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知識社會經常與信息通訊技術發展、創新2.0、知識爆炸、知識工作者等辭彙聯繫在一起。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概念
知識社會是一個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社會,是一個社會的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的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更多的大眾作為用戶能深深的參與到科技創新的進程進一步帶動創新形態、社會形態的嬗變,知識和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知識社會的經濟以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徵。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在知識社會,知識成為社會的核心。然而知識社會又不是一個僅僅崇尚精英的社會,“知識社會的社會形態越來越呈現出複雜多變的流體特性,傳統的社會組織及其活動邊界正在“融化”。創新也不再是少數被稱為科學家的人群獨享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的主體,生活、工作在社會中的用戶將真正擁有創新的最終發言權和參與權,傳統意義的實驗室的邊界以及創新活動的邊界也隨之“融化”了。以生產者為中心的創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模式轉變,創新正在經歷從生產範式向服務範式轉變的過程,正在經歷一個民主化的進程。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面臨著挑戰,以用戶為中心、社會為舞台的面向知識社會、以人為本的下一代創新模式,即創新2.0模式正逐步顯現其生命力和潛在價值”(《創新2.0: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
溯源與發展
“知識社會”的概念誕生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學習型社會差不多同期產生,最早使用者是大學教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ker),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相對於信息社會而言的,信息社會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知識社會的概念則包括著更加廣泛的社會、倫理和政治方面的內容,信息社會僅僅是實現知識社會的手段;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社會形態的變革從而推動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在知識社會裡,每個人都要學會在信息海洋里來去自如,培養認知能力、批評精神、創新能力,以區分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擁有新知識;知識社會也使得創新不再是少數科技精英的專利,而成為成為更為廣泛的大眾參與,推動了創新的民主化進程[1];知識社會作為網路社會必將更加關注全球問題:通過國際合作和科學協作,環境破壞、技術風險、經濟危機和貧困等問題有望得到更好的解決;知識共享是知識社會的拱頂石,以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是知識社會的實質,而知識社會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知識與創新
知識社會是一個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社會,是一個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成為常態的社會。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一個形象而不準確的比喻:農業社會發展,像牛拉木輪車,在漫長曲折的歷史之途緩慢地前行;工業社會發展,象蒸汽機、後來又更換為內燃機的列車,沿著歷史軌道不斷加速前進;知識社會發展,則好比是磁懸浮高速列車或太空梭,在疾馳,在騰飛。而資源、知識就好似燃料,而創新則是發動機。知識社會經濟和社會特徵都清晰地告訴我們,知識社會的最鮮明的特點和最具主導性的因素是創新。創新是產生知識、創造財富的源泉,是知識社會之靈魂。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也就是創新的能力。
在推崇知識精英培育的同時,業界也注意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和知識社會所帶來的更深刻的社會形態、創新形態變革。網際網路的廣泛套用將Web 2.0“全民織網”、“草根創新”的理念帶入了大眾視野。Web 2.0正是知識社會下創新2.0理念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生動體現。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強調公眾的參與,倡導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讓知識和創新共享和擴散。如果說工業社會環境下的創新1.0是以生產為導向、以技術為出發點,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2.0則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導向、以套用和價值實現為核心的創新。在這種視角下,Web 2.0實際是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案例。創新2.0的典型案例還包括開放原始碼、自由軟體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微觀裝配實驗室(Fab Lab)、歐盟Living La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