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漢·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
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看穿人世間的一切,指對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紅塵是由兩個字組成:紅與塵。紅色是傳統中國的最愛,新年佳節或是一般喜慶都少不了以紅色掛彩。紅色代表世間的種種誘惑,象徵著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經過源遠文化意識薰陶,紅色已涵蓋了世間的特色,紅色即是世間。
看破紅塵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度。現也指受挫折後消極迴避、無所作為的生活態度。
關於看破紅塵,需要正確理解,世間恩怨,生生不息,看破紅塵是看破紅塵的浮躁,看破自己的狹隘,看破對社會的誤解,看破煩惱的不真實,讓自己具有幸福感快樂感去走人生的道路。
解釋:指看破世間一切,不再留戀。
示例
唐·劉禹錫《元和十一年戲贈看花諸君》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紅樓夢》第一回:“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
《鏡花緣》第四十回:“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么?”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序:“看破紅塵的老漢,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難受。”
其他經典範例
佛法千言萬語,總歸一句是:看破、放下。
佛法的修學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
真理真相搞清楚,叫看破;做事圓圓滿滿,心裡乾乾淨淨,叫放下。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看得破、放得下,才能入佛法之門;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很快地契入佛法。
能“看得破、放得下”,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在快樂;你沒有“看破放下”,怎么能享受到那種自在快樂?
看破、放下、布施這六個字,是學佛的根基;只要勤修布施,身心一切都舍掉,就能做到看破、放下。
看破是心不顛倒;放下是心不貪戀。
“與人無爭,於世無求”,就是看破、放下;一天到晚批評別人,不知道檢點自己,這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平常對生死這關一定要看淡,對於世緣要看淡,決定不能留戀;能見所見,都不是真實,只要放下,即能脫離生死。
對於世間事得過且過,不要認真,心地就清涼自在;凡事看淡,愈淡薄愈自在。
覺悟人生是無常、無我、苦、空,你就會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學佛,要從“放下”開始;先放下見思煩惱,再放下塵沙煩惱,最後放下根本無明。
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根本無明是妄想。
沒有放下分別是苦,沒有放下執著是難;放下就覺悟、放下就證果、放下就得大自在。
在日常生活裡面,分別、執著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真看破了,立刻就放下,為什麼?事實真相他徹底明了了,決定不會有分別執著妄想;如果還有分別執著妄想,換句話說,他還是沒看破。
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現前;放下一切,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把世緣、世法、佛法統統放下,才是真信。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佛法講“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放下慳貪是布施。
放下惡業是持戒。
放下懈怠是精進。
放下嗔恚是忍辱。
放下散亂是禪定。
放下愚痴是般若。
放下虛偽是真誠。
放下污染是清淨。
放下傲慢是平等。
放下愚痴是正覺。
放下自私是慈悲。
修行人要“善用其心”,用什麼心?用菩提心。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用這個心。
佛菩薩教導我們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痴慢、五欲六塵的享受,而不是什麼事都放下。
放下不是不乾,乾而心不染,是自在三昧。只是有些是不能不放下的,不管是欲還是非欲都一樣,因為有些放下就是逃避。
名利害人,五欲六塵害人,必須要徹底放下。真正的快樂,是放下欲望;樣樣放得下,心開意解,就能消災免難。
事情做得比別人還要積極、還要好,而心地清淨、絲毫不染著,這就是放下,這就是菩薩行。
淨宗古大德常講“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彌陀佛。修淨土的人,要常常想到“死”字,以提醒自己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這個世間一切事物要看破,不要認真;“太認真”是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障礙。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放下,一定要捨棄;如果你真正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給諸位說,放下是太容易了!
真正難是看破難,放下很容易!看不破,實在講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為看不破。
能夠在一切法裡頭看破放下了,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真法界就在現前。一切都看破放下,你馬上就成佛作祖。
多念念《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會覺悟。
覺悟整個人生是夢,夢裡還爭什麼?夢裡還有什麼得失?夢裡還有什麼放不下?夢裡還有什麼看不破?
佛經里常常教我們作“如夢如幻”想。人生如夢,真的是這樣子!
在夢境裡面,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華嚴》四無礙法界,不思議解脫的境界,覺了就是這樣子。
覺悟人生如過客,世間如旅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清涼自在!
要看破,要放下,永遠做個無事的人!心裡沒有事,身也沒有事,你說多快樂!
