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明代天順年間,鄒縣劃分為五鄉三十九社,今看莊境域屬第四鄉西曹社;嘉靖年間劃全縣為五鄉三十三社,亦屬第四鄉西曹社。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鄒縣劃為三十三社、分上中下各十一社,屬上十一社中的西曹社;光緒十八年(1892年),屬南鄉六社中的西曹社;清末,鄒縣劃為八個區,看莊屬嶧山區。
民國時期,鄒縣劃為十個區,看莊屬第六(嶧山)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進行鄉村建設實驗,設立鄉農學校,劃全縣為六個學區,看莊屬第三學區,鄉農學校設於香城。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鄒縣第一次解放,看莊屬嶧山區(七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黨鄒縣縣政府劃全縣為2鎮21鄉,看莊屬界河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鄒縣第二次解放後,鄒縣民主政府將鄒縣全境按序號調設為1—11區,看莊為第三區;是年秋,改序號稱謂為地名稱謂,稱看莊區。
1950年11月,全縣各區由地名稱謂改為序號稱謂,仍為第三區。
1955年11月,又改序號稱謂為地名稱謂為看莊區。
1956年10月,撤銷看莊區,併入嶧山區。
1958年3月,撤銷區級建制,境內成立看莊鄉、王樓鄉;9月,撤銷看莊鄉、王樓鄉,成立看莊人民公社。
1983年5月,實行農村體制改革,撤銷看莊人民公社,設立看莊區。
1987年1月,撤銷看莊區,設立看莊鄉。
1990年1月,撤銷看莊鄉,設立看莊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界河鄉轄39個村:東曹、唐家樓、閆樓、王樓、安樓、西曹、後西曹、西西曹、東韓莊、西韓莊、單家莊、雷山莊、前圪、後圪、龍泉、九山莊、王甫莊、保全莊、張家莊、五里舖、界河、東前圪、西前圪、東後圪、西後圪、尚莊、官莊、褚看、孫看、周看、高看、唐看、王看莊、苗看莊、倪看莊、下看鋪、呂家台、蔡家莊、白山莊。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三區(看莊區)轄看莊、郭山、鞏莊、夏看、保全、前圪、白水、榆園、李白、東柳10個鄉,59個自然村。
1950年11月,第三區轄10個鄉,56個村(包括今屬滕州市的部分村莊)。
拱莊鄉 | 西拱莊、東拱莊、黃家村、蔡樓莊、呂台、唐店 |
前圪鄉 | 金山、前圪、東後圪、溫石莊 |
李白鄉 | 西八里、東八里、集山溝、石家莊、興隆、付家樓 |
柳邑鄉 | 西柳下邑、東柳下邑、林前莊、土山窪 |
看莊鄉 | 白山莊、孟看莊、孫看莊、周看莊、王看莊、尚看莊、土門溝 |
郭山鄉 | 唐看、褚看、高看、劉看、倪看、趙家窪、東郭山、西郭山 |
榆園鄉 | 榆園、黃灣、後棗、楊家莊、劉家莊 |
保全鄉 | 西後圪、唐家樓、龍泉莊、王甫莊、保全莊、張莊 |
下看鄉 | 九山莊、白石山、下看鋪 |
白水鄉 | 李家樓、杜家莊、七賢莊、白水村、張莊、小萬院、王樓 |
1956年10月,看莊區併入嶧山區後,境內原10個小鄉合併為看莊鄉、李白鄉、夏看鄉、王樓鄉4個鄉。
1958年3月,撤區並鄉,看莊、李白、夏看、王樓4個鄉合併為看莊鄉、王樓鄉2個鄉。
1958年9月看莊人民公社成立時,將原屬看莊的榆園、後棗、張莊、楊莊、小萬院、唐樓6個村劃歸滕縣;將鞏莊、黃村、呂台、蔡莊、唐店5個村劃歸嶧山人民公社。看莊人民公社劃分為6個管區(看莊、下看、前圪、王樓、李白、林前),共轄44個生產大隊(九山、白山、下看、龍泉、王甫、張家、保全、前圪、溫石、東後圪、西後圪、金山、尚店、孟看、土門、白石山、劉看、褚看、孫看、倪看、周看、王看、苗看、高看、上郭、下郭、東郭、趙窪、東劉、西劉、土山、林前、李白、劉官、黃灣、王樓、李樓、大杜莊、小杜莊、七賢、白水、西八里、孟官、東八里)。
1983年5月看莊區成立時,轄4個鄉,48個行政村,173個經營組。
看莊鄉 | 尚莊村、金山村、土門溝村、白石村、孟官村、高看村、唐看村、褚看村、周看村、孫看村、王看村、苗看村、倪看村、趙看村、上戈村、下戈村、西戈村 |
