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堂

盛德堂

盛德堂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水南二村,始建於南宋,距今有將近850年的歷史,原為唐代宰相裴度第十五代孫裴聞義故居。抗金宰相趙鼎、大臣胡銓貶崖居此,因胡銓書“盛德堂”而得名。

悠悠歷史

1980年代,一個日本訪華團慕名來到美麗的濱海城市———三亞,他們此行的目的一是尋找萬代橋,二是踏訪盛德堂。然而當時的盛德堂卻依舊掩蓋在一片低矮的灌木草叢中,如果沒有裴氏後人的指點,人們很難發現瓊島這片中原文化熱土。

在裴氏第24代後人裴宏齊老人的帶領下,海南日報記者走進位於三亞市崖城鎮水南二村的盛德堂,僅存的兩三間老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木質的門椽早已腐朽,倒塌的建築構件遍地散落,老屋浸透了歲月的滄桑。
72歲的裴宏齊老人,在光影斑駁的樹下回憶起兒時在盛德堂讀私塾的情景。老人說,那是在1946年春天,水南村及附近村莊的孩子都到盛德堂念私塾,記得當時的課桌上還刻有“盛德堂”三個字。
查閱裴氏家譜,後人得知裴氏家族入瓊始祖是北宋末年的裴瑑。《崖州志》上清晰記載:裴瑑,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是唐朝著名宰相裴度的十四世孫,先為雷州(今廣東海康縣)守,任滿入覲衍期,被貶謫為吉陽軍(即崖州)守,有善政。因中原戰亂,任滿不能回去,於是定居吉陽軍崖城鎮的南漏村,後其子裴聞義移居水南村,今日的盛德堂就是裴聞義的住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崖州水南村民居崖州水南村民居
據裴氏家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裴氏後人將裴聞義的住宅改為海南裴氏宗祠。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的崖州抗清保衛戰中,盛德堂多次被焚毀,裴氏家族大多被殺害。到康熙、乾隆年間又重建盛德堂,但規模已大不如前,現存的建築為清代道光年間翻修後留存至今。
即便如此,後人依然可以從殘存的建築遺址推想當年的盛德堂,這處宅子坐東朝西,現存面闊三間,灰布筒板瓦頂,自前門入內,分別為門樓、兩邊有配房,中亭、正廳、書房、廚房、廊亭。盛德堂脊瓜柱形如方瓶形,由兩塊厚木上下銜接組合成一流線型,中間鑿空成正梁頭穿架的雙口。正面浮雕一幅“龍鳳圖”,形象生動,極其精細。浮雕皆為一蓬十二枝蓮花,心圓花實,舒張有序,這些顯貴的裝飾盡顯盛德堂當年的興盛。
貶謫名儒盛德堂傳播中原文化
如今的水南村還居住了300多位裴氏後人,該村與古崖城僅一水之隔,因地處寧遠河之南而得名,更因歷代著名人士和貶官雲集在此而聞名遐邇。
除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曾在水南村居住了一年多外,著名紡織大師黃道婆也把這裡當作第二故鄉。從唐代起,眾多被貶謫和流放的朝廷名相、大臣及著名學士,也曾有幸成為它的顯赫“村民”。如唐代太子冼馬兼侍讀劉納言,北宋宰相盧多遜、丁謂,南宋曾任右司諫待御吏(宰相)、參知政事的趙鼎,南宋曾任參知政事、資政學士的李光、南宋曾任便樞密院編修的胡銓,元代宰相王仕熙,明代名儒莫蔡以及有“嶺南巨儒”之稱的鐘芳,就是從水南村走出的驕傲。因此,水南村不但成為瓊島人文昌盛之處,還被譽為海南四大文化古村之一。
史料記載,宋朝宰相趙鼎在南宋紹興八年(1139年)因反對奸臣秦檜割地求和,於紹興十四年(1144年)被貶謫至崖城後,就寄居在裴氏宅。
趙鼎死後2年,力主抗金的樞密院編修官胡銓因上疏請殺秦檜也被貶崖州,並在裴宅寄居長達8年之久,直至秦檜死後,胡銓才得徙移衡州。北歸時為表感激之情,特地贈匾並親筆題寫“盛德堂”三字,還作《盛德堂銘》以贊之,這就是“盛德堂”的由來。
海南大學閻根齊教授認為,既然胡銓給這所房子題名“盛德堂”,那一定是這座宅子有“堂”的建築。我國大約在周代的時候就有了“前堂後寢”的標準的住宅形制,前後分兩部分,前面的稱“堂”,主要是供接待賓客和議事之所,大雅之堂、堂堂正正即是指此;而“寢”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主要供長輩居住。“有堂必需另立一門。‘門’隨著‘堂’相繼而來。這種有門、堂、寢的建築基本形制大概在宋代確立,影響至今。
據清光緒《崖州志·盛德堂記》記載:“宋之南,丞相趙公鼎以事謫於崖,常館於義室。已而,胡公銓繼至,復館於其所。因題其居曰‘盛德’。蓋高山景仰晉國,而喜其有後也。若曰唐有天下,至於憲宗。文武恬熙,藩鎮跋扈,幾於不振。幸得度以成淮蔡之舉,乃底於寧。自是出將入相,身系國家之安危者,四十年。而威望所及,夷狄慕之。豈非盛德者哉?……此堂之所由名也……予來瓊,遇裴之後人鄉進士崇禮,為予道其事。且曰,胡公所題,手墨尚存。願有以記之。於是乎書”。由此可證,胡銓的題字至遲在明代中期還可看到。
《崖州志》記載,胡銓在水南村8年多“日以訓經傳書為事”,“黎酋紛紛遣子入學”,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
2009年4月,經海南省文物部門批准,三亞市組織有關專家對“盛德堂”遺址進行了系統發掘,初步摸清其建築布局,為典型的宗祠建築布局,分為門樓、過廊、過廳、正廳、圍牆五大部分,占地500多平方米。2010年10月,三亞市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管理委員會組織人員實施“盛德堂”復原工程。

