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水屋

百水屋

百水屋於1985年建成,是維也納市政府為低收入人群建的福利房,作為畫家的百水先生,重視、強調色彩,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一個小型公共社區的需要,努力體現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

建築背景

1977年,奧地利最為古怪的藝術家之一、著名畫家百水,為維也納市設計了一座“自然與人共存的建築”——普通居民住宅樓“百水屋”。

百水以“對不規則的容忍”為原則設計了這座建築,努力體現“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在所有曬台上都種了樹和灌木,僅種植用的土就用去了900噸。樓房裡幾乎沒有一塊平地,沒有一間房屋呈規則的方形。窗內探向室外的樹,波浪形的圍牆……似乎在儘可能地與傳統概念上的建築決裂。

“百水屋”於1985年建成,是維也納市政府為收入較低的人建的福利房。樓房建成的第一天,7萬維也納市民排成長龍前往參觀。此後,慕名而來的遊客一直有增無減。

為了方便參觀,1991年,百水將此樓隔壁的一幢房子按照“百水屋”的風格改建成小型購物參觀區。參觀區的一層有商店和咖啡廳,二樓和三樓陳列著百水在各個時期的作品,還有很多記錄他創作的珍貴照片。

參觀“百水屋”,更像在欣賞一幅兒童隨意塗抹的水彩畫。各種顏色的塗料被一塊塊地粉刷在大樓的外牆上,有的部分像是忘了塗色,任磚頭和瓦片顯露本色。讓人驚嘆的是,在整個建築中看不到一個直角。

值得一提的是,百水從6歲起就開始創作繪畫,顯示出對色彩和形狀的非凡領悟能力。

設計特色

百水屋 百水屋

這是一幢位於維也納三區的普通居民住宅樓,因其由奧地利著名畫家百水先生設計而得名。由於它奇特的外觀、打破常規的建築設計理念,使這幢樓房自打“出生”以來就備受各方爭議。然而,這並不妨礙它迅速打敗維也納這座名城裡值得一看的大大小小几十處名勝古蹟,成為繼美泉宮、霍夫堡皇宮之後維也納第三大旅遊景點。

看百水屋,更像是在欣賞一幅兒童隨意塗抹的水彩畫。外牆面上,紅、藍、黃、紫、桔紅,大塊大塊鮮艷的顏色拼在一起,讓人目不暇接。還有的部分像是忘了塗色,任一段段磚頭或是只塗了灰泥的牆裸露本色。每個色塊之間,都有深色的線條相隔,但似乎是孩子還難以把握手中的畫筆,所有的線條都搞得彎彎曲曲,沒有一條是直的。色塊里的窗戶高低不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完全是任意插進去的一般。或許覺得缺少了一點綠色,於是從房頂、曬台邊、窗戶里竟冒出一棵棵的樹來。這就是百水屋最大的特色:艷麗的色彩,拒絕直線和回歸自然。

作為畫家的百水,重視、強調色彩,痛恨直線,在他的建築設計中,也突出體現了這一美學觀點。在百水屋中,地板是用彩色的方磚鋪成的,牆也用塗料塗成各種顏色。一切建築學的基本概念在這裡都被打亂,里里外外找不到一條直線,看不到一個水平的平面。地面是起伏的,牆角也不是垂直的,甚至連樓梯都是歪歪斜斜的。在樓房施工期間,百水鼓勵工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很多鑲拼的地方都允許工人們自己創作,他甚至鼓勵工人們不要用水平測量儀、角規等這些傳統的測量工具,一切“手工製作”。因此,有人說,恐怕是因為上帝覺得世界上的房子都太醜陋了,所以讓百水先畫出一幢房子,然後再由建築師照著蓋。

建於1983年至1985年間的百水屋,實際上是維也納市政府為那些收入較低的人建的福利房,所以百水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一個小型公共社區的需要,努力體現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在所有的平台、曬台上都種上了樹和灌木,整個樓里現在有大約250棵樹,僅種樹用的土就用去900噸。

旅遊勝地

百水屋 百水屋

但凡到過維也納的人,旅遊計畫里絕少不了“百水屋”這一項。百水屋建成以來,提交申請租房的人一直絡繹不絕,平均為可提供房源的6倍。樓房建成的第一天,7萬維也納市民排成長龍前往參觀。此後,慕名而來的遊客也一直有增無減。為了方便參觀,1991年百水又將此樓隔壁的一幢房子按照百水屋的風格改建成一個小型的參觀購物區。儘管如此,百水屋裡的居民仍然不堪其擾,因為總有遊客想方設法要鑽進百水屋,看看裡面的奇景。一個在百水屋一樓問詢處工作的小伙子說,“旅遊高峰的時候,這裡一天會來5000到7000人!當然,住在裡面還是相當舒服的,特別是不臨街的房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