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

百聞不如一見

百聞不如一見的意思是聽說百次不如見一次,表示眼見比耳聽靠得住。語出《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唐唐甄《潛書·審知》:“若用兵之道,非身在軍中,雖上智如隔障別色,故曰‘百聞不如一見’。”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發音

百聞不如一見百聞不如一見

bǎiwénbùrúyíjiàn

翻譯

英文:Seeingisbelieving./Toseeistobelieve.
Seeingitonceisbetterthanbeingtold100times.
Apictureisworthtenthousandwords.

日文: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ひゃくぶんはいっけんにしかず)

羅馬音:HYAKUBUNWAYIKKENNISIKAZU

近義詞

耳聞不如目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反義詞

道聽途說

釋義

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見到一次,表示親眼看到的遠比聽人家說的更為確切可靠。

示例

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這獅子並不是這么樣子,所以百聞不如一見。(《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

語法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了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為確實

出處

百聞不如一見百聞不如一見

《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趙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渝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說的是西漢漢宣帝時期,羌人入侵;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詢問誰願領兵前去拒敵。76歲的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請求前往。宣帝問他要派多少兵馬?他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想親自到邊境看看,確定攻守計畫,畫好作戰地圖,然後上奏。”

典故

漢朝的時候,西邊湟水一帶,聚居著羌族人,稱為西羌。自從漢武帝打敗匈奴以後,西羌比較安定。漢宣帝時,朝廷派了官員渠安國去西羌視察。那裡的一些部落請求朝廷放寬禁令,但問題沒有解決,渠安國就回來了。

過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聯合起來渡過湟水,並派人與匈奴聯繫。渠安國帶了一批人馬再去西羌,結果被西羌打得大敗。
再派誰去呢?宣帝召集群巨商議,詢問誰願領兵前去拒敵。76歲的老將軍趙充國說:“我去最合適了。”

宣帝又派人問趙充國:“皇上請將軍估計一下西羌的情況,他們的實力如何,該派去多少人馬?”

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確地估計,還是讓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來制定策略吧!”

後來,趙充國來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肅蘭州青海西寧一帶),實地進行了調查研究,並渡過黃河,偵察羌人地區形勢。又從俘虜口中問明羌兵各部首領之間的關係等情況,於是定出了駐兵屯守的計畫。主張對羌人不進行攻剿而採取分化瓦解,爭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師、保勝、安邊之策”。

趙充國就這樣奏報了漢宣帝。但漢宣帝聽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見,仍然主張硬打,下令進兵。趙充國不同意,一再分析實際情況,據理力爭,說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趙充國反覆奏報,宣帝和大臣們反覆討論,贊成趙充國的人逐漸由原先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後達到十分之八,趙充國的方案通過了,實行以後,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擾,安定了西北邊疆。

成為成語

趙充國說的"百聞不如一見"後來就成了諺語和成語。它的意思是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凡事要調查研究才能下結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