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花葯黃色,雌花被片5,在內的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頭扭曲狀。蒴果長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節部膨大多汁。有的有根莖,有的有狀塊莖。葉互生,有圓形或兩側不等的斜心臟形,有的葉片形似象耳,色紅或綠,或有白色斑紋,背面紅色,有的葉片有突起。花頂生或腋生,聚傘花序,花有白、粉、紅等色。多栽培於庭園。
生長環境
相思草大部分原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在自然界多生長在溫暖地區的林下溝邊、溪邊或潮濕的岩石上。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10-30℃左右,低於10℃生長緩慢。在適宜的溫度下,可四季開花,花期長,連續開花性強,具有邊開花邊生長的特性,葉肉質。溫度太高時生長不佳,會引起葉片的灼傷、焦枯。易攀高徒長且易患病害。
適宜空氣濕度較大、土壤濕潤的環境,不耐乾燥,亦忌積水。喜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生長環境,但強烈的日光直接照射會使葉片及花朵燒傷,故夏季栽培需遮蔭40-50%。四季海棠為長日至中日性植物,當夜溫低於21℃,則只在長日下開花,但是日長對開花的影響不如菊花或一品紅那樣具有決定性影響力。耐候性為綠葉系較銅葉系強。不需摘心,忌用生長調節劑。生長於海拔100米至1,1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谷潮濕石壁上、山谷溪旁密林上、山溝邊岩石上和山谷灌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爪哇、馬來西亞、日本、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江西、陝西、湖北、河北、福建、浙江、山東、廣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
繁殖方法
播種法
由於種子細小,播種時常需混細沙撒播,出苗才較均勻。播種時,用木板輕壓種子,使之和基質密切接觸,但可先不覆土,從盆底浸水。待基質潤濕後,盆上覆蓋半透明的塑膠薄膜,置20℃左右的半陰處。基質發乾時,適當以噴霧狀水潤濕,一般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大多數相思草從出苗至開花,在適宜的管理下,大約需5個月左右的時間。
扦插法
用來扦插的盆器應潔淨,盆土應消毒,這樣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播種基質常用泥炭土混1/2至1/4的蛭石,或者用培養土混一些腐葉土及沙配製。扦插可用莖插、葉插及根狀莖扦插三種方法。扦插是繁殖相思草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方法。不同種類的相思草,因其形態及生根特性各異,故而採用的扦插方法亦不相同,有莖扦和葉插兩個方面。通常鬚根類相思草,如竹節相思草(B.Presiclent—Carnot)、銀星相思草(B.Argenteo—Guttata),絨葉相思草(B.CAThayana)和桐葉秋海堂(B.Platanifolia)等,因具有明顯的地上莖,並且莖上能長出不定根,故適宜用莖插。而根莖類相思草,如馬蹄相思草(B.Massoniana)、彩葉秋海堂(B.Rex—Cultorumcy.Colourful)眉毛相思草(B.boweri)及蟆葉相思草(B.rex)等,由於不具有直立的地上莖,並且其葉片具有再生不定根和萌發不定芽之功能,則以葉插為好。扦插基質須選用疏鬆、透氣、透水性能好,且不含任何病菌的蛭石或細砂,這樣就不會一、導致插穗或葉片因扦插床(盆)積水而腐爛,或因感 染病菌而影響生根。
莖插溫室內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扦插效果最好。這時可以結合修剪整形,選取生長健壯的莖剪成長10厘米左右作為插穗,上留3—4葉。插穗基部要選在葉腋處剪成斜面,由於此處分生組織細胞分裂活動旺盛,因而極易生根。然後將插穗插入基質1/3至1/2。澆一次透水,10—25天癒合生根,一個月以後即可分盆栽植。
相思草葉的葉脈切斷處也可髮根生芽,利用這一特點,可用葉片進行繁殖。葉插一般在春末和夏秋進行。選擇發育成熟的二年生葉片為好,若葉片太嫩,插後容易腐爛,太老則生根慢,並且不易出芽,葉片選好後可以平插,也可以豎插。所謂平插,就是先剪去大部分葉柄(留0.5厘米左右),用利刀在葉片上把主脈劃斷,每張葉片可劃3—5個切口,然後將葉片平鋪在扦插床(盆)面,並鎮壓一下,使葉片充分與扦插基質結合,噴水至基質濕潤,約一個月,在葉柄基部和葉脈切口處就會生根,這時每隔7—10天澆一次無土栽培營養液,或1:1000尿素溶液,能促使不定芽的萌發。2—3個月就可成為一棵新的植株幼苗。豎插就是剪去葉柄和葉片外圍的薄組織,並將葉柄基部剪成楔形,然後將其豎著插入基質1/2,保持基質濕潤,40—60天即可生根和長出不定芽。
