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在80年代,關於“信息社會”的較為流行的說法是“3C”社會(通訊化、計算機化和自動控制化),“3A”社會(工廠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家庭自動化)和“4A”社會(“3A”加農業自動化)。到了90年代,關於信息社會的說法又加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網路的普遍採用等條件。 具體而言,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徵:
1、經濟領域的特徵
(1)勞動力結構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從事信息職業的人數與其它部門職業的人數相比已占絕對優勢;(2)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信息經濟所創產值與其它經濟部門所創產值相比已占絕對優勢;
(3)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4)知識成為社會發展的巨大資源。
2、社會、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徵
(1)社會生活的計算機化、自動化;
(2)擁有復蓋面極廣的遠程快速通訊網路系統以各類遠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數據中心;
(3)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加強;
(4)可供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和活動的空間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3、社會觀念上的特徵
(1)尊重知識的價值觀念成為社會之風尚;
(2)社會中人具有更積極地創造未來的意識傾向。
八個要點
1、經濟成長方式的高度集約化;
2、勞動生產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企業組織和管理體制的靈活化;
4、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個人自主化;
5、信息化經濟導致經濟的全球化;
6、信息經濟可能成為環保經濟;
7、政府與公眾的溝通加強和公開化;
8、軍事技術和未來戰爭的信息化。
發展趨勢
(一)新型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人類社會形態從生產力的角度看,可以分為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若從生產關係的角度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則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生產關係的發展是由生產力所決定的,這兩種不同社會形態劃分標準之間有著內在聯繫。農業社會基本上是與封建社會相對應的;工業社會基本上是與資本主義社會相對應的,只是到了20世紀才出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已基本完成,馬克思構想在工業社會的基礎上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已難以實現。從生產關係的角度看,未來的信息社會相對應的是什麼社會?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仍將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信息社會階段的資本主義將是在新的生產力條件下不斷調整其生產關係的新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再次有了新的突破,在新的生產力條件下進一步釋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潛能,延長了資本主義的壽命;而信息社會的到來也使得生產力水平較低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信息社會的社會主義將是生產力更加發達的社會主義。
(二)新的社會組織管理結構。在不同的社會形態條件下,不同的生產力基礎上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組織管理結構。農業社會的生產組織形式是以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為基本的生產單元,金字塔型的集權式的權力結構是社會巨觀管理的基本特徵;工業社會的生產組織形式是以企業為單元的社會化大生產,形成了以政黨及代議制民主為特徵的社會巨觀管理體制;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信息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知識、信息的傳播,為人們充分表達意願提供了技術條件,促進了民眾的民主意識、民主觀念、民主要求。同時,傳統的管理層壟斷信息的局面被打破,喪失了從壟斷信息到壟斷決策管理權力的優勢,傳統的科層制所固有的或衍生的理性化、部門分割的管理體制將受到衝擊,工業社會所形成的代議式民主正在受到挑戰。在信息社會,社會組織管理中的代議式民主、間接民主開始向參與民主、直接民主演變,由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管理結構向網路型的組織管理結構轉變。
(三)新型的社會生產方式。生產力的技術工藝性質的重大變化總會導致人們的生產活動方式的變化。正如機器的普遍採用將手工工場的生產方式改造成為機器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一樣,信息社會也形成了新的生產方式。它表現在:一是傳統的機械化的生產方式被自動化的生產方式所取代,自動化的生產方式進一步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二是剛性生產方式正在變化為柔性生產方式,它使得企業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而及時的在一個製造系統上生產各種產品;三是大規模集中性的生產方式正在轉變為規模適度的分散型生產方式;四是信息和知識生產成為社會生產的重要方式。
(四)新興產業的興起與產業結構演進。信息社會將會形成一批新興產業,並促進新的產業結構的形成。一是信息技術革命催生了一大批新興產業,信息產業迅速發展壯大,信息部門產值在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並成為整個社會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二是傳統產業普遍實行技術改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而通過信息技術對傳統能量轉換工具的改造,使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整個社會的產業結構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三是在信息社會智慧型工具的廣泛使用進一步提高了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物質生產部門效率的提高進一步加快了整個產業結構向服務業的轉型,信息社會將是一個服務型經濟的社會。
(五)數位化的生產工具在生產和服務領域廣泛普及和套用。工業社會所形成的各種生產設備將會被信息技術所改造,成為一種智慧型化的設備,信息社會的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將建立在基於信息技術的智慧型化設備的基礎之上。同樣,信息社會的私人服務和公眾服務將或多或少建立在智慧型化設備之上,電信、銀行、物流、電視、醫療、商業、保險等服務將依賴於信息設備。由於信息技術的廣泛套用,智慧型化設備的廣泛普及,政府、企業組織結構進行了重組,行為模式發生新的變化。
(六)新型就業形態與就業結構的出現。伴隨著產業結構的演變,當人類邁向信息社會時,新的就業方式開始形成,就業結構將發生新的變化。從波拉特統計體系來看,社會經濟活動可以劃分為四大產業部門,即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演進,勞動力人口依次從農業部門流動到工業部門,在工業化後期,農業人口和工業人口又流向服務業部門,在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業形態和就業方式,勞動力人口主要向信息部門集中。傳統僱傭方式受到挑戰,全日制工作方式朝著彈性工作方式轉變。信息勞動者的增長是社會形態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重要特徵。
(七)產生了新的交易方式。分工和專業化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分工擴大生產的可能性邊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分工就會有交易,信息社會中信息技術的擴散使得交易方式出現新的變化。一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市場交換客體的擴大,知識、信息、技術、人才市場迅速發展起來;二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現代化運輸工具和信息通訊工具使人們衝破了地域上的障礙,使得世界市場開始真正形成;三是信息技術提供給人們新的交易手段,電子商務成為實現交易的基本形態,這也擴展了市場交易的空間。
