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生[黃粱美夢主人公]

盧生[黃粱美夢主人公]

盧生是唐沈既濟《枕中記》里的人物。書說盧生在邯鄲旅店住宿,盧生入睡後做了一場享盡一生榮華富貴的好夢。醒來的時候小米飯還沒有熟,因有所悟。後世說的“黃粱夢”或“邯鄲夢”,都從此而出。之後一再被人續寫改編,唐代有《南柯記》,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馬致遠作《邯鄲道省悟黃粱夢》,明朝湯顯祖改編《邯鄲記》,清代蒲松齡作《續黃粱》。 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盧生鬱郁不得志,騎著青駒穿著短衣進京趕考,結果功名不就,垂頭喪氣。一天,旅途中經過邯鄲,在客店裡盧生倚枕而臥,一入夢鄉便娶了美麗溫柔的妻子,中了進士,升為陝州牧、京兆尹,最後榮升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中書令,封為燕國公。他的5個孩子也高官厚祿,嫁娶高門。盧生兒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一覺醒來空如舊。從而留下典故盧生“一枕黃粱”“黃粱一夢”"黃粱夢”等成語、俗語。另有秦朝神話人物盧生。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歷史傳說

盧生殿 盧生殿

盧生考場失意在客店裡遇見了得神仙術的道士呂翁(明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邯鄲記》,將呂翁改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盧生自嘆貧困,道士呂翁便拿出一個瓷枕頭讓他枕上。然後美夢成官,富貴榮華。80歲時,生病久治不愈,終於死亡。斷氣時,盧生一驚而醒,轉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呂翁仍坐在旁邊,店主人蒸的黃粱飯(小米飯)還沒熟哩!

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因故事奇趣而寓有深意,人們便在邯鄲市北面的王化堡村(現黃粱夢村)修建了一個呂祖祠,因廟內有精工雕刻的盧生睡像,又素稱睡公廟、呂仙祠。廟建於宋,經歷代修整,現保存的是明清建築。它由中軸線上的鐘離(前殿)、呂祖(主殿)、盧生(後殿)三大殿,東西行宮和里外院三大部分構成。

故事來源

唐沈既濟《枕中記》里說,盧生在邯鄲旅店住宿,盧生入睡後做了一場享盡一生榮華富貴的好夢。醒來的時候小米飯還沒有熟,因有所悟。後世說的“黃粱夢”或“邯鄲夢”,都從此而出。之後一再被人續寫改編,唐代有《南柯記》,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馬致遠作《邯鄲道省悟黃粱夢》,明朝湯顯祖改編《邯鄲記》,清代蒲松齡作《續黃粱》。

發生地點

盧生 盧生

黃粱夢這座建築,坐北朝南,大門向西。門外是高大的二龍戲珠琉璃照壁。門額上的“邯鄲古觀”四個大字異常醒目。大門內八仙閣迎門而立,小巧別致。前院北房為丹房,上懸“神仙洞府”的匾額。丹房前的照壁上有“蓬萊仙境”四個草書大字,筆勢飛舞,蒼勁有力。

丹房北邊是中院,院裡有一方蓮池,周圍矮牆環繞。夏秋之交,荷花飄香,水面映著藍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蓮池上建一座小橋,其上矗立一座尖頂八角亭,顯得挺拔而有生氣。穿過亭子,就是鍾離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歇山式琉璃瓦頂。鍾離殿的兩旁,是精巧的鐘樓和鼓樓,前後左右,布局和諧。再往北走,就到了呂祖殿,這是黃粱夢古建築的主殿,比鍾離殿更顯得雄偉。呂祖殿上面琉璃瓦鋪頂,檐下柱頭斗拱飾鑲,光彩奪目,一片秀色。殿前有碑碣,左右設廊。盧生殿為後殿,硬山式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殿內有一尊用大青石雕刻的盧生睡像。盧生頭西腳東,頭枕青瓷枕,兩腿微曲,側身而臥,睡意正酣。刻工精細,惟妙惟肖。石床高2尺、寬3尺、長5尺,與睡像連成一體。北面牆壁上繪有壁畫,展現了盧生一枕而睡,一覺而夢,“富貴榮華終幻因,黃粱一夢了終身”的意境。黃粱夢碑碣、匾額頗多。如金代學者元好問為呂祖祠題詩曰:“死去生來不一身,定知誰妄復誰真?邯鄲今日題詩者,猶是黃粱夢裡人。”

相關歷史

黃粱夢的兩側是東西行宮。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往西安,第二年返回北京時,沿途為其修建了行宮多處,黃粱夢的東西行宮就是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專為慈禧太后一行建造的。

黃粱夢經過較大規模的修葺,以新的面貌迎接中外遊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