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故事
義王和尚,元朝蒙古貴族,皇室成員。和尚是其蒙古名的音譯,他非僧侶。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孫(一說是曾孫),也是元順帝的皇叔。其父寬徹晉化為威順王,坐鎮武昌,其叔父是淮王帖木兒不花。和尚是元順帝的近臣,深受信任。元順帝痛恨奸臣右丞相孛羅帖木兒,密令和尚尋找機會刺殺。和尚募得殺手6人,乘孛羅帖木兒入宮之機會,殺死於延春閣李樹下,遂因功被封為義王。元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元朝政權危在旦夕。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明軍逼近大都(今北京)。元順帝詔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而以義王和尚佐之,自己隨後出逃。據《元史》記載,當大都被破之時,和尚“即先遁,不知所之。”帖木兒不花陣亡,守大都的元朝中央朝政大員全部被斬。
相傳和尚攜帶著家眷逃離大都後,為避免明軍追殺,改漢名為蘇克明,字進迪,號鋼鍤公。曾在山東省鄄城縣、河南省南陽縣、河南省濮陽縣等地潛藏,這些地方至今尚有其蒙古族蘇姓後裔。其中鄄城縣北王召蘇氏家廟至今仍供奉著他們的始祖義王和尚的排位。
對後世的影響
此後,義王又化名為王彥龍,流落至陝西同官。但被當地人誤記為“益王”。
清代《同官縣誌》就此記載道:“明定天下,捕元宗室甚急。有益王者,潛居縣南七里舖。其後子孫以王為姓。今同川里二甲王氏,是其後裔也,故今其村為王益村。”
“康熙年間,王氏子孫猶留益王圖像,歲春秋張掛,合族以祭。”
民國《同官縣誌》云:“杏林王姓,為元末益王之後。益王逃至本縣西鄉杏林村,遂家焉。據其族耆老及民間相傳,益王初至縣南王益村隱居,繼而謠諑蜂起,乘夜西行,至炭窠溝西原乞火未得,因名其地曰莫火村。遂至避難村居之,後復遷居松林。益王死,其後復遷杏林。歷明至清,均安居業農。無族譜,唯存皮捲軸一幀,上畫益王及宮官宮女多人。此軸現存北雷村,不示人觀。族人散居於杏林、松林、避難村、莫火村、北雷村、南關者,約八十餘戶。”
“東王益村。元宗室益王之後,入明以王為姓,居此村,故名。”引文中的七里舖、王益村,今屬王益區王益鄉;炭窠溝、北雷村、杏林、松林,今屬王益區王家河街道辦。
王益村,原名“益王村”。曾建有益王廟,廟址即今王益村國小。因後從外地來了個姓王的名醫於此定居,改稱“王醫村”,但寫作王益村。今王益鄉之名即因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