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皎平渡鎮,地處皎平渡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4公里,到鄉道路為
土路,交通不便,距縣131公里。東鄰發展村委會 ,南鄰平定村委會,西鄰湯郎鄉,北鄰湯郎鄉。轄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88戶,有鄉村人口1221人,其中農業人口1221人,勞動力64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12人。全村國土面積7.31平方公里,海拔2057米,年平均氣溫20.5℃,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279.6 畝,人均耕地1畝,林地722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3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烤菸、玉米和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79.6畝(其中:旱地1279.6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968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蘋果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46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全村有109戶通自來水,有182戶飲用井水。有288戶通電,擁有
電視機農戶22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8戶。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24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1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79.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279.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5畝。
到2009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78戶;建有小水窖690口;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88戶居住於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8萬元,畜牧業收入13萬元,年內出欄肉豬302 頭;工資性收入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烤菸、玉米和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3人,在省內務工151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烤菸、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養殖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1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魔芋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魔芋種植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8戶,共鄉村人口1221人,其中男性615人,女性606人。其中農業人口1221人,勞動
力642人。該村漢族居多。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08人;享受低保12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10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24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88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230人,距離鎮中學24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0人,其中小學生180人,中學生50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30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27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0人。
人文地理
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發展情況等。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水、路不通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養殖業,計畫修路、引水,種植魔芋、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