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歷史
![盧宅](/img/4/bec/nBnauM3X0QDN4MDMyQ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0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肅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將前後二堂聯結成一體。其中前廳原是歇山屋頂,後雖改為兩廈懸山頂,但室內木構架仍保留歇山轉角做法,斗拱式樣也很華麗。按明制規定,品官住宅不準用歇山頂,因此肅雍堂前廳的屋頂改形是否系宅主為逃避“逾制”之罪而採取的補救措施?這種現象在明代住宅中甚為罕見。
文化遺產
![盧宅](/img/f/e13/nBnauM3X1gDO0MTO2Q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0g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盧氏,婺州望族,自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盧睿中進士以來,五百年間,科第綿延,鄉試中舉二十七人,奪魁二人,殿試進士八人,涉足仕林的有一百五十餘人,其中不乏一代重臣。由於家世興旺,於是盧氏家族相繼建房置產,致房屋千間,院落連片,街巷縱橫,占地達500餘畝,即盧宅。
建築布局
![盧宅](/img/1/d2b/nBnauM3X2IjMxgDN0Q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0g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肅雍堂軸線是主體建築,現存自明景泰至民國初的建築20餘座,集中於肅雍堂軸線兩側。肅雍堂軸線前後九進,依次是捷報門、國光門、肅雍堂大廳、肅雍正堂、樂壽堂、世雍門樓、世雍堂、中堂、後樓。
東側:與之平行的前有西德堂軸線(依次是享裕堂、嘉會堂、西德後堂、西德上廳四進)。
樹德堂軸線(依次是樹德前廳、中廳、後樓三進),大夫第東吟堂。
後大雅堂軸線(現為善慶堂、享敘堂二進),愛日堂。
西側:與儀門相鄰的存義堂,與之平行的世進士第忠孝堂。南面臨街則有東西荷亭書院,冰玉堂,占地25000平方米。
肅雍堂廳堂宅第,嚴謹規整,左右對稱。肅雍堂內的花燈,起自明代,盛於清代,《紅樓夢》中描寫的各種花燈這裡應有盡有。肅雍堂現存一盞大堂燈尤為華麗典雅令人嘆為觀止,寶蓋下,中間用羊皮、料絲、羊角3盞大燈上下相接,外圍垂6串24盞羊角小燈和珠籃燈。這架大堂燈高4.5米,重255斤,用了40萬顆彩色玻璃珠穿就,已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建築風格
![盧宅](/img/f/823/nBnauM3X0EzNxYDM5Q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0g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盧宅](/img/b/066/nBnauM3X1EDN1cjMwU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1g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盧氏自古宗儒學、敦禮教、興書院,聚姓課讀,延師講習,啟蒙授業,解惑傳道,是尊師重道、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為了博覽群書、著書立說、教習子弟,利用周圍山丘及雅溪之畔幽雅、僻靜的環境,先後修建了峴峰書院、荷亭書院、雅溪書院等近十處書院和藏書樓。當時的文人騷客,或留寓、或吟誦講學,留下了一方方匾額、一副副板對,猶如一頁頁歷史,更激起了盧氏後人奮發進取。
