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慶駿

盧慶駿

盧慶駿,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和飛彈與航天技術專家。在從事教育工作的30年裡,講授數學各個分支的多門課程;編寫了大量的教材;發表了數十篇有創新、有價值的學術論文。為培養科技人才作出了卓著的貢獻。60年代初開始從事飛彈試驗學,可靠性和精度分析工作,為之做了大量的奠基性的、開拓性的工作。在氫氧發動機研製中,他深入實際,用可靠性理論指導研製,這一項目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是中國航天戰線上一位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13年8月15日 生於江蘇省鎮江縣(今鎮 江市)。

1931—1936年 浙江大學數學系學習,獲理學士學位。

1936—1946年 任浙江大學數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46—1949年 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研究院學習,獲博士學位。

1949—1952年 任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系主任。

1952—1953年 任復旦大學數學系教授。

1953—1964年 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授、數學教研室主任、院科學研究部副部長、院教務部副部長;兼任黑龍江大學數學系主任。

1964—1995年 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歷任一分院副院長兼研究所所長、一院副院長兼研究所所長、部總工程師、一院科技委副主任、一院技術顧問、部(公司)科技委顧問等職。

1995年7月6日 逝世於北京。

鎮江市 鎮江市

盧慶駿,1913年8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鎮江縣(今鎮江市)。其父盧潤州曾留學日本,從事律師和法官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縣政協委員,要求子女認真讀書,誠實做人。童年的盧慶駿就讀於鎮江第九師範學校附小,後考入鎮江六中和鎮江中學讀國中和高中。 1931年7月,考取浙江大學數學系,1936年8月畢業

,獲理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直至1946年7月。由於工作業績突出,1946年9月被選送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研究院深造。他刻苦攻讀,發表了多篇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文,獲博士學位。由於他報國心切,毅然放棄在美國的豐厚待遇,於1949年5月回到母校浙江大學數學系,被聘任為教授兼數學系主任,時年僅36歲。1952年8月,在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中,他被分配到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任教授。1953年3月,調至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數學教研室主任、教授,並先後擔任院科學研究部副部長和教務部副部長。在此期間,他還被黑龍江大學聘任為數學系主任。

1962年,他開始從事飛彈與航天型號的試驗學、可靠性預測與評估、精度分析等研究工作。1964年6月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1965年在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任副院長兼研究所所長。1981年任七機部總工程師。1983年任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後任院技術顧問。1988年任航空航天部第一研究院技術顧問。1991年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顧問。1993年任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顧問。

在這一時期,他還被聘任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科技委和七機部、航天部、航空航天部歷屆部科技委委員。他曾當選為黑龍江省數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以及中國數學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還擔任中國《宇航學報》的副主編。他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盧慶駿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1956年全國教授評級時,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決定給盧慶駿定為一級教授,但這位學者獲悉後坦誠地申明:我的老師蘇步青教授是一級,我只能定二級。由於他的堅持,最後還是尊重他的意見,定為二級教授。1962年,他被評為全國優秀知識分子;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由於其圓滿完成氫氧發動機研製任務,而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榮獲這個項目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0年,首批被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91年,被評選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

1936年,他從浙江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由於成績優異、學有所長,被蘇步青教授薦舉,留校任教,走過了一條從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到數學系主任、研究院教學部主任的教書育人之路。在前後近30年的教學生涯中,他親自編寫和選定教材,並不斷地用其新的研究成果充實他的教學內容,講授了數學學科中多種門類的課程,如數值分析、微積分、函式論、數論、高等代數、集合論、譜論、機率論、隨機過程、數理統計等。他不僅給本科生、研究生授課,指導研究生,還為了提高教師的學術理論水平,親自給助教、講師、副教授們授課。

正是由於這位園丁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所傾注的心血,為中國的數學界、工程技術界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在他的學生中有的已成為知名的教授和專家,有的還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在這些學者身上都凝集著他的一份重要貢獻。這正是盧慶駿一生的追求和感到欣慰之所在。

學術研究

冪級數 冪級數

在繁忙而緊張的教學和教學領導工作中,他仍潛心致力於數學領域的研究工作,不停地探索和進取。在30和40年代,他主要進行傅立葉級數,冪級數和特殊三角級數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國內外有關學術刊物上發表了10餘篇論文。

