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

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

《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是2010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松田麻美子。

基本信息

書名: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

作 者:(日)松田麻美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 2007

ISBN: 9787544237437

開本: 16

定價: 20.00 元

內容簡介

《大眾健康叢書: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一書作者松田麻美子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更簡潔明了、更具操作性的“生機健康法3大原則和10大要點”。親身體驗後,你就能享受到身體變輕鬆、能量用不完的感覺!

生機健康法,倡導以充滿生機的食物和生活方式,來激發人體自潔、自愈能力,使人達到不生病、煥發勃勃生機的健康境界。充滿生機的食物富含人需要的優質營養素,不會產生任何消化負擔,而且幾乎全都能轉化為人體能量,幫助人體進行自潔白愈,排出有毒廢物。它們是人真正的動力之源,堪稱完美食品。充滿生機的生活方式可以鞏固和提高人的能量水平。

作者簡介

松田麻美子,健康教育家、健康營養顧問。1978年畢業於美國威斯里安大學,1992年於美國健康科學學院獲得營養學最高學位。其後在日本倡導建立在生機健康法基礎上的自然健康學,並任日

本自然健康普及協會會長。

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她年輕時身體異常衰弱,免疫力極差,乏力、關節炎、寒症、

胃痙攣、腸炎等大大小小的病症困擾了她幾十年。34歲時,她還因子宮肌瘤被切除了子宮,

提前進入更年期。

病痛的折磨讓她下決心尋找健康的真諦,終於,她從生機健康法中獲得勃勃生機。

現在的她已經年近60,反而光彩照人,渾身有使不完的能量,健康得讓人嫉妒。

生機健康法是百歲醫生諾曼.沃克博士倡導的天然營養療法的精髓。沃克博工50多歲被

檢查出患有肝硬化,並發神經炎,醫生判定他只有幾個星期的壽命。但他以生機健康法治癒

了自己,並且活到109歲,無疾而終。沃克博士用生機健康法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絕症患者。

松田麻美子女士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更簡潔明了、更具操作性的生機健康法3

大原則和10要點。她現在頻繁往返於日美之間,致力於健康教育的演講和指導,經她指導

的人均已從痛苦和疾病中解放出來。

她的著作還有《50歲開始的生機健康法》等。

編輯推薦

20多歲時,她像60歲的老人:經常感冒;虛弱無力,連15分鐘都站不住;還有關節痛、寒症、胃痙攣、腸炎……

34歲,又因為子宮肌瘤切了子宮。

50多歲,她卻光彩照人,渾身有使不完的能量,健康得讓人嫉妒。

讓她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的,就是生機健康法!

沃克博士50多歲時,因肝硬化,並發神經炎,被醫院判定只能再活幾周。放棄藥物治療後,生機健康法帶來了奇蹟,不僅疾病治癒了,而且活到109歲。直到去世那天,他還在工作,在睡夢中無疾而終。他一生致力於生機健康觀念的普及與推廣,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絕症患者,並以自己的親身實踐,為生機健康法提供了榜樣。

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

第1章 病是自己找的

自食惡果

吃錯了,就會生病

像吹氣球一樣變胖

20歲的人像60歲一樣衰弱

想吃就吃,發展成貪食症

34歲進入更年期

豁然明白疾病的真相

誰都能100%的苗條和健康

第2章 人為什麼會生病

“毒血症”是疾病的根源

體重增加是體內廢物過多的警報

第3章 生機健康法的3大原則

1.生食原則

最適合人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

天才們都是果實主義者

人為何要以蔬果為食

2.時食原則

吃喝拉撒有規律

早上排泄比吃早飯更重要

3.同食原則

“營養均衡的飲食”會引發疾病

搭配錯誤的飲食才讓你飯後犯困

吃了肉5天才能消化完

正確的食物搭配原則——同食原則

蔬菜的正確吃法

水果的正確吃法

第4章 生機健康法的10大要點

第1要點 打破營養均衡的飲食原則

第2要點 早飯只吃水果

第3要點 每天要吃大量水果

第4要點 不要喝牛奶

第5要點 吃肉的同時要吃大量蔬菜

第6要點 不要吃快餐

第7要點 做菜少放油

第8要點 遠離白砂糖、藥品、營養補充劑

第9要點 儘量不去醫院

第10要點 堅持適度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第5章生機飲食才能徹底排毒

危害健康的減肥法

為什麼越減越肥

苗條又健康的秘訣

鮮榨水果蔬菜汁才能排毒減肥

果蔬汁的正確飲用方法

第6章 生機健康法10大常見問題

問題1 水果含有很多糖分,吃多了不會發胖嗎?

問題2 如果只吃水果,難道不會因為攝取了過量果糖而得糖尿病嗎?

問題3 生的蔬菜對消化好嗎?

問題4 生的蔬菜和水果不會使身體變涼嗎?

問題5 水果和蔬菜的農藥殘留問題不是很嚴重嗎?

問題6 光吃水果和蔬菜怎么能比吃肉有體力呢?

問題7 比起加過熱的東西,你認為生的蔬菜對身體更有好處,有什麼證據嗎?

問題8 你說過植物油對身體也不太好,那么有什麼東西能代替做菜時用的油、調味汁和蛋黃醬嗎?

問題9 蔬菜里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用油炒過之後再吃不是更好吸收嗎?