夏看鄉 | 夏看村、東白山村、九山村、龍泉村、王甫村、富張村、五里舖村、保全村、前圪村、西後圪村、東後圪村、溫石村 |
王樓鄉 | 王樓村、李樓村、杜家村、七賢村、白水村、黃灣村、劉官村 |
林前鄉 | 林前村、土山村、東柳村、西柳村、李白村、南石莊村、興龍寺村、東八里村、西八里村、大付樓村、小付樓村、集山村 |
1990年1月,興隆寺村、東八里河村、南石莊村3個村合併組建為興隆寺村。
1994年12月,褚看莊村、高看莊村、唐看莊村、周看莊村4個行政村合併為看莊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看莊鎮轄3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夏看村工農路399號。
趙家窪村 | 興隆寺村 | 小傅樓村 | 夏看村 | 西柳下邑村 |
西後圪村 | 西八里河村 | 溫石村 | 王樓村 | 王看莊村 |
王府莊村 | 土山窪村 | 土門溝村 | 孫看莊村 | 前圪村 |
七賢莊村 | 倪看莊村 | 孟官莊村 | 龍泉莊村 | 劉官村 |
林前莊村 | 李樓村 | 李白莊村 | 看莊村 | 九山莊村 |
郭山村 | 富張村 | 杜家村 | 東柳下邑村 | 東後圪村 |
大傅樓村 | 保全莊村 | 白水村 | 白石村 | 金山莊村 |
集山溝村 | 黃灣村 | 東白山村 | 尚莊村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看莊鎮位於鄒城市區南17.5公里處,東鄰香城鎮,西連石牆鎮,北靠嶧山鎮,南與滕州市界河鎮接壤。鎮境最東端為黃灣村東與香城鎮和滕州市交界處,最西端為東白山村與石牆鎮交界處,最南端為保全莊村南與滕州市交界處,最北端為西柳下邑村北與嶧山鎮、香城鎮交界處,鎮域地跨東經117°03′25″—117°14′36″,北緯35°11′28″—35°14′27″之間,東西最大距離12.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公里,總面積73.1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看莊鎮屬低山丘陵區,總地勢北高南低,丘陵占總面積的61%,平原占總面積的39%。鎮域北、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及嶺崗,有大小山頭20多個,分屬嶧山山系和鳧山山系。中部金山縱貫南北,綿亘5公里,三山中夾有兩塊傾斜平地。以縱貫全境南北的地質大斷層嶧山斷層為界,沿斷層分屬兩種不同的地質結構,西部、西南部鳧山山係為鈣質石灰岩,北部、東部嶧山山係為花崗石麻岩。全境最高點為虎山,海拔266.7米;最低點位於保全窪一帶,海拔70.9米。
山系 | 山峰 | 位置 | 海拔 (米) | 面積(平方公里) | 備註 |
嶧山山系 | 金山 | 看莊鎮政府駐地東4公里 | 157.3 | 1 | 山頭不高,周圍平緩坡長,東南有八里河,西有金山莊,南有溫石莊,北面是綿延丘陵,相去較遠 |
普陽山 | 看莊鎮東部邊界 | 251.3 | 5 | 順山脊與香城鎮東西為界,山勢不高,南北延伸4公里 | |
虎山 | 看莊鎮政府駐地東7.5公里 | 266.7 | 1.5 | 主峰與香城為界,東北—西南走向,周長4.5公里 | |
郭山 | 看莊鎮北部邊界 | 247.3 | 2 | 北坡屬嶧山鎮,南坡屬看莊鎮,山體東西走向 | |
鳧山山系 | 黃山 | 看莊鎮政府駐地西南1公里 | 190.5 | 1 | 北有兗礦水泥廠,西有白山莊,南有九山莊,東臨104國道;山體圓形,周長4公里;山西坡有十八羅漢洞 |
狼山 | 看莊鎮政府駐地西南3公里 | 258 | 6.5 | 沿西南山脊與石牆鎮為界,南連馬山,東有九山莊、龍泉莊;東南西北走向,周長12公里 | |
馬鞍山 | 看莊鎮政府駐地東南3.5公里 | 126.5 | 0.5 | 原名保全山,1949年後據山形更名馬鞍山;以山頂為界,東南少部屬滕州市;山體圓形,周長2.5公里 |
氣候
看莊鎮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特點明顯。春季多風,雨量小回暖快;夏季天氣炎熱,變化異常,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氣爽,氣溫急降,雨量明顯減少,多乾旱,但有時也秋雨綿綿;冬季寒冷乾旱,雨雪稀少,多北風。