爾後,他又從事泛函式分析、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方面的研究,特別是他從飛彈與航天技術中的工程實際出發,解決飛彈與航天型號研製中的實際問題,更是難能可貴,取得了一批有工程套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如《泛函分析與平穩隨機函式》、《振動數據處理的數學方法介紹》、《超橢球約束量最小二乘法》等,都為飛彈與航天的數據處理工作提供了理論根據和可用的數學方法。

他的這些科研成果,一方面反映了他在數學基礎理論上的深厚功底和鑽研精神,難怪航天系統的科技人員遇有數學上的難題時,都是請教這位數學界的“高手”;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在數學理論及其套用上的突出貢獻。

數學套用

遠程彈道飛彈 遠程彈道飛彈

早在60年代初,中國的飛彈與航天事業開始創建之時,這位數學家即開始飛彈試驗學、可靠性理論、精度分析等數學套用技術的研究工作,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親自點名,將他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調至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領導和主持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的副院長兼研究所所長,組織制訂規劃、計畫和選調科技人員等工作,並主持了多項課題的立題論證與研究工作,取得了相應的研究成果,在飛彈與航天型號研製中發揮了作用。例如他主持制定了液體中近程彈道飛彈—整套貯存試驗方案(包括各種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和實施方案,並提出了倉庫貯存的環境條件,從而延長了這類飛彈的壽命。 他還提出了液體中近程彈道飛彈落點精度和最大射程的統計評定方案,首次使用序貫分析截尾法進行了分析計算,減少了飛行試驗次數,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並縮短了研製周期。他擔任技術負責人的攻關組,創造性地利用高、低彈道和發射衛星飛行試驗所取得試驗數據轉換為這種彈道飛彈全程飛行試驗的驗前信息,進行飛彈的精度分析和鑑定,減少了全程飛行試驗次數。這一精度分析與鑑定方法為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液體遠程彈道飛彈的全程飛行試驗次數確定、落區海域的劃定以及這一飛彈的定型等,都提供了可用的分析方法,還為這一飛彈的改進和精度的提高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他還主持和參加了最小二乘法、多項式平滑、卡爾曼濾波等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與套用工作,提高了遙測、外測系統及其他測量數據的精度。

在這些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他從理論分析的高度進行了總結,整理出了多篇有理論深度和實際套用價值的報告。主要有:“遠程彈道飛彈精度分析的一些統計方法”、“彈道飛彈最大射程的統計評定方法”、“飛彈制導系統工具誤差分離方法的研究”等。這些都是中國飛彈與航天試驗學與精度分析等技術工作的理論基礎,對當時的在研型號和後續型號的有關研製工作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數學家,一直重視數學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用數學理論指導飛彈與航天型號的研製,用數理統計方法提高試驗數據的使用效率,減少飛行試驗次數。這是他在數學與實踐領域中的一個貢獻。

預先研究

在他擔任副院長和院科技委副主任期間,長期分管預先研究工作,主持了多項大型的、系統性強的預研課題的立題論證、技術方案確定和研製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新型號的立項、技術方案的確定和加快新型號的研製,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

他主管長征三號運載火箭三子級氫氧發動機的研製工作達14年之久。他不顧年高、不顧寒暑,深入研製、試驗、生產第一線,參加各種技術協調會、計畫調度會和有關的研製試驗工作,每次發動機試車,他都親臨現場。特別是對氫氧發動機試驗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參數精度評定、測量儀器的精度鑑定等工作,都給予了很多具體指導。長征三號的關鍵技術氫氧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有著他的一份不可缺少的貢獻。

在液體中近程彈道飛彈定型生產後,曾出現了故障,他是故障分析工作的負責人,帶領有關的科技人員通過反覆測試、分析、計算和試驗,終於查明了故障原因,排除了故障。

在他擔任第七機械工業部一院技術顧問和部科技委顧問時,已近耄耋之年,可他仍老驥伏櫪,一如既往地關心中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發展,積極主動地參加有關發展戰略、發展方向、技術途徑及有關新型號技術方案的論證與審查工作。在一次某新型號的技術方案討論會上,他深思熟慮,就可靠性、安全性問題發表了語重心長的意見,並詳細地介紹了國外關於開展可靠性、安全性、維修性等工作的情況,博得與會者的讚揚。1991年,他榮獲航空航天部“長期從事可靠性工作”的榮譽證書。1992年,在北京召開國際可靠性學術交流會,他不僅為會議的組稿、審稿作了大量的工作,還親自撰寫了論文,已載入會議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