問題10 如果每天早上都吃水果,不會覺得煩嗎?

第7章健康快樂100歲

疾病和健康是人自己的選擇

我的目標是109歲還在工作的沃克博士

實踐生機健康法意義重大

還等什麼,快開始吧

後記你一定要健康

文摘

書摘

水果的正確吃法

很多人不知道水果正確的吃法,所以儘管吃了水果,也無法享受到水果帶給我們的神奇好處,還會使消化器官陷入紊亂,引起一些不舒服的症狀。於是有人就把罪過歸於水果。正如前面說過的那樣,我們人類是果食動物,如果能夠正確地攝取水果,那么我們因此獲得的好處將是其他食物所無法匹敵的。

水果的正確吃法與同食原則密切相關。水果的消化需要一定的身體條件,這樣身體才能夠以最高效率來利用水果。

時食原則里講到,為了消化,食物必須在胃裡停留大約3 個小時的時間。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水果。水果是唯一一種幾乎不需要在胃裡消化的食物。

砂糖以及澱粉類食品等通過消化酶的作用而被分解,變成身體能夠吸收的那種糖分(葡萄糖),然後給大腦以及身體其他的部位提供能量。但是水果含有自己獨特的消化酶,它們在成熟的時候就已經處於消化的狀態,所以在它們進入體內的同時就變成了葡萄糖的形式。

因此,水果只需要在胃裡停留2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水果消化和同化(吸收、利用)所需要的能量與其他食物相比只不過是九牛一毛。水果的營養很快就會被腸道吸收,身體就能輕鬆地利用水果給予的能量,所以說,再也沒有比水果更好的食物了。

不僅從健康方面來說,即使是作為減肥的手段,水果也是極好的。

1949年開始,歷時最長的心臟病研究“弗萊明翰心臟病研究”的領導者,哈佛大學醫學部教授威廉·卡斯特利在描述水果的功用時這樣說:

“水果里含有一種令人驚奇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降低心臟病發病風險的作用,還能夠防止因血液黏稠度過高而引起的動脈栓塞。”

所以說,水果為身體組織的淨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更好地發揮水果的威力,請記住下面的原則。

(1)選擇新鮮的成熟的水果單獨食用

吃水果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只吃新鮮的熟透的水果。

不管是喝果汁還是吃水果,只有新鮮的才能夠對身體發揮重要的作用。水果罐頭、煮熟的水果或者經高溫滅菌處理的濃縮還原果汁等,對我們的身體沒有任何用處。它們反而會在我們的胃裡發酵,變成酸和酒精,給身體帶來負擔。

新鮮的水果和剛榨好的果汁在幫助身體清洗有毒殘留物方面,能發揮很大的作用。雖然同樣是水果,但新鮮的和加工過的對身體的影響是有很大差別的。

另外,還要注意喝果汁的時候不要像喝水一樣咕咚咕咚地大口喝下去。應該先把果汁含在嘴裡,讓它和唾液充分混合之後再咽下去。因為果汁不含纖維,如果把它一口氣喝下去,果汁里的糖分就會急劇地被血液吸收,這樣就會引起血糖值的紊亂。如果有人習慣大口喝,那么我建議你用等量的水把果汁稀釋之後再喝。

(2)水果要在空腹的狀態下吃,不要把它當作飯後的甜食

為了使水果儘快地從胃裡通過,要在空腹的狀態下吃。在食物的搭配方面很有權威的哈佛·謝爾頓博士也說,只有空腹吃水果,才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水果里隱藏的真正價值。

把水果和其他食物一起吃,或者在吃完東西後馬上吃水果都是不行的。

有些人認為“水果會使人發胖”,“水果會形成酸”,“水果的熱量過高”,“水果對糖尿病有害”等。正是這種“把水果作為飯後甜食來吃”的壞習慣,才導致了人們對水果產生種種誤解。

如果把水果和其他需要時間來消化的食物一起吃進去,那么水果就會在胃裡停留,它的糖分就會馬上發酵,這樣反而妨礙了胃裡其他食物的消化。

如果已經先吃了東西,那么至少要等3個小時以後才能吃水果,這一點很重要。肉類和魚類因為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消化,

所以至少得等吃完4個小時以後再吃水果。當然,這隻適用於按照同食原則進行飲食的情況。如果沒有按照同食原則來吃東西,那么食物至少會在胃裡停留8個小時,所以原則上,在這 8個小時之內不應該攝取任何水果和果汁。

如果能按照正確的方法,也就是在空腹的狀態下,選擇新鮮的成熟的水果來單獨食用,那么水果或果汁將會對我們的健康發揮出最令人滿意的效果。

空腹的狀態下,你吃多少水果都沒有關係。新鮮的水果和果汁不僅不會給身體增加負擔,還會成為充分補充身體能量的源泉。

另外,如果吃了水果之後想吃其他東西,那么至少也得等 20~30分鐘以後。這樣的話,就不會給胃增加負擔,身體能夠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保持代謝的平衡。

掌握食物的正確吃法,我們就能獲得美麗、長壽、健康、能量、正常的體重以及幸福。

吃水果的時間

吃了沙拉或者生蔬菜 2個小時後

按照同食原則吃了不含肉類和魚類的食物 3個小時後

按照同食原則吃了含有肉類和魚類的食物 4個小時後

沒有按照同食原則,吃了多種食物 8個小時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