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全球經濟

看不懂的全球經濟

世界經濟熱點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玄機,撥開迷霧,打開全球經濟的25個問號,聚焦熱點,讓我們一起聆聽商業領袖及經濟學家對世界經濟的真知灼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美國的金融制度無疑是政府的干預與市場的運作合併而衍生出來的悲劇,其中的含意是,某些政府要管的事沒有管。不應該管的卻管了。政府要管什麼不要管什麼往往不容易作出準確的判斷。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 張五常
國際炒家狙擊某國貨幣絕非為了小小的息差,而是希望通過兩個策略賺錢:一是賣空某國貨幣,期望該國貨幣短期內貶值,如索羅斯1997年狙擊泰銖和港幣;二是買入某國貨幣,期望該國貨幣短期之內升值。
——著名經濟學家 郎鹹平
由於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引發了金融市場動盪和美元貶值,大筆資金流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場,活躍的投機行為才是推高油價的幕後“黑手”。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輪值主席 沙基卜·哈利勒
除非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否則美元長期內還將貶值。
——全球投資大師 沃倫·巴菲特
美國經濟“多半”已經進入衰退,這對所有人都意義重大。(中國的出口)貿易已經占到中國GDP的40%,如果美國經濟衰退並拖累全球經濟,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摩根斯坦利亞洲主席 史蒂芬·羅奇
華爾街可能還需要10年時間才能完全消化當前的危機。
——國際投資大師 傑姆·羅傑斯
現在的一些銀行模式已經破滅了,那些依靠高槓桿程度,以及向投資者出售結構複雜的金融產品的銀行模式即將不存在了。
——英國滙豐銀行主席 史蒂芬·格林
糧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個國家系在我們身上,那樣他們就不會給我們搗亂。
——美國里根政府農業部長 約翰·布洛克

內容簡介

次貸危機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一步步深化成為國際金融危機的?
美元一路下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元如此萎靡不振呢,美元還會再繼續貶值嗎?
國際油價在持續飆升並逼近每桶150美元的歷史“天價”之後,為什麼又迅速回落並跌破每桶40美元的4年來最低點?油價為什麼大起大落?又是誰在操控國際油價?
黃金暴漲之後為什麼又突然暴跌?主導黃金價格走勢的因素又是什麼?
全球經濟是不是進入了衰退期,如果進入了,那又何時能走出衰退周期?中國在這個經濟環境中能否一枝獨秀?
面對這些問題,很多人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不知道世界經濟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在這裡,讓我們一起看懂亂象叢生的世界經濟。

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看不懂的金融風暴

第一章 華爾街投行為什麼接連倒閉?
第二章 美國如何應對這場金融颶風
第三章 中國又該如何應對金融風暴

第二部分 看不懂的次貸危機

第一章 美國為什麼會發生次貸危機
第二章 美國如何應對資貸危機?
第三章 資貸會不會波及中國

第三部分 看不懂的石油價值

第一章 油價為什麼大起大落?
第二章 誰在操控國際油價?

第四部分 看不懂的糧食危機

第一章 誰在操控著糧食價格?
第二章 中國糧食是否安全?

第五部分 看不懂的美元貶值

第一章 美元世界貨幣地位的形成
第二章 利用美元洗劫世

第六部分 看不懂的通貨膨脹

第一章 通貨膨脹席捲全球
第二章 通貨膨脹壓力是否已經消除?

第七部分 看不荱的黃金價值

第一章 金價為什麼連創新高?
第二章 詭異莫測的黃金曲線
第三章 個人投資黃金

第八部分 看不懂的熱線走向

第一章 國際熱線都在乾什麼?
第二章 熱錢對中國的衝擊有多大?

第九部分 看不懂的全球樓

第一章 全球房價為什麼會瘋漲?
第二章 中國房價是否到了拐點?

第十部分 看不懂的越南危機

第一章 越南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第二章 越南危機給中國哪些警示?

