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百年新詩百種解讀》,本書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詩歌鑑賞專著與教科書,改變以往過多時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堆積的陋習,而專注於文本內在“紋理”的細緻探頤。目錄
引言如何進入現代詩如何讀解現代詩第一輯(五四——朦朧詩前
.白話中的白描:質直拙樸之美
——讀劉半農《一個小農家的暮》
.以醜抗醜,以惡攻惡——讀聞一多《死水》
.從定向思路中“突圍”出來——讀馮至《蛇》
.純詩:自然、唯美的升華——讀徐志摩《雪花的快樂》
.音樂性:音步、腳韻和對稱性因素
——讀朱湘《採蓮曲》
.神話原型,夢幻在迷離中——讀何其芳《預言》
.老而彌俏的對比藝術——讀卞之琳《古鎮的夢》
.言簡意豐,新詩難得的“絕句
——讀戴望舒《蕭紅墓畔口占》
.張力:對立衝突的外延——讀穆旦《春》
.直覺在瞬間體察,知性做永恆定格
——讀鄭敏《金黃的稻束》
.隔代擦拭,珍珠的光彩——讀陳敬容《珠和覓珠人》
.“大詞”,因憂患而增厚重——讀艾青《我愛這土地》
.人格,不可或缺的底座——讀牛漢《半棵樹》
.獨立、自由的心靈律令——讀蔡其矯《波浪》
.豪華落盡見真淳——讀蘇金傘《埋葬了的愛情》
.一次際遇,就是一部心靈史
——讀昌耀《在山谷:鄉途》
.撒一把諧謔的“芥末”——讀紀弦《廢讀之檢閱式》
.錯覺,思維中一種“偏鋒”——讀余光中《長城謠》
.古意古調的現代“變奏”——讀鄭愁予《錯誤》
.內外宇宙,玩轉於股掌間——讀洛夫《邊界望鄉》
.剪裁、斷裂與熔鑄——讀瘂弦《上校》
.顛倒,高超的“頭手倒立”——讀羅門《流浪人》
.古今比較:互文中的當下改寫——讀席慕容《悲喜劇》
.刁鑽而詭譎——讀夏宇《甜蜜的復仇》
第二輯(朦朧詩年代
.情感的美學力量,不可低估
——讀食指《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象喻:從意象到象徵——讀北島《回聲》
.直接還原:“同聲翻譯”——讀北島《黑色地圖》
.強力型主觀投射——讀芒克《陽光中的向日葵》
.言志載道,並非過時皇曆——讀嚴力《還給我》
.思想歷險:反話正說——讀嚴力《黑暗之歌》
.本真童心,仍是一種很寶貴的藝術精神
——讀顧城《生日》
.異想:跨越現實的假定——讀顧城《白夜》
.異化,連同“存在性不安”——讀舒婷《流水線》
.推拉搖移:電影化鏡頭
——讀舒婷《在潮濕的小站上》
.黏稠語調,濃郁油彩——讀多多《我讀著》
.萬花筒、魔方和華爾茲——讀楊煉《父親的青花》
.滋味蘊涵虛實離合——讀江河《接觸》
.渾然中洇化、濡染——讀林莽《感知成熟》
.迴旋曲:單純的豐蘊,深刻的透明
——讀梁小斌《雪白的牆》
.空白:多義歧生——讀車前子《三原色》
.久違了,中國的“冰雪”精神
——讀王家新《帕斯捷爾納克》
.光的“靜心”——讀王小妮《月光白得很》
.感覺的聯盟與移挪——讀楊然《曬壩上的笑》
.“遠取譬”+“扭曲”空間關係
——讀匡國泰《卯時:天亮》
.聚集於指尖上的智力
——讀湯養宗《一生中的一秒鐘》
.給現代詩做註腳——讀陳超《風車》
.與禪“艷遇”,妙哉——讀沈奇《胭脂》
.唱和:碰撞勝於“克隆”——讀海上、春池《酒殮》
第三輯(第三代
.敢對名篇“動手術”?——讀韓東《明月降臨》
.物象,何以“起死回生”——讀于堅《塑膠袋》
.“信仰”之旅——讀西川《遠方》
.高蹈精神回歸本源——讀西川《飲水》
.聲音,完全可以充當意義的“領唱
——讀楊黎《紅燈亮了》
.綿里藏針輕里貯重——讀柏樺《在清朝》
.時間的悼詞——讀李亞偉《時光的歌榭》
.動詞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讀張子選《這一生》
.“酒神”澆鑄勇氣——讀梁曉明《刀子》
.採用“他者”語法,塑像詩人
——讀俞心樵《元月26日:致小瑜》
.臆想症,用意何在——讀肖開愚《北站》
.諷喻:無奈與失效——讀余怒《守夜人》
.“比德”的香火,還能燃燒多久
——讀周倫佑《與水晶對稱》
.數位化時代的回眸——讀翟永明《在古代》
.抵得上一個“金短篇”的容量
——讀唐亞平《黑色睡裙》
.詩有本質和秘密可言嗎
——讀林雪《一首詩有沒有前世》
.思辨在感性中遊走——讀歐陽江河《一夜蕭邦》
.從疑問句里,找尋神秘底片的“曝光”
——讀張棗《預感》
.孤懸宿命,循環鏈條一讀陳東東《蟾蜍》
.意識流:“本我”悸動的一把“引擎
——讀鄭單衣《北方日記》
.正讀:命運箴言;誤讀:語詞“圖謀
——讀呂德安《冒犯》
.虛懷坐忘,吐氣如蘭
——讀大仙《丙寅年十月二十二日對弈遇雪》
.說唱(Rap),一種宣敘調性
——讀潘洗塵《六月,我們看海去》
.種族記憶中的個人“造型”——讀海子《亞洲銅》
第四輯(中間代
.守住傳統的根基——讀伊沙《最後的長安人》
.現代“新自然主義”——讀張聯《傍晚》
.生猛民謠,孕育“新詩經
——讀古馬《生羊皮之歌》
.復歸田園,懷抱明月——讀啞石《進山》
.守望:生態的烽火台——讀華海《小海》
.構思:找出最佳切入點——讀東籬《後窗戶》
.中西比較:直接用情與間隔擬想
——讀江一郎《老了》
第五輯(“70後”/“80後”
第六輯(後現代
後記一種鑽牛角尖的滿足