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錫(1915~2001)

盧嘉錫(1915~2001)

195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學部委員。 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978年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1982年當選為理事長。

盧嘉錫(1915~2001)

正文

盧嘉錫(1915~2001) 中國物理化學家。原籍台灣省台南縣。1915年10月26日生於福建省思明縣(今廈門市)。193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37年赴英國留學,在倫敦大學化學系進行人工放射性鹵素同位素的化學濃集以及同位素交換反應化學動力學的核化學和放射化學研究。1939年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後,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繼續深造,在著名化學家L.C.鮑林指導下,從事結構化學的研究。在參加美國國防研究過程中,曾在燃燒與爆炸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果。1945年回國後,歷任廈門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副教務長、研究部副部長、部長和校長助理等職。195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學部委員。1958年參加了福州大學的創辦工作,並於1960年任該校化學系教授、副校長。1958年他籌建了中國科學院華東(後改為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的前身福建化學研究所一所和技術物理研究所一所,後任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78年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1982年當選為理事長。他還是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增設委員及分子結構和光譜工作委員會國家代表。
盧嘉錫專長物理化學,特別是結構化學。他的主要成就有:通過晶體和分子結構測定,證實了W.G.賓尼和G.B.B.M.薩瑟蘭根據量子化學理論分析提出的過氧化氫的分子構型;定出了氮化硫(S4N4)及其同類物雄黃和雌黃等非過渡元素原子簇化合物的結構;根據對雙氮分子充分活化作為主要矛盾進行的理論分析,提出了固氮酶中鉬鐵蛋白非朊輔基固氮活性中心的 MoFe3S3網兜狀原子簇結構“福州模型Ⅰ”,進一步發展成孿合重烷型雙立方烷的“福州模型Ⅱ”,得到了中外學者的重視;對Mo-S、Fe-S、Mo-Fe-S過渡金屬元素簇合物的合成和反應,組織和開展了系統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成果,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元件組裝構想”,以四元環型過渡金屬M、M′原子“簇元”作為基本“元件”,闡明了單烷型、重烷型過渡金屬元素簇合物的“自兜”合成反應的原理。已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他提倡科技人員學習和運用自然辯證法,所著《結構化學研究中若干辯證法問題》的論文,得到哲學界和科學界的好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