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宗

法相宗的簡稱,在佛教的宗派中,以萬法之生起,歸於阿賴耶識,因而就其所生之法,廣為分別名相者,名為相宗。華嚴五教中的大乘始教,天台四教中的通教,八宗中的唯識宗皆是。其中,神昉著唯識文義記;玄應著唯識開發;圓測作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疏等,門人有道證,著有唯識論要集,新羅僧太賢從其學,制唯識論古蹟記,世稱海東瑜伽之祖;而窺基紹承玄奘之嫡統,住長安大慈恩寺,盛張教綱,世稱慈恩大師,著有瑜伽師地論略纂、成唯識論述記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

相宗評論

佛教中有些宗派,規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學傳統,而與中國的不發生接觸。相宗,又稱唯識宗,就是一個例子。相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經的 玄奘(596-664)引進中國的。像相宗這樣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國的佛學”。因為它們的局限性,就沒有進入廣大知識界的思想中,所以在中國人精神的發展中,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而“中國的佛學”則不然,它是另一種形式的 佛學,它已經與中國的思想結合,它是聯繫中國的傳統哲學發展起來的。

法相宗-法相宗概述

法相宗是中國眾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證和修煉佛法的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最高佛學宗派。法相宗源起於到印度遊學18年而後回國的唐代高僧陳玄奘,是陳玄奘全面學習印度佛教理論和全程考察如來佛業跡、了悟佛及佛法之後而創立的有益於修行、修煉、修持的方便之門。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非專業人士難以窺其奧妙,而真正懂佛法、知佛性、明佛理的人則可以由此踏上坦途。

與著眼於佛性的禪宗不同,法相宗著眼於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實踐佛法的佛學宗派。所謂法相,在實踐上是指攝受一切的形式及方式方法,在理論上是指法的宗旨、核心要義,法的淵源、流派、變化等,以及方法論。在這裡,法相宗的“法”,在狹義上是指佛法的“法”,而“佛門”又稱為“法門”。法相宗的“相”, 在狹義上是指法的形式,法的源流變遷,以及法的程式、結構、體制等。整個“法相”這個詞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是法與相的辯證統一。而在事實層面上,法相是指佛的法相。

法相宗是一個極具先鋒作用的佛學宗派。它在理論創新上富有睿智,蘊含著依法而治的法治思想,在實踐拓展上具足功效,表現出法如利劍的威力及鋒芒,敢破敢立,能破能立,不懼邪魔與妖孽。

陳玄奘當年本是想到印度去搞清楚在當時糾結不清的唯識理論,結果卻是利用身在印度這個難得的機會,實地考察了如來佛的事跡及留存下來的遺蹟,全面學習和了解了印度佛教修行的理論及實踐方法。這就象一個人去尋找銀子,結果卻發現了金子一樣,陳玄奘由追究唯識論的真諦而涉足到佛法,並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了“法相”這個極具核心作用的辯證觀念,其影響和意義極其深遠,特別是在修證佛法的實踐問題上具有風向標的指導作用。

在中國佛學歷史上有兩個來自於印度的真實:一個真實是達摩祖師來自於印度的佛門,其源流由下而上地追溯可以上溯到如來拈花微笑傳法於摩訶迦葉。這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中國禪宗的源頭,其核心概念是“佛性”。另一個真實是陳玄奘在印度遊學18年,來來回回地行走在印度大地上,流連忘返於如來佛的遺蹟前,學習研究於印度當時最高的佛學殿堂,師從於印度當時最權威的佛學大師,並就佛學問題在印度各地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和學術探討活動,在印度佛學界贏得了“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讚譽。陳玄奘回國後致力於佛教經書的翻譯工作,其翻譯活動達到了相當於國家編譯局的規模,翻譯了數千卷的經書,並被譽為“正遍知”和“法門領袖”,被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視為“國寶”。撇開數以千卷的經書譯作不談,陳玄奘留給後來人的核心概念就是“法相”,而“法相”在修煉佛法的實踐中具有核心指導作用,是無字真經。

法相宗-創始人簡介

玄奘法師塑像

玄奘(602~664),名陳禕,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 滑國故城)人。梵文名:摩訶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辯經勝利後,更名為: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世稱三藏法師。三藏是 佛教典籍的三種形態,經藏是佛說的佛經,律藏是戒律,論藏是後來的弟子們來著書立說,解釋佛經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經藏,律藏,論藏的人就可以被稱之為三藏法師,除玄奘大師外中國的三藏法師有很多,例如比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是對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稱,而當今佛教界為了尊重古德先賢,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師通達三藏也不用這個名號,21世紀的現在沒有三藏法師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師之實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雲集在台灣,及中國大陸,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傳是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親自督造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個有多重貢獻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學了傳入中國的各家經論,但也看到其間所隱含的相異之處,特別是在同一個 瑜伽行派的體系里,在中國佛教中又形成 攝論學派和 地論學派的重大差別,而在地論學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諸宗,立宗的趨勢是側重一點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決這些分歧,他選擇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統一國內諸家異說的經典。玄奘帶回並譯出大量經典。組織法相唯識理論,而有 法相宗的創立。