第十一部分 看不懂的經濟衰退

第一章 全球經濟為什麼會衰退?
第二章 全球經濟衰退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參考文獻後記

書摘

一、曾經輝煌的華爾街投行

美國曼哈頓島南端本來有一段小牆,是分隔最早的荷蘭殖民地與印第安人的界限。這道牆只存在了十幾年,到17世紀後期就已經湮沒無聞。後來,人們在原先的牆基上建起了窄窄的街道,名為“華爾街”(Wall Street)。
雖然華爾街只是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一條僅500米長的小街,但卻是美國金融服務業的發源地。18世紀後期,華爾街靠近今天的百老匯的街口有一棵大樹,可以遮陽避雨,是一個做生意的好場所,於是圍繞著這棵大樹,人們進行著股票交易。1783年,美國取得了獨立。1787年,新的聯邦憲法獲得通過,美國聯邦政府開始定期發行國債,購買美國國債的人越來越多,自然帶來了交易的需求。曼哈頓的證券經紀人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華爾街的大樹作為交易地點。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州政府、市政府和私人公司開始考慮發行自己的債券,政府和公司找到華爾街的經紀人,希望他們幫助自己確定債券價格和利率,幫助進行宣傳、尋找買家,並負責在債券上市之後維持必要的交易。於是,一部分經紀人變成了投資銀行家(Investment Banker)。正如20世紀初偉大的英國金融家歐內斯特·卡塞爾(Ernest Cassel)爵士所說:
當我年輕的時候,人們稱我為賭徒,後來我的生意越來越大,我成為一名投機者,而現在我被稱為銀行家,但其實我一直在做同樣的工作。
從那時開始,華爾街就形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貪婪。在美國開國元勛傑斐遜的眼裡,紐約一直是:
人類本性墮落的大陰溝。
南北戰爭結束後,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成立了,經營債券的銀行家們開始涉足股票。19世紀末,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高潮,股票的規模越來越大。一些最大的工業公司,如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公司、摩根家族的美國鋼鐵公司和洛克菲勒家族的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都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於華爾街上市,從而使這條街成為世界財富的源泉。
華爾街早已超越了一條街道的意義,它代表了美國金融市場,它是全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詞,它創造了美國金融帝國的神話。
2004年,美國作家和經濟歷史學家約翰-斯蒂爾·戈登,在接受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採訪時說道:
開始的時候,華爾街非常小,但它不斷成長,它犯過錯誤,從中吸取教訓,逐步增強自我約束,直到今天,它還在不斷變化、進步和完善之中。現在,如果你到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大廳,你會看到上千個電子螢幕,你幾乎無處立足。而在短短的幾十年前,同一個交易大廳,空曠得可以跑來跑去……
1929年的市場大崩潰中,紐約股票交易所創下了1600萬股的日交易量紀錄,美國股市用了39年的時間,在1968年再次趕上了這個紀錄。可是今天,紐交所只需一瞬間就能完成1600萬股的交易量。每天9點30分市場開盤,9點30分01秒時,紐交所的交易量就超過了1600萬股。1929年時,全美國只有2%的美國人擁有紐交所的股票,但今天有超過50%的美國人擁有股票或共同基金。所以,在這個國家,過去幾十年中發生的最
大變化是——更多的人成為了資本家。
在華爾街鱗次櫛比的金融機構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五大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
同時,投資銀行的歷史就是工業化發展的歷史,這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尤其如此。在美國,1933年前,商業銀行也參與證券承銷業務,但投資銀行從不開展儲蓄業務。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前,商業銀行業務範圍主要是地方性的商業往來,通過發放短期貸款,支持地方商業發展。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全國性的鐵路、公路和能源等大項目開始出現,小的商業銀行無法滿足需要,投資銀行隨之產生。
投資銀行通過發行證券籌集項目資金的方式創造資本市場,成為影響經濟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
最初,美國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界限不明顯,銀行既從事存貸款業務,又兼營股票和債券,直到1929年華爾街股災之後,政府於1933年頒布了“格拉斯一斯蒂高爾法案”要求銀行在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之間作出選擇,商業銀行只能進行存款、信貸業務,投資銀行只能進行證券承銷。這就在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問設立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令美國金融業形成了銀行、證券分業經營的模式。摩根斯坦利就是從當年的摩根大通公司分出來的投資公司,而摩根大通繼續從事商業銀行業務。
回顧過去30年,也是投行發展最快的30年,這一模式為全球金融業的“膨脹”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有了金融衍生品之後,投行就逐漸成為天之驕子。21世紀初,投行發明的信用違約掉期(CDS)產品,更是讓投行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資產規模增長了100倍。
在五大投行的帶領下,華爾街上演了近八十年的造富神話。五大投行也屢屢登上各大媒體的頭版,它們對世界經濟、國家經濟、公司經營的評論舉足輕重,成為世界金融界耀眼的明星。
直到2008年9月22日,在這一天,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正式批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至此,美國紐約五大投行全部走入了歷史記錄之中。新的金融機構市場秩序和新的金融投資倫理在這一天開始建立。
美國五大投行的消失,標誌著華爾街一個時代的落幕。
2008年9月,摩根斯坦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在接受央視《直擊華爾街風暴》特別節目採訪時說道:
美國金融危機已經引發跨國的金融重組,過去曾掙扎在不良債權中的日本金融機構,紛紛“改頭換面”成為了救助者。最近,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野村控股宣布將收購雷曼兄弟的亞太資產,包括在日本、中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的投資銀行,並保留雷曼兄弟在這些地區的全部3000名員工。同時,日本最大的銀行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也宣布,出資收購美國第二大證券公司——摩根斯坦利20%的普通股。
這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戰略聯盟,因為摩根斯坦利正從一個獨立的投資銀行經營模式轉向商業銀行經營模式。但是我們的公司文化,對我們全球各地的顧客提供的服務是不會改變的。
至於現在全球的金融市場中心是不是從美國和歐洲向像日本這樣的遠東地區轉移,羅奇給予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說道:
我認為現在宣布華爾街和倫敦金融中心的死亡、亞洲金融中心時代的到來,還有點為時過早。華爾街有一套很能適應各種變化的運作模式,現在突然斷定全球金融權力大擺鐘突然從世界的一端擺向另一端,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二、投行為何會率先倒下?

