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江蘇省第一所希望國小-----盱眙縣希望國小坐落在美麗的洪澤湖畔,和明朝第一陵明祖陵緊緊相依。這裡地理位置比較獨特,三面環水,東面是淮河,南面是陡湖,北面是洪澤湖。1991年這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大量農田被淹沒,全鎮有3所學校被洪水衝垮,一大批孩子失學在家,當地政府和學校都比較著急。不少孩子被臨時安置到離家較遠的學校就讀。在上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1992年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援建,台灣年代影視公司原董事長陳大偉先生捐資20萬元興建的江蘇省第一所、也是全國第十七所希望國小在這裡開工奠基,同年9月1日正式開學。320名孩子冒著小雨赤著腳在泥濘中舉行了第一次升旗儀式。當時全校只有7個班級,15名教師,320名學生。這320名孩子中有198名是家庭貧困失學在家的孩子,正是這所希望國小的建成,才使他們離開了牛背,放下羊鞭,背起書包,又重回到了夢寐以求的校園,由入牛娃、放羊娃變成了讀書郎。
辦學條件
隨著社會發展,當地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對我們希望國小的大力支持學校發展不斷壯大,
校園面積由原來的28畝擴大到現在的64畝。1998年學校建成第一幢教學樓希望樓,它的建築面積是1700平方米,2002年學校建成第二幢教學樓長泉樓,它的面積是2200平方米,2004年學校又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綜合樓,2005年建成10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隨著省政府對教育進行“危房改造”“布局調整”“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四配套”這六大工程的實施,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學校規模也不斷擴大,目前我校共有在校學生1624名,32個班,教職工82人。形成了辦學條件一流、教學質量上乘的視窗學校。
校園文化
學校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全體希望人團結拚搏,開拓進取,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先後被評為淮安市文明校園、淮安市模範學校、淮安市五十強中心國小、淮安市級實驗國小、淮安文明單位。學校嚴格按照《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來管理學校,先後被評為“淮安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和“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學校注重老師的專業發展,努力打造一支能幹事、會幹事、
敢幹事、乾成事,樂於奉獻的教師群體。一大批教師成為教學能手和教學骨幹,數名教師在種類優課評選和論文評比中獲獎。我校教師群體被授予“江蘇省青年文明號”。學校注重學生常規養成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注重少先隊建設,去年學校少先隊被授予“江蘇省紅旗大隊”榮譽稱號。學校注重學生素質的提高和特色校園的創建,在提倡“輕鬆積累、受益終身”的口號下,努力實施1126工程。學校重視詩詞教育,努力創建詩化校園,近年來學校詩詞教育先後被評為省、市、縣詩詞教育先進單位,今年我校詩詞教育被中華詩詞授予“全國詩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梁東、晨崧,江蘇省詩詞學會會長凌啟鴻、淮安市詩詞學會會長尚雲等領導多次到學校檢查指導工作。去年6月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全球111名代表在北京召開中華詩詞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成立大會。校長朱志鋒作為詩詞之鄉代表參應邀參加了這次盛會。學校關注貧困學生,關注留守兒童。近年來很多家長外出務工,學校1624名學生中父母雙方都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達619人。學校採取措施,多位一體,全面關愛,引領他們健康成長。學校德育活動和留守兒童的做法先後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中國教育報》《淮安日報》《成才導報》等多家報刊上進行了刊登。江蘇教育電視台先後在兩支點欄目上進行宣傳。顯然希望國小發展與各級領導的關懷是分不開的,團中央少工委書記張曉嵐、省領導馮敏剛、任彥申、王湛、凌啟鴻、何權等省領導,王斌泰、沈健等教育廳領導以及省市團委、教育局領導多次來學校指導工作,全體師生深受鼓舞。
未來展望
學校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建校初期,社會各界對我校支持熱情高漲,先後有南京華寧電子集團、
南京海軍指揮學院等幾十個單位向我校捐資捐物。社會上不少愛心人士通過希望工程,通過“手拉手”活動為幫助失學的孩子重新走回校園,為家庭貧困的孩子捐款捐物。昨天的活動。學校建校16年共有1900多名孩子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圓了他們的上學夢。總之,希望國小是在社會關愛中成長的。今後學校將繼續秉承希望工程的宗旨,不讓一名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讓全鎮三萬五千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關注貧困學生,關注留守兒童,用一流的成績回報社會各界對我校的深情厚愛。同時我們也熱誠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希望工程,支持我們希望國小的發展,我們堅信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希望工程一定會大有希望,我們希望國小也一定會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