水文
流經看莊鎮的大小河流有14條,境內段總長36.8公里,均為季節性間歇河,其中付樓河全長10.1公里。
境內有9座小型水庫,16個重點塘壩,總流域面積22.04平方公里,水面總面積35.6公頃。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看莊鎮境內有9座小型水庫,16個重點塘壩,總蓄水量465.7萬立方米。 付樓河年可攔蓄水量500萬立方米。地下水蘊藏量0.3億立方米,地下水年平均可開採量600萬立方米。
水庫名稱 |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 水面面積(公頃) | 蓄水量(萬立方米) |
李白水庫 | 2.5 | 1.3 | 247.5 |
尚莊水庫 | 3.4 | 15 | 30.6 |
黃灣水庫 | 3.3 | 11 | 100 |
白山水庫 | 1.5 | 1 | 30.2 |
九山水庫 | 1.2 | 0.1 | 32.6 |
東柳水庫 | 0.7 | 0.8 | 5.2 |
西柳水庫 | 0.5 | 0.7 | 5.4 |
郭山水庫 | 0.7 | 0.5 | 3.5 |
金山水庫 | 0.7 | 0.8 | 5.6 |
礦產資源
看莊鎮地質結構複雜,礦產資源種類繁多,有石灰石、石英石、花崗石、紅土、金、鐵、銅、雲母等數十種。境內優質石灰石儲量40億噸,其中碳酸鈣含量大於90%的石灰石18萬噸,紅土80億噸,花崗石30億噸,石英石100萬立方米,黃沙1000萬噸。土山窪村有小型磁鐵礦1處,為晚期岩漿熔離型磁鐵礦,礦石TFe平均品位27.16%,查明資源儲量60萬噸。此外境內還有含鐵輝長岩、金礦點分布。
人口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時,看莊公社總人口28025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看莊鎮總人口3509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看莊鎮總人口38030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看莊鎮總人口35459人; 2005年,看莊鎮總戶數9408戶,總人口36752人,其中農業人口35029人,非農業人口1723人,有1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50人。
截至2011年末,看莊鎮總戶數1112戶,總人口36555人。總人口中,男性18891人,占51.7%,女性17664人,占48.3%;農業人口33439人,非農業人口3116人;18歲以下5833人,18—35歲10310人,35—60歲14518人,60歲以上5894人。人口密度為503.5人/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看莊鎮有11216戶,3647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
經濟
綜述
2011年,看莊鎮有企業113家,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8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9%;財政總收入258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13萬元,比2010年增長20.7%;農民人均純收入8890元,比2010年增長1453元,增幅19.54%。
2017年,看莊鎮實現財政收入3446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2.1億元,利稅7688萬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產值10.6億元,利稅176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4元,比上年增加1209元。
第一產業
綜述
