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壺關縣轄鄉。1958年建石坡鄉公社,1984年建石坡鄉,2000年撤鄉並鎮,合併石河沐鄉。
基本概況
![原始村貌](/img/8/124/wZwpmLwMjM4kTMycz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M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距壺關縣城41公里,耕地面積約10000畝,版圖面積143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蔭林公路過境。轄石坡、東黃花水、西黃花水、盤馬池、安口、郭家駝、西河、北平頭塢、南平頭塢、寺尾溝、城會、杜家岩、雙井、申家奄、石河沐、孤山溝、沙陀、仙居、南石窯、東沐、西沐、龍尾頭、西掌、廟郊、板安窯、葦則水、安居、子良莊、六六城、前山莊30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石坡黃花茶](/img/6/1b4/wZwpmL0ATOwEjN5ET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全鄉森林面積16.5萬畝,屬全縣最大的人工造林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6%。境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山大溝深,石多土薄,屬典型的乾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山西省道蔭林線橫穿該鄉南部。
主要種植玉米、土豆、小米、大豆等高、溫寒作物。特產有土豆(馬鈴薯)、核桃、香椿、刺繡等。鄉境東部沙駝、孤山溝、龍尾頭等村有鐵礦資源,分布有華陽公司採礦廠、常平選礦廠等多家採選礦企業。
經濟發展
全鄉以工業、農業和養殖業為主,工業主要是鐵礦開採選礦業,農業主產玉米、穀子、馬鈴薯,特色產品有刺繡、黃花茶、核桃等,養殖業是石坡鄉正在日益壯大的一項產業。
鄉鎮龍頭企業
![刺繡專業合作社 手工鞋墊](/img/d/588/wZwpmL1gDM5kTOwgTNxU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U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夢達養殖有限公司(安口村);仙居特色養殖有限公司;
小山坡養殖有限公司(盤馬池村);
成會村養雞場;
刺繡專業合作社(南平頭塢村)
鄉鎮榮譽
2005年被長治市委、市政府評為“林業工作先進鄉”;2008年被評為全市“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鄉鎮”;多次被壺關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黨委”、“模範單位”、“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政府領導
(2011)
高福生(黨委書記、鄉長)
吳風林(黨委副書記)
衛偉(人大主席)
徐明(常務副鄉長)
王水清(紀檢書記)
趙志偉(武裝部長)
郭建葉(副鄉長)
劉雷芳(副鄉長)
李學軍(副鄉長)
徐紅雲(副鄉長)
人口數據
附:石坡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0998 |
男 | 5661 |
女 | 5337 |
家庭戶戶數 | 290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998 |
家庭戶男 | 5661 |
家庭戶女 | 5337 |
0-14歲(總) | 3110 |
0-14歲男 | 1604 |
0-14歲女 | 1506 |
15-64歲(總) | 7178 |
15-64歲男 | 3700 |
15-64歲女 | 3478 |
65歲及以上(總) | 710 |
65歲及以上男 | 357 |
65歲及以上女 | 35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827 |
第一產業發展
該鄉地處太行山麓,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溫度低,主要種植玉米、土豆、小米、大豆等高寒作物。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國家推廣地膜覆蓋種植玉米後,全鄉玉米產量翻兩番,達到畝產420公斤,種植面積大大增加,全鄉由原來的5600畝增加到7870畝;石坡、雙井、申家奄等村的土豆上市後,已形成自己的品牌“石坡土豆”“雙井土豆”,東黃花水村還成立了土豆專業合作社。
經濟作物有松果、松花粉、連翹、核桃等。該鄉森林覆蓋面積大,多是松樹,盛產大量的松果、松花粉,2010年全鄉老百姓摘松果、松花粉產值達120餘萬元。連翹是一種很好的藥材,藥用價值極高,其葉子經過加工後可製成茶葉,清火祛毒,幫助消化。
文教衛生
石坡鄉建有中學2所,國小6所(其中寄宿制國小2所)。有中、小學生970餘名,教職工176名。寄宿制國小和中學安保設備齊全,安保措施落實到位。該鄉衛生院有醫護人員20名,病床18張,並設有外科、內科、中醫科、檢驗科及B超、心電圖等輔助科室,設備優、功能全。村村都有衛生所,全部投入使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8%。村村有舞台、有農家書屋、有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有基層組織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