無論是莖插還是葉插,扦插後都必須保持扦插床周圍較高的空氣濕度,並要保證光照充足(夏季要遮蔭),才能提高其成活率。扦插成活後,將小苗直接轉入無土栽培,能夠大大加快小苗的生長速度。
根莖類相思草可剪取4厘米左右長的根莖斜插於潔淨的沙中或蛭石中,半月余也可生根並陸續發芽。
分株法
分株是一種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根莖類(觀葉類)相思草通常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繁殖。球根類相思草還可用分割塊莖的方法繁殖。將發芽的塊莖縱向切分,每塊有1至2個芽,待切口晾乾後即可上盆種植。若採用扦插和分株這兩種無性繁殖方法,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環境濕度及20℃至25℃的溫度,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若想大量繁殖還可採用克隆技術,例如利用1片葉或一個莖段,在短期內就可迅速繁殖大量性狀一致的小苗,這種方法供生產套用非常快捷。
栽培技術
由於相思草莖葉幼嫩多計,不宜過長時間置於太蔭蔽處,如遇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或過多淋水,盆土積水,往往會引起植株腐爛死亡,若施肥過多或過濃,也會發生死亡,在管理上應引起注意。相思草喜溫濕環境,在秋冬季節,可早晚各淋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濕潤;在低溫天氣或寒潮到來之前,應及時採取措施,預防寒潮侵襲。
相思草分枝較多,為達到預定完美形態,可隨時適當修剪。
蟲害防治。生長期遇高溫多濕,常發生莖腐病和根腐病,應控制室溫和澆水,並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噴灑。在室溫高、通風不好的環境下,很容易受介殼蟲和蚜蟲危害,還有捲葉蛾幼蟲、薊馬危害。介殼蟲和蚜蟲群生於葉柄、花蕾和新芽處吸取養分,捲葉蛾幼蟲咬食花葉,薊馬於葉背吸取營養。被害植株完全喪失觀賞價值。介殼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蚜蟲、薊馬和捲葉蛾用10%除蟲菊酯乳油和魚藤精2000倍液噴殺。
主要價值
藥理作用
1.《分類草藥性》:治吐血,跌打損傷。
2.《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吐血、咯血、刀傷出血。
3.《陝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清熱,止血止痛。治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胃潰瘍,痢疾,肺癰,崩漏,白帶,月經不調。
4.《貴州草藥》:活血化瘀,涼血止血。
5.江西《草藥手冊》:行氣行血,消腫止痛,鎮痙,治瘰癧。
套用價值
相思草不僅以其四季不絕、妖艷繁茂的花朵和五彩斑斕、繡姿各異的葉片贏得了人們的喜愛,而且其莖葉還有良 好的藥用和食用價值。例如:
(1)四季海棠和竹節海棠均可全草入藥,味微苦,性涼,清熱利水,具有治療感冒和消腫止痛之功效,外用可治療跌打腫痛、瘡癤。南美洲的巴西人常用相思草作為退熱利尿藥服用。
(2)歐洲人如法國人用相思草的葉子,作湯料,或與魚同燒,其味可口。
(3)紫背天葵(又稱天葵相思草),全草入藥,在我省肇慶市鼎湖山是有名的藥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咳、消炎止痛、助消化、健胃、解酒的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
物種分類
四大品類
相思草屬約有2000種,園藝品種繁多,在園藝上,根據根莖的特徵,大致上將其分為四類:
宿根類
如四季海棠(又稱玻璃翠、蜆肉相思草)。
鬚根類
又稱灌木類,包括多漿草本、亞灌木、灌木,常綠生長高大,分枝多,主要花期在夏 秋兩季,冬季進入半休眠,但仍可供觀葉之用,如銀星相思草(B.Arsenteo-guttata),竹節海棠(B.President-Carnot),四季海棠(B.Semperflorens)。
根莖類
莖匍匐地面,粗大多肉,節極短,葉及花莖自根莖葉腋抽出,葉柄粗壯,花期均在冬春之間,葉多具美麗的斑紋,如蟆葉相思草(B.Rex)、械葉相思草(B.Digyna)、粗喙相思草(B.Crasslrostris)等。
球根類
地下部具有塊莖或球莖。為溫室春植球很,秋季花謝後地上部分逐漸枯死,球根在冬季休眠,如園葉相思草(B.CxcloPhylla)、掌葉相思草(B.Hemslcyana)等。