新中國成立後,境內耕地進行了深翻整平,實施了以攔河蓄水為中心的水利工程,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2000年,看莊鎮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8億元,農村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3375.6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21290千瓦。 到2011年,看莊鎮初步形成了以優質土豆、大蔥、大櫻桃和優質蛋雞為主導,以毛芋頭、黃姜、韭菜和優質肉牛、波爾山羊為補充的農產品生產格局。2011年,看莊鎮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66億元,農林牧漁總增加值2.38億元。
農業
看莊鎮七成以上的耕地為土層淺薄、耕性差、易旱的棕壤土類,農業生產條件較差。新中國成立後連續進行農田基本建設和耕作制度改革,生產條件得到改善。 1992年,看莊鎮糧食總產量2.478萬噸。90年代起,看莊鎮鼓勵有條件的村大規模種植土豆。1998年,看莊鎮提出“建設土豆之鄉”口號。2000年,看莊鎮糧食產量2.4萬噸,油料產量5000噸,蔬菜產量12737噸,實現種植業產值1.22億元。 2009年,全鎮蔬菜複種面積6.4萬畝,年生產蔬菜18萬噸,基本形成了以土豆、黃姜、大蔥為主導的蔬菜發展格局。
2011年,看莊鎮耕地面積62475畝,人均耕地面積1.55畝,糧食總產量1.86萬噸,以小麥、玉米為主;蔬菜複種面積5.4萬畝,盛產土豆、生薑、大蔥、大蒜等,已建成雙萬畝綠色蔬菜種植區,為鄒城市重要蔬菜生產基地,全年蔬菜總產量14.5萬噸,總收入6000餘萬元,人均蔬菜收入1794元。看莊土豆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11年,看莊鎮實現農業產值2.29億元,農業增加值1.2億元。 2017年,看莊鎮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03公頃,總產1.7萬噸;蔬菜3995公頃,總產18.8萬噸;棉花23公頃,總產3噸。
經過長期規模種植和結構最佳化,看莊鎮土豆產業逐步發展成看莊的農業支柱產業。2012年起,看莊鎮每年舉辦一屆看莊土豆節。2013年,註冊了“看莊土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全鎮有30個村、4500餘戶種植土豆,占全鎮農戶的48.9%,從業人數1.8萬人;土豆常年栽培面積3.5萬畝,其中設施栽培6000畝,平均畝產3200公斤,年生產土豆11.2萬噸,產值2.128億元,人均土豆產業收入8500元,占家庭經營收入的60.8%;全鎮發展蔬菜專業村20個,輻射帶動農戶2000多戶,面積6萬多畝,建立科技示範園區7處。
林果業
2000年,看莊鎮果品產量65.66噸,實現林業產值67萬元。 2011年,看莊鎮林地面積16947畝,實現林業產值0.025億元,增加值0.021億元;境內建成金山萬畝櫻桃園、台山流域3000畝核桃種植區和普陽山流域3000畝豬牙皂種植區,年產皂角30萬公斤,櫻桃75噸,為中國國內重要的豬牙皂生產基地。 2012年,金山大櫻桃、柳下邑豬牙皂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2013年,柳下邑豬牙皂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2014年,金山大櫻桃和九山核桃獲得有機食品證書。 2014年夏,看莊鎮種植大櫻桃8000畝,進入盛果期2000畝,年產優質大櫻桃1000噸;核桃5000畝,進入盛果期3000畝,年產優質核桃600噸。 2017年,看莊鎮完成2017年度退耕還林任務2300畝,新栽植大櫻桃1700畝,豬牙皂600畝,林果總產70噸;新建綠色通道8公里,栽植苗木4000餘棵,補植京福高速綠化帶4.5公里,栽植苗木9000餘棵;完成荒山綠化工程1800餘畝,栽植側柏4萬餘棵;全年造林15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3%。
畜牧業