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才快樂,我是把我一生怎樣幸福快樂的秘訣,都傳授給你們!你們如果要能夠照辦,一定快樂,一定幸福!
1.佛法千言萬語,總歸一句是:看破、放下。
2.佛法的修學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
3.真理真相搞清楚,叫看破;做事圓圓滿滿,心裡乾乾淨淨,叫放下。
4.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5.看得破、放得下,才能入佛法之門;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很快地契入佛法。
6.能“看得破、放得下”,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在快樂;你沒有“看破放下”,怎么能享受到那種自在快樂?
7.看破、放下、布施這六個字,是學佛的根基;只要勤修布施,身心一切都舍掉,就能做到看破、放下。
8.看破是心不顛倒;放下是心不貪戀。
9.“與人無爭,於世無求”,就是看破、放下;一天到晚批評別人,不知道檢點自己,這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10.平常對生死這關一定要看淡,對於世緣要看淡,決定不能留戀;能見所見,都不是真實,只要放下,即能脫離生死。
11.對於世間事得過且過,不要認真,心地就清涼自在;凡事看淡,愈淡薄愈自在。
12.覺悟人生是無常、無我、苦、空,你就會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13.學佛,要從“放下”開始;先放下見思煩惱,再放下塵沙煩惱,最後放下根本無明。
14.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根本無明是妄想。
15.沒有放下分別是苦,沒有放下執著是難;放下就覺悟、放下就證果、放下就得大自在。
16.在日常生活裡面,分別、執著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17.真看破了,立刻就放下,為什麼?事實真相他徹底明了了,決定不會有分別執著妄想;如果還有分別執著妄想,換句話說,他還是沒看破。
18.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現前;放下一切,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19.把世緣、世法、佛法統統放下,才是真信。
20.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佛法講“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放下慳貪是布施。
放下惡業是持戒。
放下懈怠是精進。
放下嗔恚是忍辱。
放下散亂是禪定。
放下愚痴是般若。
放下虛偽是真誠。
放下污染是清淨。
放下傲慢是平等。
放下愚痴是正覺。
放下自私是慈悲。
21.修行人要“善用其心”,用什麼心?用菩提心。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用這個心。
22.佛菩薩教導我們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痴慢、五欲六塵的享受,而不是什麼事都放下。
23.放下不是不乾,乾而心不染,是自在三昧。只是有些是不能不放下的,不管是欲還是非欲都一樣,因為有些放下就是逃避。
24.名利害人,五欲六塵害人,必須要徹底放下。真正的快樂,是放下欲望;樣樣放得下,心開意解,就能消災免難。
25.事情做得比別人還要積極、還要好,而心地清淨、絲毫不染著,這就是放下,這就是菩薩行。
26.淨宗古大德常講“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彌陀佛。修淨土的人,要常常想到“死”字,以提醒自己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27.這個世間一切事物要看破,不要認真;“太認真”是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障礙。
28.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放下,一定要捨棄;如果你真正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給諸位說,放下是太容易了!
29.真正難是看破難,放下很容易!看不破,實在講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為看不破。
30.能夠在一切法裡頭看破放下了,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真法界就在現前。一切都看破放下,你馬上就成佛作祖。
31.多念念《金剛經》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會覺悟。
32.覺悟整個人生是夢,夢裡還爭什麼?夢裡還有什麼得失?夢裡還有什麼放不下?夢裡還有什麼看不破?
33.佛經里常常教我們作“如夢如幻”想。人生如夢,真的是這樣子!
34.在夢境裡面,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華嚴》四無礙法界,不思議解脫的境界,覺了就是這樣子。
35.覺悟人生如過客,世間如旅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清涼自在!
36.要看破,要放下,永遠做個無事的人!心裡沒有事,身也沒有事,你說多快樂!
37.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才快樂,我是把我一生怎樣幸福快樂的秘訣,都傳授給你們!你們如果要能夠照辦,一定快樂,一定幸福!
辨析
“紅塵”,原指繁華熱鬧的所在。
佛教所說的“塵”,系譯自梵語pajas,意為污染,謂能污染人的真性。“塵”又與“境”同義,指外部一切感知認識的事物。佛教認為,塵境是一心所變現的,並非真正的客觀實在,屬於虛妄的“似外境現”。後因以紅塵指虛幻的塵世間。
俗語看破紅塵,謂看透塵世的虛妄污濁,不足留戀。常用以形容達觀、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