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贛邊紅軍三年游擊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安徽、浙江、江西3省邊界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軍進行的三年游擊作戰。

簡介

發生時間: 1934年11月~1937年冬

發生地點: 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界地區

事情背景

1935年1月,閩浙贛蘇區被國民黨軍占領。在蘇區內堅持鬥爭的紅三十師及各游擊隊共千餘人,受到很大損失。

事情詳細介紹

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北上皖南時,中共閩浙贛省委代理書記關英(後任書記)和閩浙贛軍區司令員唐在剛領導紅軍第30師和游擊隊共1000餘人,留在贛東北堅持鬥爭,另有皖贛獨立師和皖南獨立團等部隊亦就地堅持鬥爭。1935年1月.閩浙贛蘇區被國民黨軍占領。7月,紅三十師在弋陽、橫峰地區亦遭國民黨軍圍攻,損失嚴重,唐在剛犧牲,餘部在中共贛東北特委書記余金德率領下,分散在皖贛邊堅持游擊活動。此後,各地紅軍和游擊隊積極發動民眾,積蓄革命力量。至年底.恢復和建立了貴(池)秋(浦〕東(流)、都(昌)湖(口)鄱(陽,今江西鄱陽)彭(澤)、涇(縣)旌(德)寧(國)宣(城)、開(化)婺(源)休(寧)、淳(安)遂(昌)歙(縣)、鄣公山和贛東北等游擊區。不久,在國民黨軍大規模“清剿”中,除鄣公山地區的皖南獨立團外,均遭嚴重損失。1936年初,各地紅軍和游擊隊餘部相繼轉至鄣公山會合。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改稱皖浙贛省委,關英任書記,並舉行了擴大會議。會議確定了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大力進行抗日宣傳工作,積極發動與組織民眾,發展黨的秘密組織,鞏固與擴大以鄣公山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的方針。為加強領導,省委決定以皖南獨立團為基礎,成立800餘人的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擴大以鄣公山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同時在皖浙贛邊區30餘縣分設贛東北、皖贛、上浙皖、下浙皖、開(化)婺(源)休(寧)5個特委,各領導1個獨立營開展游擊戰爭。7月,獨立團襲占開化,並在婺源縣沱川月嶺伏擊殲滅國民黨軍2個連。12月,獨立團奔襲昌化縣城,殲敵一部。與此同時,各特委領導的獨立營也積極開展游擊活動。至年底,紅軍和游擊隊發展到近3000人,游擊區域擴大到40餘個縣。1937年春,在國民黨軍36個團和地方保全團隊的進攻下,紅軍和游擊隊遭受重大損失。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皖浙贛邊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於11月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12月,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共300餘人(後發展到500餘人)。1938年1月開赴窯里(今瑤里)整訓,2月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三營,奔赴抗日前線。

事件意義

皖浙贛邊紅軍在失去了同黨中央的聯繫和長期被敵人分割包圍的情況下,從客觀實際出發,不斷總結鬥爭的經驗教訓,適時改變鬥爭形式和組織形式,採取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和鬥爭策略,終於戰勝了強大敵人的殘酷“清剿”、“圍剿”和種種反革命詭計,克服了重重艱難困苦,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有力的打擊,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和陣地,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的勝利是在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緊緊地依靠廣大人民民眾、採取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對敵鬥爭策略和戰術的情況下取得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