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片名:的士飆花.
原著、監製:呂克·貝松
製片:羅伯特·賽蒙
編劇:羅伯特·班·加蘭 湯馬斯·蘭諾 吉米·寇夫
導演:提姆·史道瑞
主演:奎恩·拉蒂法(飾貝兒) 吉米·法倫(飾瓦西) 吉賽兒·邦辰(飾凡妮莎) 安·瑪格利特(飾瓦西母親) 珍妮佛·伊絲波西(飾瑪塔警官) 亨利·賽門(飾貝兒男友傑西)
法國人呂克·貝松用30天寫出了《計程車》的電影劇本,這個講述菜鳥警探和瘋狂計程車司機聯手破案的故事,後來發展成一個在商業上異常成功的警匪片系列。《的士飆花》是好萊塢對這個法國劇本的翻拍,從中文譯名可以看出,的哥變成了的姐。
梗概
這一改動表明了影片要徹底走商業路線的決心,而事實上,它的確更加令人眼花繚亂:五大三粗的黑人的姐性格豪爽,遇事沉著冷靜,而細皮嫩肉的小白臉警探卻窩窩囊囊、笨手笨腳,偏偏心比天高,這樣的“性格反串”使得兩人在合作過程中衝突連連,卻又笑料不斷;四位身材超級火爆、演技超級低下的模特扮演劫匪(美女);“福特”和“寶馬”在曼哈頓鬧市比試(香車);劫匪逃跑路線疑雲密布,警探抽絲剝繭、真相大白(偵破);怯懦的男主人公終於戰勝自我(成長)。以上這些再加上愛情、親情、槍戰、鬧劇、追逐,《的士飆花》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十項全能警匪片。該片本著娛樂至上的宗旨,各項技術指標基本合格。但是演職員表里的兩個名字,還是讓我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些遺憾。呂克·貝松在商業片編劇的行當里越來越如魚得水,這個我曾經最心儀的法國導演,在電影裡已經完全放棄了對人文精神的追求,《捷運》的尖銳,《碧海藍天》的痴狂,《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溫情,想起來都恍如隔世。另一個名字是奎茵·拉提法(飾計程車司機),這個《芝加哥》中高唱“你對媽媽好,媽媽就對你好”、渾身散發著邪惡魅力的女獄長,在《的士飆花》中成為了一個“黑色花瓶”,她惟一會做的好像就是撇著嘴和人爭吵。(王陳)《計程車》成功“美國化”開著紅色耀眼的寶馬新7系頂級車,領著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模特女朋友去搶劫銀行,用內衣矇騙警察,沒有比這更明目張胆、更不合“盜賊片”套路了。更“離譜”的是,一位只會破壞不會破案的白人警探與一位黑皮膚的姐,開著大宇兩廂家用車和福特公司出品的“皇冠·維多利亞”計程車竟然攆上了囂張的劫匪。這樣的事大概只有千奇百怪的美國才會發生。
法國片《計程車》的“美國本土化”工作做得不錯,這讓其美國版即《的士飆花》新生了一種氣質。少了法式幽默和對日本、德國明里暗裡的冷嘲熱諷,《的士飆花》仍然不失為一部幽默機智、熱鬧好看的影片。《的士飆花》的故事邏輯嚴謹程度一般,(為什麼要搶劫?為什麼要開寶馬車?)細節禁不住推敲(警探手裡一會兒拿左輪手槍,一會拿退膛手槍),人物臉譜化、表演生硬。(那4個美女劫匪,有兩個根本沒名字,分別叫劫匪3號、劫匪4號,不是花瓶是什麼?)因此只能在汽車追逐等戲份上做文章。令人欣慰的是在紐約城區交通尖峰時段,汽車追逐場面拍出了“速度與激情”。對於看過和沒看過法國原版《計程車》的觀眾而言,《的士飆花》都足夠刺激,比如影片第27分鐘,紅色寶馬進入死胡同後高速360度調頭。上述鏡頭是經過剪接的,估計由電腦特效完成
總體而言,快速剪輯令追逐戲充滿視覺愉悅,但問題也出在這裡,影片結尾女匪徒駕車飛躍高架橋就不能讓人信服———汽車飛得太低了,兩段橋離得太遠了。(艾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