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營冢鳥

眼斑營冢鳥

眼斑營冢鳥(學名:Leipoa ocellata)體大如雞;嘴呈圓錐狀;頭部大多無羽,皮膚裸露,現黃或紅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為主;趾強大。營巢習性特殊,自己不孵卵,而把卵產在有腐植質的堆積中、沙土上和火山灰上,借自然熱力進行孵化,故名。雛鳥不需要雙親,因為它們出世不久,就可以笨拙地低飛,有時甚至能飛到矮樹枝上休息。一小時後就能奔跑,拍翅,24小時後,就撲翼飛行自行生活。一年之後,它們也會像父親那樣,開始營冢孵卵。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

外形特徵

眼斑營冢鳥眼斑營冢鳥
眼斑營冢鳥體長60cm,體重1.5-2kg,樣子有些像火雞,長長的脖子光禿無毛,頭部裸露,頜下有肉垂,一雙巨大的腿腳,十分強健有力。雄性和雌性的外貌很相似,由於主要是棕色和淺灰色,喉嚨上布滿黑色斑紋。該物種上體羽毛是黑色,白色和栗色組成,腿部的顏色是灰色。幼鳥是暗灰色和棕褐色,上體沒有奶油色。

生活習性

澳大利亞南部草原灌叢地帶。全世界共有20多種營冢鳥,在繁殖季節,它們不象別的鳥兒那樣趴窩孵卵,而是常常將卵產在一座座像墓冢一樣的樹葉堆里,利用樹葉腐爛時產生的熱量孵化後代,由於這種奇特的孵卵方式,這種鳥兒被稱為“營冢鳥”。眼斑營冢鳥栖息於半乾旱到乾旱的灌叢和桉樹為主的林地。吃草,種子,花卉,水果,菌類,薯類和無脊椎動物。這種鳥會發出呼嚕聲,雄鳥還有低吟的聲調。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

生長繁殖

在營冢鳥中,屬眼斑營冢鳥的營巢過程最複雜,花費時間最長。每年4~5月份,待第一場大的秋雨過後,眼斑營冢鳥就開始興修孵化房了。它先用強大的腿腳在地上挖出一個1米深,直徑4~5米的大坑,再將被雨水浸泡過的樹葉和雜草扒攏,填入坑中,到樹葉堆高出地面1~2米後再在上面壓上厚厚的一層土,單單堆積這個巨大的孵化房就要花上4個月的時間。

很快,堆積物就腐爛產熟了。等到冢內溫度基本穩定在34℃時,一直守侯在旁的雄鳥便登上冢頂,在上面扒開一個深洞,召來雌鳥產卵。雌鳥每4天產一卵,從產下第一枚卵到最後一隻雛鳥孵出,前後需要5~6個月的時間。總共可產35個。雄鳥總是把卵的尖頭朝下豎著把卵放好,跟其他鳥卵平放的方式不同。這是為什麼呢?經過研究,鳥類學家們發現,所有營冢鳥卵內都有一個活動的氣室,如果它們的卵是平放的,氣室就會移到胚胎上方。隨著發育,氣室會越變越大,壓迫胚胎。因此,營冢鳥總是把卵豎著擺放在卵室內。這樣,就跟其他鳥類一樣,氣室總是在卵的鈍頭了。

在這漫長的日子裡,堆積物的腐爛發熱情況和外界氣溫都在不斷變化,而卵的孵化卻要求大約34℃的恆溫。於是,雄鳥不時地在樹葉堆上打一個小洞,把裸露的頭和長頸伸進洞中探測溫度,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適當措施散熱或保溫。春天,天氣比較暖和,雄鳥每2~3天在樹葉堆上打一個洞,排除過多的熱量。夏天,太陽輻射強烈,雄鳥便加厚樹葉堆上的泥土,以免太陽過度烘烤。每天清晨天氣涼爽時它還扒開泥土,讓墓冢通風降溫。到了秋天,樹葉產熱和太陽輻射都在減弱,雄鳥在正午時才揭開泥土,讓太陽將樹葉堆和泥土曬暖,然後再將泥土重新蓋在樹葉堆上。它是如此盡職,竟能成功地將冢內的溫度控制在上下偏差不超過1℃的範圍,因此獲得了“溫度計鳥”的美名。

在父親如此精心地呵護下,小鳥終於破殼問世了。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雛鳥不僅要啄破蛋殼,而且還要從卵室開始挖洞,出生幾個小時後才能見到卵室外陌生的世界。獨立的生活也許從此就開始了,因為它們的“父母”對它們一點兒也不關心,視它們如路人。當然,雛鳥也可能不再需要雙親,因為它們出世不久,就可以笨拙地低飛,有時甚至能飛到矮樹枝上休息。一小時後他們便能奔跑,拍翅,24小時後,就撲翼飛行自謀生路去了。一年之後,它們也會像父親那樣,開始營冢孵卵。

雄眼斑冢鳥的頸部皮膚等部位是非常靈敏的熱探測器。鳥類學家吉爾貝特曾經巧妙地將一個電熱器放在大樹葉堆里,隔一段時間加熱一次。這個樹葉堆的“主人”因此上下奔忙,時而扒開沙土,時而堆上,為保持卵室溫度恆定費盡了心機。

習性測試

這種習性純粹出於本能,因為它們從來沒有向任何雄鳥學習過。在柏林動物園飼養的小雄眼斑冢鳥開始試著造樹葉堆時,到處尋找樹葉。工作人員清晨不得不給它們送來成車的樹葉。到了黃昏時分,小雄眼斑冢鳥就已經把這些樹葉搬到一個角落堆了起來,然後又等著新的樹葉運來。這種本能使得飼養員們也跟著受累,但他們卻也感到頗有樂趣。人尚且如此,對小小的眼斑家鳥來說勞動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