華爾街叱吒風雲的三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雷曼兄弟以及美林已經全部黯然退出歷史舞台。
投行貝爾斯登並於摩根大通,雷曼兄弟被巴克萊抄底,美林草草賣於美國銀行,原本是投行希望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亦宣布轉型為商業銀行,在很短的時間內,擁有近八十年歷史的美國投行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導致這場投行倒閉的罪魁禍首正是持續困擾華爾街的次貸危機。雷曼兄弟和美林的結局似乎昭示著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橫掃美國、殃及世界的次貸危機遠遠沒有到“說再見”的時候,對金融行業的沉重打擊還將繼續。
按照一般道理推斷,次貸危機之後,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是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或者房地產公司,然而讓人奇怪的是,這次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首先受到衝擊的居然是投資銀行。早在2008年3月,投資大師羅傑斯就已經認識到了美國銀行所出的問題,他說道:
現在投資華爾街銀行是賠錢買賣,我認為美國銀行股還會繼續下跌。我一直在做空華爾街投行股。
為什麼投資銀行率先紛紛倒下?其外部原因是美國的監管制度。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其部落格文章《向格老致意》中寫道:
我認為美國今天搞得一團糟的金融制度,不可能全是自由市場促成的。自由市場不會接受那么高的浮沙指數(借貸總額與抵押資產的比率),也不會衍生出我們見到的縱橫交錯的契約組織。美國的金融制度無疑是政府的干預與市場的運作合併而衍生出來的悲劇,其中的含意是,某些政府要管的事沒有管,不應該管的卻管了。什麼政府要管什麼不要管往往不容易作出準確的判斷。
次貸危機是因為銀行貸款給沒有信用的人,違約的是這些沒有經濟能力償還的人,怎么會使得投資銀行紛紛倒閉呢?
原因就在於,商業銀行和信貸公司將它們的貸款打包變成了信貸證券化資產——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即貸款發放人把對住房貸款借款人的所有權利轉讓給證券投資者,而住房借款人每月的還款現金流,是該證券的收益來源。商業銀行和信貸公司在將貸款做成MBS發售以後,把貸款本金提前拿回來了,並放出更大的貸款。而由於商業銀行和信貸公司將風險轉嫁了出去,因此我們看到首先出問題的是那些購買MBS的一些投資銀行,以及海外的一些其他機構。
投資銀行購買了商業銀行的MBS之後,並不是靜態地放在手裡,安靜地等待百姓們還貸款並獲得收益。這些華爾街的天才們把MBS重新整理、包裝,使其變成光彩熠熠的CD0債券(債務抵押債券),甚至大部分獲得了資產評級公司的3A評級。這些天才包括:雷曼兄弟公司、貝爾斯登、美林、花旗、德意志銀行、美國銀行等。
2008年9月,銀河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滕泰在接受金融界網站訪問時談到了投資銀行的倒閉過程。他說道: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