作為盧宅核心和代表的肅雍堂,堂名語出《詩經·周頌·有瞽》:“喤喤厥聲,肅雝和鳴。”意謂肅敬和諧。該堂面闊五開間,進深十檁,高三層計10.6米,雕樑畫棟,斗拱彩畫以嬌艷欲滴的牡丹為襯底,施以巨大的龍鳳圖案。在肅雍堂的大堂上,有一盞名為“寶蓋索絡聯三聚七彩穗羊角燈”的大堂燈,展現了巧奪天工的古代工藝水準。大堂燈高4.05米,最大直徑2.1米,重127.5公斤,用40萬顆玻璃彩珠穿聯而成。燈的頂部由三桿鐵臂中心交叉形成六角,中間懸著一串主燈,上下共三盞,依次懸掛著六角羊皮燈、八角料絲燈、紅色羊角燈;周圍六角各輔以一串小燈,亦上下三盞;下沿圍以彩珠穿成並飾有“星輝不夜,萬象位搖,結彩蓮炬”等十二字樣的珠簾。望之雍容華貴,流光溢彩。此燈已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肅雍堂尤其獨特的是,它的前四進中有可分合的移動式石庫門,大廳的雙跨頂上還有一防水的天溝,整個建築排水極為暢通。倘若遇到暴雨,水位達男人額頂,雨住後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全部排出大廳。看來無論是面積之大還是設施之先進,肅雍堂都堪稱全國民居之最了。
若以繪畫來比擬建築群的話,盧宅可謂“工筆”與“寫意”兼具。工筆體現在盧宅內各種陳設的極盡奢華之上,廳堂上的木雕,無論是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扇,還是家具的設計和製造工藝,無不雕工精細、形態傳神,恍若神品。而寫意則凝聚在盧宅建築的外觀之間,光是屋頂,盧宅中就分重檐、單檐,檐頂的形式有卷棚、硬山、懸山等等,每棟建築,都明顯地突出了浙江民居風格的風火山牆、高聳的垂脊和起翹多變的屋面,使整體建築的風格剛柔並濟。雅溪之畔的這座江南大宅門,以其豐厚綿長的神韻,等待你去品味,去咂摸。
歷史價值
![盧宅](/img/f/c3d/nBnauM3X4cDN0EjNyU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1g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在紐約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中國有6個遺址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甘肅天水古樓群、河北懷來雞鳴驛、山西磧口鎮村落、雲南團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還有就是浙江東陽的盧宅。
東陽的這個浩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叫盧宅明清古建築群,雖然它建造至今544年了,似乎藏在深閨無人識。直到三年前,東陽市政府才決定開發盧宅,從宅內動遷出了整整150戶居民。
北有故宮,南有盧宅
有一種說法口氣很大,叫做“北有故宮,南有盧宅”,盧宅可謂民間故宮。
民居東陽盧宅也有個縱軸線,它的格局和故宮相仿,叫做“前堂後寢”,前堂是盧家的公共廳堂,供族內子孫舉行祭祀、聚會、娛樂、吉慶、議事、教習等,石庫門的後面則是家眷、僕人的生活起居空間,平時石門關著,外人不得入內。
進入盧宅前,有風紀世家、大方伯、旌表貞節三座牌坊迎接,然後要走過非常寬闊的甬道,才見到盧宅的真面目。整個縱軸線有九進,長度竟然達到320米。在中國,只有故宮和孔廟有這樣的結構。
木雕精華在盧宅
![盧宅](/img/8/44a/nBnauM3X4ITMwUzMxUDOxYjN4QTMwcTOykzMyQTNwAzMxAzL1g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盧宅和別的江南建築不同之處,在於它既有北方的大氣布局,又有南方的精雕細刻。廳堂宅第廣泛採用東陽的木雕裝飾,無論是建築構件,如斗、梁、枋、拱、檀、雀替、門、窗,還是室內的家具,都巧構細接,體現出東陽木雕的最高水準。
在盧宅見到了兩件東陽木雕的絕品:九獅戲球三架梁,它是用1.7米以上的整塊樟木雕成,它高達1.5米。古代藝術家採用深浮雕、透雕和圓雕等技法,把獅子雕刻得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實在是東陽傳統建築木雕的登峰造極之作。
肅雍堂的前廳和正廳之間採用的“勾連搭”結構,又是東陽木雕的一絕。為了避免大廳進深過長,為了避免屋頂不斷升高而影響美觀,為了節約用材,東陽的能工巧匠們便設計了這種“勾連搭”——兩個頂連在一起,結合部有專門設計的“大溝”,可供流水。可以說,古代東陽木雕的精華,就藏在盧宅。
交通路線
東陽盧宅交通指南:
東陽盧宅地址:浙江省東陽市盧宅鎮
東陽盧宅自駕車路線:
從上海上滬杭高速,轉到杭州繞城高速,轉到杭金衢高速,轉諸永高速(永嘉方向),橫店出口下,往東陽市區開即到。
東陽盧宅乘車路線:
從金華汽車東站坐班車到東陽,6:00--17:50,每隔15分鐘1班。從東陽汽車東站步行僅5分鐘可到盧宅。或坐東陽1、2、3路公交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