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若父
莫:沒有。若:像。
詞目 知子莫若父
出處 《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用 法 複句式;作賓語、分句;指父親最了解自己的兒子
成語結構 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 義 詞 知女莫若母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典故
范蠡的長子到楚國後,急忙拜見了宰相,呈上了禮物和書信。第二天,宰相便以楚國將有天災為藉口,上奏楚王釋放在押的死囚,以免除災難。楚王聽後便下旨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兒子聽說弟弟已經獲釋,心想:何必白白丟掉這千兩黃金,便又回到宰相那裡取回千兩黃金。楚國宰相非常惱怒,於是又對楚王說:"大王大赦天下,本為消災,豈料有人說我受了范蠡的賄賂,為了范蠡的兒子才提議大赦。如果放了他民憤難平。"楚王聽了,就下令斬了范蠡的兒子,等到人頭落地的時候,范蠡小兒子運的棺材正好趕到。
范蠡為何能料事如神呢?原來,他的長子是在貧困時期出生的。從小歷盡艱辛,深知錢財得來不易,而小兒子卻是他發達後出生的,向來揮金如土,對千兩黃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他知道大兒子一定辦不成這件事。
示例 他的事,最好問他父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