詩文相傳

裴氏第25代後人裴茂芷說,盛德堂原有一長約2米,寬80厘米刻有“盛德堂”的古木匾,木匾暗褐底色大紅字,四周刻有卷葉卷草花紋。懸掛在“盛德堂”有800餘年之久,直至1966年文革初期,村人將木匾從“破四舊”的火堆中偷搶出來,並將題刻刮掉得以保存,該木匾今存三亞市博物館
胡銓不僅親自書匾,還作《盛德堂銘》--“猗歟休耶,儋守裴公。震風凌雨,大廈幪。遷客所廬,丞相趙

胡銓書法胡銓書法
公。後來雲誰,廬陵胡銓。三宿銜恩,矧此八年。”以此讚揚盛德堂主人裴聞義的高尚品德,並下決心報答裴公的大恩大德。
閻根齊查閱大量史料後,計算出從南宋到清末為盛德堂題贈詩詞的文人有40位之多,這其中不僅有趙鼎、胡銓,還有元代的范槨、王仕熙,以及明代的丘浚、海南名人王佐等文人墨客,不少學者盛讚裴氏盛德堂確實是海南古文化的第一堂。
“盛德堂巍海南邊,門闌四序藹祥煙。先朝宰相多勛望,後代兒孫總俊賢。趙鼎謫居心似鐵,胡詮題匾筆如椽。來游濟濟皆儒彥,為文春容幾大篇。”這是丘浚的題詩。縱觀盛德堂詩抄,內容多是頌揚裴氏宗祖的開明大義,讚揚裴家淳樸勤儉,忠厚處世的耕讀家風,其中不乏王仕熙的《贈裴氏盛德堂》二首和王佐的《崖州裴氏盛德堂》等膾炙人口的名篇。
據裴氏後人口口相傳的歷史中得知,明代成化年間,裴氏家族在盛德堂舉行過一次規模盛大的祭祀先賢大典,並將新修好的《裴氏族譜》敬獻與祖先靈前,當時有30多名地方官員和名人大家參加祭祀儀式,紛紛作詩贈裴氏後人,這些詩作均收錄進《裴氏族譜》,總名為《贈盛德堂》。自此以後,裴氏盛德堂被尊為崖州的文化中心,前往瞻仰憑弔的晚輩絡繹不絕。

