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溪七犀潭

盤溪七犀潭

七犀潭俗稱盤溪大龍潭,有“雲南第一泉”之美譽,相傳因有七頭犀牛於潭中嬉戲而得名。七犀潭位於盤溪壩古滇國毋單縣城附近,華盤二級公路終點,水出掛榜山腳,周圍亂石突兀,綠樹成蔭。

簡介

七犀潭俗稱盤溪大龍潭,有“雲南第一泉”之美譽,相傳因有七頭犀牛於潭中嬉戲而得名。七犀潭位於盤溪壩古滇國毋單縣城附近,華盤二級公路終點,水出掛榜山腳,周圍亂石突兀,綠樹成蔭。

概況

據20世紀80年代水利部門觀測,七犀潭年均出水流量5.3立方米/秒,豐水季節出水量可達10立方米/秒,每年出水量達1.67億立方米,相當於3個十三陵水庫(蓄水0.6億立方米),1.5個昆明松花壩水庫(松花壩水庫容量1.2億立方米,實儲水1億立方米)儲水量,潭泉占地面積四畝。
據傳,三十年前當地人曾以繩拴石測其水深,下墜百餘米仍未到底。七犀潭原來有泉無潭,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由董�出資築埂為潭。1965年又築新埂擴大潭塘,2005年,在周圍建設亭台閣榭,景致俞加美麗。整個潭泉之內,出水之狀隨處可見,有的如�底烈火熊熊,而釜中熱浪翻滾;有的如數千游魚爭相呼吸朝陽之氣,氣泡從各處不時冒出,又不時破滅,蔚為狀觀;加之潭水奔湧出堤之雄偉瀑聲,與八百里洞庭的“汽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之勢相較,亦不亞也。一潭之水流出則形成一條河流(小江河),潭水自西向東,而後逆南盤江北上,呈“倒壩金鉤”奇觀,再於古寧津橋處注入南盤江。兩水相交而成水壩狀,當地廣為流傳:明旗暗鼓八方樹,倒壩金鉤鐵索橋。經專家測定,七犀潭為雲南出水量之最大潭泉,在中國大泉中,出水量位居第三。如今,七犀潭出水量較之原來大增,年均出水量達7.35立方米/秒。
七犀潭周圍有鱘魚養殖場及北側1km處的大龍潭瀑布,每年春節和“六月二十六”有民間集會、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