(八)城市化呈現新特點。隨著工業化的完成,城市成為人類居住主要聚集地,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城市化率都已達到80%以上。隨著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演進,人類以大城市聚集為主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城市人口在經歷了幾百年的聚集之後開始出現擴散化的趨勢,中心城市發展速度減緩,並出現郊區化現象。大城市人口的外溢使城市從傳統的單中心向多中心發展。若干中心城市通過增長軸緊密聯繫,整個區域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化地區。不同規模和等級的城市之間通過發達的交通網路和通信網路,形成功能上相互補充、地域上相互滲透的城市群(都市連綿區),城市群(都市連綿區)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影響及支配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九)數位化生活方式的形成。如同19世紀的工業化進程瓦解了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工業社會的生活形態一樣,信息社會新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形成。在信息社會,智慧型化的綜合網路將遍布社會的各個角落,固定電話、行動電話、電視、計算機等各種信息化的終端設備將無處不在。“無論何事、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人們都可以獲得文字、聲音、圖像信息。信息社會的數位化家庭中,易用、價廉、隨身的消費類數字產品及各種基於網路的3C家電將廣泛套用,人們將生活在一個被各種信息終端所包圍的社會中。
(十)產生了新戰爭形態。在信息社會,隨著傳統的工業社會時代的武器被智慧型化的系統所控制,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武器時代。在信息社會的戰爭形態主要體現在信息戰上,它是對壘的軍事(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及社會一切領域)集團搶占信息空間和爭奪信息資源的戰爭。在信息社會戰爭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在信息社會,戰爭將最終表現為對信息的採集、傳輸、控制和使用上,獲得信息優勢是參戰各方的主要目標;二是武器裝備呈現出信息化、智慧型化、一體化的趨勢,打擊精度空前提高、殺傷威力大大增強;三是戰爭形態、作戰方式也隨之出現一些新的特徵,戰場空間正發展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全縱深作戰、非線式作戰正成為高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基本交戰方式;四是為適應戰爭形態的變化,作戰部隊高度合成,趨於小型化、輕型化和多樣化,指揮體制縱向層次減少,更加靈便、高效。
路徑
中國實現信息化的路徑
2006年3月舉行的第6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52號決議,確定自2006年開始,每年5月17日為“世界信息社會日”,這標誌著信息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加快信息化發展,使信息化向縱深推進,推動信息社會建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已開發國家信息化發展目標更加清晰,各國紛紛出台了相應的計畫和戰略。美國政府相繼發布《21世紀信息技術計畫》、《網路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計畫》和《網路空間安全國家戰略》。歐盟制定實施的《歐盟研究與技術開發框架計畫》目前已進入第六個執行期(2002~2006年),信息技術被明確列為七個研究優先領域之一。日本政府制定了《focus21計畫》,通過國家預算對電子信息技術領域中的下一代半導體晶片、高可靠軟體系統、下一代平面顯示技術、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統等進行重點投入。韓國政府推出《IT839戰略》,確定了9項具有增長動力的信息技術,將其作為近期及中長期的投資重點。
2006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對信息化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戰略》指出,大力推進信息化,是復蓋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
經過努力,中國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2006年,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7.5%。電話用戶、網路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網際網路用戶和寬頻接入用戶均位居世界第二。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已超過30%。手機、程控交換機、彩電、個人電腦、顯示器生產量均位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整體水平不斷得到提高。農業信息化進展順利。“村村通電話”工程穩步推進。全中國通電話行政村比重達到98.85%,24個省份實現了全部行政村通電話;各地相繼建立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各種接入方式向廣大農民提供各種農業信息;部分地區套用信息技術發展精準農業取得顯著成效。套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取得新的進展,能源、交通、冶金、機械和化工等行業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電子政務穩步展開;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領域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基礎信息資源建設開始起步,網際網路中文信息比重大幅上升。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強,信息化政策法律環境不斷改善。《電子簽名法》已頒布實施,信息化培訓工作得到高度重視,信息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整體來看,中國是在工業化水平較低的基礎上推進信息化的,不可能也不應該走已開發國家“先工業化,後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只能是把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起來,優先發展信息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第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後發效應,加快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要加快建設先進、適用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大力提升網路功能和業務提供能力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集中力量突破積體電路、軟體、關鍵電子元器件、關鍵工藝裝備等基礎產業的發展瓶頸。積極鼓勵和引導自主創新,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自我良性發展的能力,提高中國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格局中的地位。
第二,要大力加強農業、重工業、能源、交通運輸等傳統產業的信息化,並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帶動服務業等相關產業,順利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轉換和升級。要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中的套用,逐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加快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推進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產裝備數位化、生產過程智慧型化和經營管理網路化。運用信息技術推動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業的改造。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建設先進網路文化。
第三,要積極採取措施,縮小數字鴻溝,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培育國民信息技能,使信息化惠及全民。要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務制度,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社會困難群體,提供便捷便宜的信息服務。大力開發各類適農電子產品,推廣信息技術在農業和農村的套用。進一步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軟硬體建設,促進容災能力提高,提升信息化安全保障與災難恢復能力。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積極開展國民信息技能教育和培訓,壯大信息化人才隊伍。
總之,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應正確認識全球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主動應對這個大趨勢,趨利避害,加快發展信息產業,積極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縮小數字鴻溝,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為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