法相宗-理論基礎

淨慧長老參禮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

理論:1、三性說。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說,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說,且結合唯識說,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該宗又用唯識所現來解釋世界,認為世界現象都由人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所變現,而前七種識再據以變現外境影像,緣慮執取,以為實在。又認為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功能,即所謂種子。其性質有染有淨,即有漏無漏兩類。有漏種子為世間諸法之因,無漏種子為出世間諸法之因。從而說明未來出世者種姓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三乘之別,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種姓”與三乘也不得入的“無種姓”,因而建立 五種姓說。這與向來所說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之說不同,是該宗中心思想之一。 2、五重觀法。為與唯識說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 窺基在《大乘法苑義林章》的《唯識章》中特別提出從寬至

淨慧長老參禮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

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 五重唯識觀。五重觀是:(a)遣虛存實識。此觀有情的遍計所執性法,純屬妄情臆造,毫無事實體用,故應遣除;至於依他性法仗因托緣依他而有事實體用,是“後得智”之境,又圓成性是諸法之理,為“根本智”之境,均不離識而應留存。是為唯識觀的初步。(b)舍濫留純識。雖觀事理皆不離識,而此內識 有所緣相分和能緣見分。相分為內境,見分心仗以起, 攝境從心,並簡別有濫於外境,所以只觀唯識,為第二步。(c) 攝末歸本識。攝見相二分之末,歸結到自心體分之本。因見相分皆識體所起,識體即為其本。今但觀識體,為第三步。(d)隱劣顯勝識。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心王起時必隱劣心所,為第四步。(e)遣相證性識。心王猶屬識相,今遣相而證唯識性,得圓成實之真,為唯識觀最究竟之階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學說。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世親門人陳那有更大發展。 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造詣極高。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 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 真唯識量”,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人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 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註疏。其中以 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

法相宗-本宗教義

本宗教義分項略述如下:(一)萬法唯識,本宗依唯識論,說明宇宙萬有悉皆心識之動搖所現之影像,內外二界,物質非物質,無一非心識所變;能變識有八,所變法則森羅萬象。 (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乃一切萬有之總稱。一切萬有悉皆保持其自性,常不改變,是為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故能成為軌範標準,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是為軌生物解。一切諸法,即森羅萬象,在瑜伽論歸納為六六○法,世親更於百法明門論中立百法,分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五位。此等五位百法,皆不離識,即唯識所現。

玄奘法師西遊記

(三)種子現行,百法中,除無為法之六法外,其餘之因緣所生有為諸法,皆從種子生起。種子,於第八阿賴耶識中,能生起色法、心法等萬千諸法之功能,猶如草木之種子。 (四)阿 賴耶緣起, 宇宙萬有皆由識所變現,色境、聲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所變現。乃至末那識,恆以阿賴耶識為對象,變現實我實法之影像。又諸識之轉變有 因能變、果能變二種。因能變唯在第八識,對此而立阿賴耶緣起之名。 (五)四分,即:(1)相分,一切所緣境。(2)見分,諸識之能緣作用。(3)自證分,證知見分之作用。(4)證自證分,更確認自證分之作用。 (六) 三類境,即性境、 獨影境、帶質境。(1)能緣之心對所緣之境時,唯以現量如實量知彼境之自相,稱為性境。(2)由於能緣之心妄想分別所變現之境界,稱為獨影境。(3)境相兼帶本質,即主觀之心緣客觀之境,雖有所依之本質,而非為彼境之自相,稱為帶質境。 (七)三性,一切諸法之體性相狀,有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 (八)五性各別,一切有情本具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

本宗復依解深密經無自性品立 三時教,以判釋釋尊一代所說之教法。三時即第一時有教, 第二時空教,第三時中道教;前二時為方便未了義教,止於偏有偏空,第三時說超越諸法最深遠不可思議中道真實義之最極圓滿教,為了義教。

法相宗-佛學經典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學瑜伽一系學說,其所依經典,即以《瑜伽師地論》為本,以《百法明門論》、《五蘊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雜集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大乘莊嚴經論》、《 分別瑜伽論》等十論為支的所謂“ 一本十支”為主要典籍。 《成唯識論》為其代表作。