裴氏忠義

裴氏家族的入瓊始祖是北宋末年的裴瑑。據《崖州志》記載:裴瑑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唐朝著名宰相裴度的十四世孫。裴度(763--839),字中立。因極力主張削藩,曾被藩鎮勢力派人暗殺致傷,但仍不改初衷。元和十二年,親自督師圍剿淮西節度使吳元濟。裴度親自指揮平定淮西,使河北諸藩大懼,唐朝出現了“元和中興”的局面。為酬報裴度之功,被封為晉國公,是唐後期穩定政局的著名人物。 近年來研究崖州文化並有所得的徐日霖先生,曾多次探尋崖州“盛德堂”。徐日霖說,據《裴氏族譜》,裴氏家族自秦漢魏晉興起,歷六朝榮盛,隋唐達到鼎盛,五代十國之後雖不及先朝,但一直延續到宋代依然名人輩出。據史書記載,裴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各類名人學士均可在史書中找到。大文豪歐陽修曾在位於成都的裴氏博物館題寫贊語:天下無二裴。丘濬在為《裴氏族譜》作序時稱:“嗟乎!裴氏之盛,自漢吉陽平侯始,自是而後,分為西眷之族,洗馬之族,南來吳之族,不可以一二數也。而今不可考矣!獨晉公(即裴度,編者注)之裔,其遷於海南者,尚綿綿其盛如此,豈非盛德之澤乎!”可見裴氏一族在中國歷史上的顯赫地位,在邊遠的崖州,仍葆名相世家良風,淵源綿長。
談到水南村的裴氏,徐先生說,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裴瑑之子裴聞義,字子遷,“以蔭補,知昌化軍(今儋州、昌江一帶),有善政”(《崖州志》)。裴聞義父子同知昌化軍,傳為崖州佳話。趙鼎當年貶謫抵吉陽軍 (治所在水南)時,裴聞義正在昌化軍任上。趙鼎(1085--ll47),字元鎮,號得全居士,宋朝解州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這位裴度的聞喜老鄉,文章氣節、義膽忠心少見於鄉野,宋崇寧五年(1106年)中進士,曾斥宰相章悖誤國。南宋高宗時趙鼎兩度任宰相。此時,他和岳飛、文天祥一樣力主抗金,反對議和、投降,並以宰相之身親臨前線指揮與金人作戰,“於國有大功,親征皆能決勝”,金人聞風喪膽,功名震響朝野內外。可是,由於奸臣秦檜的誣陷,趙鼎貶謫為清遠軍節度副使,潮州安置。他在潮五年,閉門謝客,仍被誣告受賄,再貶吉陽軍。趙鼎在吉陽軍寓居水南村裴聞義之宅。門人故吏,畏秦檜而不敢接近,惟廣西帥張宗元(淵道)遣兵校送藥、酒、米和面給他。秦檜得知後,明令吉陽軍守每月上報趙鼎情況,並把張宗元調離廣西。
在此風聲鶴唳的恐怖情境中,裴度後人顯露出宰相門風,不畏權勢,甘冒被秦檜滅門之險,也要救趙鼎於困境。除了接納趙鼎,還在精神上鼓勵他,肯定他。而威武不屈、寧死不改其志的趙鼎,在裴氏家居三年之後,於紹興十七年(1147年)絕食而死,年六十三。臨終前,他自書銘旌道:“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成為千古絕唱。趙鼎以身殉國,“天下聞而悲之”。死後十年,宋孝宗追封他為豐國公,贈太傅,謚忠簡,對他的抗金氣概給予了褒揚。可是,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斯人已逝,唯浩氣長存,這也彰顯了“盛德堂”主人的義膽忠肝與日月同輝。
徐日霖滿懷感慨地說,1148年,在趙鼎含冤死去的第二年,另一名抗金英雄胡銓出現在“盛德堂”,從此這個藏有趙鼎英魂的宅院聲名遠播。身為樞密院編修的胡銓上奏章給宋高宗請斬王倫、秦檜、孫近三奸臣,依然大權在握的秦檜將胡銓貶到吉陽軍,成為趙鼎之後再度貶崖州的又一名臣。此時的裴聞義依舊毫不畏懼,同樣收留胡銓在自己的宅院居住。身為貶臣的胡銓不忘書生本色,他在水南村宣揚聖朝教化,宣傳息兵安民,調和民族矛盾,尊賢愛士。《崖州志》載:他在水南村8年多“日以訓經傳書為事”,“黎酋紛紛遣子入學”,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和先進技術。胡銓對吉陽軍的開發,尤其對水南村的文明進步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1158年,秦檜死後,昔日的抗金英雄紛紛被召回,胡銓量移衡州,臨走時,為這所住宅題名為“盛德堂”,並親自書匾和撰寫門聯,還作《盛德堂銘》,刻石立碑而贊之,對裴度後裔在吉陽軍所表現出來的相門風範和忠肝義膽深為崇敬和感激,對所寓居的水南村裴氏之宅更依依不捨。題銘文曰:“猗歟休耶,儋州裴公。震風凌雨,大廈帡幪。遷客所居,丞相趙公。後來雲誰?廬陵胡銓。三宿銜恩,矧此八年。紹興丙子夏五月鐫”。同時,還書贈兩聯:“珠崖新色象,聞喜舊衣冠”;“史記威名震四夷源流有自,顏堂盛德垂千古繼述無疆”。胡銓取《左傳》“盛德必百世祀之”之意,通過親題匾、銘、聯,盛讚裴度功業,彰顯了裴度後裔在海外吉陽軍的相門懿德,意味深長。

盛德堂聯

盛德堂歷經族人擴建,規模宏整。自前入內,分別為門樓,兩邊有配房、中亭(兩邊有偏房)、正廳、書房、廚房、廊亭(兩邊有低牆)。經800餘年的沉積,留下許許多多的名聯。
楹聯:
漢唐家相支分遠,孔孟詞章討論長。(何珍)
正廳後壁聯:
史記威名震四夷源流有自,堂顏盛德垂千古繼述無疆。(胡銓)
廳北壁聯:
世代衣冠一派儒流源有自,門庭詩禮千年道學永相承。(何珍)
珠崖新色象,聞喜舊衣冠。(胡銓)
午橋別業源流在,綠野家聲紹述長。(徐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