主要品種
茶花海棠
產地與習性:
由多種原產南美山區的野生親本培育出的園藝雜交種,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高溫,超過32℃,莖葉枯萎脫落,甚至塊莖死亡。生長適溫6-21℃,相對濕度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態特徵:
株高約30cm,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葉為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偏斜,綠色,葉緣有粗齒及纖毛。腋生聚傘花序,花大而美麗。品種極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皺邊等。花色有紅、白、粉紅、複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與栽培:
常用扦插和分割塊莖法繁殖,也可播種繁殖。生長季節可經常澆水,但盆土不宜太濕,否則會引起腐根,空氣乾燥則會落花。生長後期逐漸降低澆水量。生長季節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四季種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乾燥和積水,生長適溫18-20℃, 低於10℃生長緩慢,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形態特徵:
屬鬚根類相思草,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具光澤,卵形,葉緣有鋸齒。花淡紅色,腋生,數朵成簇。園藝品種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白、粉和中間色;葉色有綠、紫紅與深褐色。
繁殖與栽培:
播種、扦插與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種。分株多春季結合換盆進行。
蟆葉種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和鯿東部一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不耐寒,宜陰濕環境和濕潤的土壤,夏季忌陽光直射。
形態特徵:
無地上莖,地下根狀莖平臥生長。葉基生,一側偏斜,深綠色,上有銀白色斑紋。花淡紅色,花期較長。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與播種法繁殖,生長季節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應注意及時摘心,夏季通風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鐵十字種
產地與習性 :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冬季濕度不得低於10℃。夏季要求涼爽、半陰和空氣濕度 大的環境,溫度以22-25℃為宜,不耐高溫,超過32℃,則生長緩慢,怕強光直射。空氣濕度80%左右。喜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形態特徵:
根莖橫臥,肉質。葉柄上長有長絨毛,葉柄直接長在根莖上。葉近心形,長16-20cm,狀突起和刺毛,淡綠色。中間有一類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紋。花小、黃綠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葉插法繁殖。換盆時分株。葉插一般在夏季進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濕,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爛。約30餘天,即能長出小植株。待長出小葉後即可移植。
銀星種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小灌木狀,夏季生長適溫25℃左右,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長適溫15℃,需陽光充足,應適當控制水分。
形態特徵:
屬鬚根類相思草,莖直立。具分枝。葉片斜卵形,葉面綠色,嵌有稠密的銀白色斑點,葉背面紫紅色。花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進行。也可進行葉插,但不定芽的產生較為困難。每年春天需換盆,並進行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