看莊鎮畜牧業以養殖牛、豬、羊為主。2000年,看莊鎮肉類產量1002噸,禽蛋產量1364噸,畜牧業產值1879萬元。 截至2011年末,存欄豬1.13萬頭,牛1496頭,羊2.1萬隻,家禽19.38萬羽;出欄豬5.19萬頭,牛1027頭,羊2.1萬隻,家禽22.23萬羽;實現牧業產值1.84億元,增加值0.91億元。 截至2017年末,看莊鎮大牲畜存欄10808頭,豬存欄1萬頭,羊存欄1.85萬隻,家禽存欄23.6萬隻。
第二產業
1960年,看莊公社始辦鄉鎮企業。1992年,看莊鎮有農機具修造、翻砂、化工、玻璃製品、採礦、建材等門類企業11家,職工572人,工業總產值2100萬元。2000年,看莊鎮共有鄉鎮企業12家,註冊資金2800多萬元,企業職工618人,年產值2294萬元,實現利稅230萬元;逐步形成了以建築、建材、玻璃、工藝、有機化工、建築安裝等門類為主的生產格局。 2011年,看莊鎮有工業企業58家,職工8283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1.04億元,比2010年增長22.7%;工業利稅8620萬元,比2010年增長26.2%。 2017年,看莊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6億元,增長13.9%;實現利稅2406萬元,增長25%。
第三產業
2000年,看莊鎮有個體工商戶574戶,註冊資金360.6萬元,從業人員725人,年上繳國家稅費86萬元;實現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120萬元,集市貿易成交額1066萬元。 2005年,看莊鎮有集貿市場5個,個體商戶946戶,從業人員4006人。 2011年,全鎮商業網點發展到60個,比2010年增加13%;出口156萬美元,比2010年增加22%,產品銷往3個國家和地區;全鎮各項存款餘額2.489億元。 截至2014年,看莊鎮建成土豆專業批發市場3處,冷藏庫4座,年儲存量達4.5萬噸。
交通郵電
交通
看莊鎮處於華東地區南北交通大動脈上,104國道、京滬鐵路與京台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縱貫全境。2000年,看莊鎮形成“一橫”(通往相鄰鄉鎮的三級公路)“三縱”(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均從該鎮通過)的交通網路,村與村之間互通大道,互通客貨兩運;擁有500米長鐵路專用線1條,與京滬鐵路線接軌,年裝卸能力100萬噸;全鎮有各種運輸車輛585輛,其中小轎車16輛、中巴11輛、面的9輛。 到2011年末,轄區內公路里程137公里,開通客運線路2條。
郵電
2000年,看莊鎮有電信大樓1座,程控電話2000門,擁有全球通手機160多部。 截至2011年,看莊鎮設郵政網點1處,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0個,擁有固定電話用戶2556戶,寬頻接入戶569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0年,看莊鎮有國中2處,國小15處,教職工31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48人,國中文化程度9050人。 到2011年末,轄區擁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451人,專任教師27人;國小6所,在校學生1760人,國小教師12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學生733人,專任教師9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截至2017年,看莊鎮有中學1處,國小5處,在校學生共23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幼稚園 | 看莊鎮中心幼稚園、尚莊幼稚園、王樓國小幼稚園、柳下邑國小幼稚園、看莊國小幼稚園 |
國小 | 看莊鎮中心國小、看莊鎮前圪國小、看莊鎮王樓國小、看莊鎮柳下邑國小、看莊鎮看莊國小 |
國中 | 鄒城市看莊中學 |
文化事業
