾砂為主,陶色以灰陶占大部分,紅陶、灰白陶較少,器類有罐、缽、釜、盤、器座等,其中帶圈足、泥條矯圈足的罐類極有特色,紋飾有方格紋、複線格線紋、格線突點紋、曲線紋、梯格紋、葉脈紋、圓圈紋、繩紋等幾何印紋及少量的素麵,個別器物上以貝殼刻劃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