此宗的判教,依據《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判釋迦一代教法為有、空、中道三時。第一時有教。為破異生實我之執,於鹿野苑說阿含經等,昭示四諦、十二因緣、五蘊等法,是為初時我空之說。第二時空教。為破除諸法實有之執,在 靈鷲山等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等,開示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為第二時法空之說。第三時中 道教。為破除執著有空,於解深密等會,說一切法唯有識等,即心外法無,破初有執;內識非無,遣執皆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是為第三時識外境空之說。此三時教的說法,有依釋迦說法年月先後來區分的,稱年月次第;有依了義與不了義來區分的,稱義類次第;還有兼年月次第與義類次第來區分的。

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世界聞名的佛教寺院, 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祖庭,迄今已歷1350餘年。

“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 西安市區4公里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 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筆親書《 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

寺院山門內,有鍾、鼓樓對峙,中軸線之主體建築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鐘樓內懸掛明代鐵鐘一口,嘉慶二十七年十月(公元1548年)鑄造,重三萬斤,上鑄有“雁塔晨鐘”字樣。為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寺內牡丹亭種植有名貴牡丹70多種。

淨慧長老參禮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

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餘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附近還有曲江池、杏圓和樂遊原等景點,風景秀麗。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必游之地。近年來,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傾斜了1米有餘。

大雁塔系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唐三藏玄奘,為安置從印度帶回的經像、 舍利,奏請高宗允許而修建。現塔高64.5米,共七層,塔底呈方錐形,底層每邊長25米,塔內裝有樓梯,供遊人登臨,可俯視西安全貌,令人心曠神怡。塔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有 中國名塔照片展覽、佛舍利子、佛腳石刻、唐僧取經足跡石刻等。

大雁塔北面的玄奘三藏院,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和銅質坐像,殿內壁面布滿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生平事跡巨幅壁畫,為 銅刻、 木雕和 石雕。是當前規模最大的玄奘紀念館,供遊人瞻仰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來此參觀,譽玄奘三藏院為當代敦煌。

法相宗-主要影響

關於本宗之傳承,於佛陀入滅後九百年, 印度有 彌勒出世,說 瑜伽師地論;無著稟承其說,著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世親亦出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更有所闡明;不久無性亦造論注釋攝大乘論,又有 護法、 德慧、 安慧、親勝、 難陀、 淨月、火辨、 勝友、最勝子、 智月等 十大論師,相繼制論以注釋世親之唯識三十頌,瑜伽宗風遂披靡全印。唐代玄奘入印,師事護法之門人戒賢,具稟本宗之奧秘。返唐後,翻傳本宗經論,弘宣法相唯識之玄旨。受教者頗多,以窺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寶、玄應、玄范、辨機、 彥悰、圓測等為著名。其中,神昉著唯識文義記;玄應著唯識開發;圓測作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疏等,門人有道證,著有唯識論要集,新羅僧太賢從其學,制唯識論古蹟記,世稱海東瑜伽之祖;而窺基紹承玄奘之嫡統,住長安大慈恩寺,盛張教綱,世稱慈恩大師,著有瑜伽師地論略纂、成唯識論述記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門人惠沼著成唯識論了義燈,破斥圓測等之邪義,其下復有道邑、智周、義忠等。智 周作成唯識論演秘,發揚成唯識論述記之 幽旨,並註解其難義。此外,成唯識論掌中樞要、成唯識論了義燈、成唯識論演秘,合稱為唯識三疏。日本之智鳳、智雄、智鸞、 玄昉等皆出智周之門,均有所承學。其後,以禪及華嚴等宗勃興,本宗教勢頓衰,宋代以後稍見復興之跡。至明代,智旭製成唯識論心要,明昱作成唯識論俗詮,通潤作成唯識論集解,廣承作成唯識論音義等。 此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律宗道宣專事四分律的宣揚,在理論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譯唯識學的觀點,以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功能)思心所為戒體,稱為心法戒體論(戒弟子從師受戒時,在精神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稱戒體)。晚明思想家 王夫之著有《相宗絡索》一書,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在其著作中運用因明 三支比量。譚嗣同在所著《仁學》一書中,也引用有關唯識思想。資產階級革命家 章炳麟,曾運用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並有《齊物論唯識釋》之作。近代歐陽竟無、韓清淨和太虛等也曾對法相唯識之學競相研習,並撰有不少專門著作。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從玄奘學法相宗義,回國後,以元興寺為中心而傳法,稱為南寺傳;元正天皇靈龜三年(717,一說二年)玄昉入唐,從智周學法,返國後,以興福寺為中心而傳法,稱為北寺傳。日本法相宗為奈良時期(710~794)、平安時期(794~1192)最有勢力之宗派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