2000年,看莊鎮有文化中心站1處,鎮駐地安裝了閉路電視網。 2013年,看莊鎮為22個農家書屋充實各類圖書2100餘冊,並配發了座椅、書架、棋牌桌等文化設施;開展了百場電影下基層、“四德”工程惠民文藝演出等活動,累計放映經典電影450餘場次,組織文藝演出十餘場;為各村配發了健身器材、兵乓球桌等體育設施,實現健身廣場和健身器材全覆蓋。 2015年,看莊鎮舉辦第四屆土豆文化節;新建10個農家書屋、13處文化廣場及百姓大舞台;舉辦各類文藝演出30餘場次,在全鎮範圍內推行廣場舞,組建12支村級廣場舞隊伍,舉辦全鎮第一次廣場舞大賽,多次參加市級廣場舞大賽;健身廣場和健身器材實現了全覆蓋;新建和復新6個村的50多幅、總長度超過300多米的文化牆;閉路電視覆蓋率達70%以上。 2017年開展文化惠民工程,總計組織演出28場。
衛生事業
2000年,看莊鎮有醫院1處,被濟寧市命名為乙級甲等醫院,建有門診大樓和病房大樓,有病床30張,專業醫護人員33人,農村衛生室39人,有主治醫師2人,醫師級10人,醫士級18人。 截至2011年末,看莊鎮擁有各級醫療機構42個,其中一級甲等醫院1所,病床50張,專業衛生人員61人,其中執業醫師21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人。
社會保障
2000年,看莊鎮敬老院有床位46張,收養40名老人,被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敬老院。 2011年,看莊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有529戶,人數831人,支出24.97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7人;農村臨時救濟57人次,總支出3.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61萬元;全年共接受社會捐款2.6萬元;新農保參加人數為24077人,占應入人數的86%;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3042人,參合率達96%。 2017年,看莊鎮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100%,基本養老參保率89.6%;改造農村貧困戶危房23戶;推進精準扶貧,全鎮408 戶、769人貧困人口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據史志及口碑資料,看莊名稱的由來有四種說法,較為可信者是早年在周看村西北角建有一座玉皇廟,當地百姓俗稱大廟。自唐代至明朝中期,先後有褚、周、王、孫、倪、高、苗、唐等八姓遷至大廟周圍居住,各姓人家輪流看護此廟,看莊即因看廟之莊而得名。
看莊在鄒縣舊志中曾寫作“闞莊”,“闞”亦即望的意思,後逐漸改作“看”。“闞”亦為古地名,春秋魯地,亦為姓氏,故也可能因為姓氏而命名。
文物古蹟
黃山宋代羅漢造像
位於看莊鎮夏看鋪村西的黃山西南麓,此處有一水層岩溶洞,俗稱“羅漢洞”,為一穴雙孔洞。兩個洞孔石壁上共雕刻著18尊羅漢像,其中一孔有1尊,另一孔有17尊。18尊羅漢像在形象、神態、衣飾等方面均是同中存異,異中有同。羅漢像神態各不相同,或笑中有憂,或笑中含愁,或笑中存悲;或笑中藏怒。11尊刻於北宋年間,7尊刻於清代。宋代羅漢像旁有榜題文字記述其雕刻時間為“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清代刻像中還有一尊彌勒佛像,餘六尊為羅漢像,旁邊的榜題文字較長,多為善男信女姓名籍貫,末為“大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刻”。
王看村古墓
俗稱九女築墳,位於看莊鎮王看村東約100米,封土高約6米,直徑約10米,為東漢時期的墓葬。
西柳遺址
遺址位於看莊鎮西柳下邑村西,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一15米,暴露有灰坑、灰土等遺蹟,採集的標本有周代夾砂褐陶鬲、泥質灰陶盆等。
此外,柳下邑村內還有和聖橋、和聖井、小柳泉等古蹟以及200餘棵樹齡幾百年以上的豬牙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